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日拜谒银杏王(散文)

(2013-12-05 22:28:46)
标签:

散文原创

文化

分类: 原创文学作品
    说明:也许是近乡情怯,家乡的许多美景和奇观,一直不敢动笔去写。总怕自己浅薄的文字,玷污了家乡的美丽。但那中秋那天,与友人到广顺天台山观赏已经小有名气的神树---“中华银杏王”。内心的震撼,引起的种种遐思,终于让我情难自已,于是不管那么多了,提笔,一气呵成《秋日拜谒银杏王》一文。投诸报刊,久无回音。今夜,终见《毕节日报》“热土品读”栏目已经刊用。很觉欣慰。感谢毕节日报,感谢陈燕南编辑老师,让我终于有了将书写家乡文字张贴出来的勇气。特以记之。可名为-----家乡笔记之一 
                                                                               2013-12-5日夜于长顺
------------------------------------------------------------



秋日拜谒银杏王  (散文)

  

                           

  

在贵州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天台村民组,有一株高大雄伟的银杏树,树龄据说已逾四千年,树干硕壮如巨岩,较之省内外一些名闻遐迩的“银杏王”,无论资历,品相,均胜出一筹。“中华银杏王”的美名,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再加口口相传,早已声名远播。

生于这方土地,久慕其名,却总抱着“近处风景,以后总有机会去观赏”的心态,已经错失多次一睹其雄姿的机会。

中秋佳节,友人相邀,驱车近一小时,终得一偿拜谒“中华银杏王”之夙愿。

天高云淡,空气中,飘散着成熟稻子的淡淡芳香。如果说,春天里,在蜿蜒的山道上穿行,青翠的山坡,五颜六色的山花,会让人赏心悦目,那么,仲秋时节,依然青翠的山岭,山野里不时闪现的金黄稻田,连绵不断的绿与时隐时现的黄,醒目地交错、铺陈,汇成绚烂美景,更使人心荡神驰。间或,一两片金黄的落叶,以飘逸之姿,轻轻飞过车窗前面,没有丝毫飘零与萧索之感,只会让人觉得,金秋,是个诗情浓郁让人迷醉的季节。

美丽的风景,让人忘记了时间。从县城出发,二十多公里的盘山公路,虽如蛇行般曲折惊险,却丝毫不觉漫长无聊。

一个山垭口处,顺着指示路牌,往右,岔进一条更加狭窄,被两边山坡斜逸出来的小树草丛掩映着的小道。往高坡处爬行一段,穿过两个挨得很近的山寨,经过一排新建的漂亮农舍,前面,两段黄泥土墙筑起的大门和一些造型独特的茅草棚映入眼帘。

往里走不几步,“银杏王”高大的身影,赫然矗立在右面山坡之上。

那是一座不很陡峭的山坡,坡上,茂林修竹,绿意葱茏。高低远近,错落着好几棵枝繁叶茂,亭亭如盖的银杏树。不需要谁给你指认,巍然耸立于山坡起势处那株雄伟硕大,气势如虹的古树,以参天之势,充塞着你的视野,吸引着你的眼球。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银杏王”了。

“中华银杏王”,确非浪得虚名,慢慢走近它,你会被其雄浑磅礴,不怒而威的天然“王者气概”给深深折服。

银杏王的根,盘根错节,苍劲有力,既深入土壤,又高高隆出地面。风雨长期浸蚀,又常被游人踩踏,隆出的树根显得遒劲光滑,伸展开去,如石如磐,让人叹为观止。

而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银杏王巨大雄伟的树干。

树干的核心,是两株巨大的“祖树”,本就粗壮雄浑,外围,一群大小高矮不一,形态风情各异的“子孙树”,如一群顽皮的孩子,紧紧簇拥、缠绕、包围着祖树。形成了一树成林,百树成木的壮观奇景。独立树下,仿佛面对一堵巨大的山崖,人,渺小得如蝼似蚁。一行七八人,同在树下合影,仍然遮挡不完那雄伟的躯干。

据说,有有心人做过实验,必须十三至十五成人,伸展手臂,手拉着手,方可将银杏树完全合围住。又据说,测量下来,树的周长总计十六点八米。但数据总是苍白的,只有,当你立于树下,你才会真真切切体会到内心深处的那份巨大震撼与感动。

久经风雨,饱经沧桑的银杏树,让人敬畏,令人慑服。东一处,西一处的枝头上,挂满了随风飘扬的红布条。这是人们祭祀神树,祈求赐福,祈愿风调雨顺、六畜兴旺时,留下的祭祀物品。

抬起头来,银杏树顶枝叶繁密,铺展开来,状如巨伞。时令虽已是中秋,但满树枝叶依然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青青翠翠,蔽日遮天。想透过叶隙,感受一点斑驳的阳光影子,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看不到斑驳的光影,却可见那形如樱桃,呈桔红色的银杏果,星星点点,缀满枝头叶间。

据当地人讲,银杏王高五十多米,树叶落地之后,宛如在地上铺了一层厚实的金黄地毯。树叶收拢,其重可达500公斤,果实上千斤。还说,银杏最好看的时节,是深秋近冬,那时,满树叶子,金闪闪,光灿灿,别提有多漂亮了。

对于叶子和果实的数量,我没有兴趣深究。但对于当地人形容的深秋银杏之美,我却怦然心动。于是展开想象,参天古树,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里,不知会呈现出怎样让人心醉的风情万种?

离开银杏树,漫步于造型奇特,透着原始古朴气息的草屋茅舍间,远望群山如黛,稻田,村舍,林木,树下戴着斗笠干活的农人,共同编织成一幅美仑美奂的高山田园风光画卷,这种感觉,与漫步于都市水泥丛林,大异其趣。恍惚间,象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绿树翠竹,掩映着黄泥土墙,竹檐茅棚,加上几处捆扎着明晃晃牛头的木架子,眼前营造出来的,全然是一个原始蛮荒、悠远古朴的时空。询之当地人,原来是不久前,电影《轩辕大帝》剧组,因为拍摄需要,在此搭设的外景地。

轩辕大帝,即轩辕黄帝,他的事迹可追溯到大约五千年前,上古母系氏族社会时代。他十五岁当上部落酋长,一生历经五十三战,在炎帝之后渐渐统一了中国各部落。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制乐器,创医学,开创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史称“人文初祖”。

听着当地人绘声绘色的讲述,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有趣的一幕情景。当一出出年代更为久远的原始时代的精彩故事,由一些当代鲜活的俊男美女,在这株历经四千年风雨和沧桑的银杏树王面前上演时,它是否也象我们一样,感到了时空穿越的新鲜与奇妙?对于远逝的历史,流逝的时光,朝代的兴衰、更替,是否,也充满了好奇与想象?

告别银杏王,正是夕阳西下时候。蓦然回首,这棵汇聚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老态龙钟又生机盎然的巨型古树,正浴在脉脉余晖里,象一个阅尽世事,宠辱皆忘的智者,默默无言,不悲不喜,一派淡定与从容。

无从得知,它饱经沧桑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