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西江(散文)
标签:
散文原创作品杂谈 |
分类: 原创文学作品 |
沉醉西江
驾车,小心穿过狭窄崎岖的山道,终于,在午后温暖的秋阳里,抵达慕名已久的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一路青山环绕,美景相随,也不觉累。将车停在宽大敞亮的停车场。马上买了100元一张的门票,进入大门。坐上5元一人的游览车,抵达进苗寨的正门。
寨门口排列着盛装的苗族男女,载歌载舞,行盛大的迎客礼。一位寨老模样的男子,立于正中,给进寨的游客敬酒。实在不能喝也不勉强。只是,想跟美丽迷人的苗家女拍照,却须喝下她手里的牛角酒。酒味纯正,劲头不小,一口下肚,感觉大脑晕乎乎的。
进得苗寨,只见木楼幢幢,依山爬行。街道整洁,店铺林立。街边,糯米糍粑,现打现卖,热气腾腾,香气飘逸。店铺里各色苗族饰品,银光闪闪,吸人眼球。越往里走,苗寨风情越发浓郁。
整洁的道路,路边讲究的防腐木护栏,摆放整齐的垃圾箱,装修讲究各具特色的酒吧、餐馆,盛大的演出场地,穿戴漂亮的苗族女子,这一切,似乎在告诉人们,千户苗寨,既是一个苗寨,更是一个原始与现代混搭,古朴与流行相伴的旅游胜地。这里,既是苗族同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家园。又是各方游客漫步、游玩和短暂栖息的地方。天南地北的游人在好奇地欣赏苗寨风光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成为苗寨的一部分。生于斯长于斯的苗族同胞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游客,在这里和谐共生,各不相关又相互依存。
苗寨中心,立着一块巨石,上面有文化名人余秋雨的题字“让美丽回答一切”。成了游客争相拍照的热点。看来,文化名人对于旅游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正是尝到了文化助推旅游的甜头,今日西江,正倾尽热情,接待一个盛大的百名作家团。演出的现场游客很多,热闹异常。作家团成员坐于前排,面前有茶几,茶几上热茶飘香。普通游客,能捞到长条凳的一个座位,已属幸运。
当晚,风雨桥上的长桌宴,成为作家们的专属就餐场地。普通游客,自然无福享用。这让人多少有些遗憾。但作为喜欢写作者,仍然为作家受到尊重而开心,但愿作家们在欣赏了精彩的歌舞,品尝了美味的食物,感受了苗家人的盛情接待后,能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多多宣传苗寨,让它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木楼、河水、野花、卵石、商铺、苗族女子和小孩,成为游人相机捕捉的对象。拍累了,在小河岸上随便坐坐,会感觉到一种时间静止,尘世的喧嚣与浮华隐去,宁静与质朴在心里升起的美妙滋味。
回登记住宿的小店,小憩片刻。等到夜幕降临,山寨的灯光点亮。又出门去,欣赏久负盛名的苗寨夜景。
顺着上山小道,穿过一幢幢灯光微暗的木楼,登上一座山坡的半山腰。欣赏对面两座山上的千家灯火。木楼在黑夜里隐去了轮廓。只有星罗棋布的灯火在山坡上耀眼地亮着,感觉就象夜空里的千百颗明星,突然相约,从天宇一起坠落,将两座山头装点得繁星点点,璀璨夺目。又仿佛,成百上千的寨民,突然接到了开会的通知,正高举着火把,络绎不绝,向山头聚集,于是形成了眼前壮观的景象。
沿小道下山。又到苗寨里散步。游人仍是不少。许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憋闷久了,置身于大山深处古朴宁静的苗寨,都想让身心来一次彻底放松吧。
酒吧灯光迷离,鼓点铿锵,歌声悠扬。遗憾的是,飘扬在苗寨夜空里的,全是汉语流行歌曲,听不到迷人的苗家吟唱,也没有悠扬的芦笙吹响。
小吃夜市热闹异常。烧烤摊飘起的油烟味,让人垂涎欲滴。烤鱼,据说是正宗的山寨野生河鱼,口感嫩滑,味道鲜美,口齿余香,久久回萦。
尝些烤鱼,饮几杯啤酒,又漫步于夜色阑珊的西江。夜空里飘飞起毛毛细雨,若有若无,时断时续,营造出朦胧缥缈的诗之意境。
住宿的小店前,有一家卖烙锅的小摊,夜很深了,还在经营。锅铲敲击锅的声音,清脆,动听。
了无睡意。在河边,在飘飞的细雨里,倚着栏杆,听对岸酒吧飘出来的歌声。
是位女歌手在唱,歌声富于磁性,透着惆怅,带着忧郁。说不出她唱的歌名,有两句歌词,不断重复,一唱三叹,让我听得分明:
有谁,可以帮你,抹去眼角的泪滴
有谁,在远方,深深地思念你―――
细雨轻飘,歌声轻扬。木楼如影,夜色如梦。
那一刻,沉醉西江,已然不知,今夕何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