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偶发事件,培养幼儿责任意识的案例研究
(2012-09-21 15:08: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题研究 |
背景:
现在的孩子们很少接触大自然,并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幼儿园里的自然角成了幼儿认识自然界的一个窗口,是幼儿认识自然的最直接途径。
自然角一般是在家长的全力支持下,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协商布置的,随着季节变化,将动植物、自然物等有选择的、集中的、分层次的展示在幼儿眼前。在自然角的种植区里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是让幼儿直观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良好机会,它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同时由于自然角里的东西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所以就需要我们精心的照顾和呵护,从而更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比较等多方面能力。
但在建立自然角的过程中却产生了以下几种现象:
案例1:
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后先开窗通风,忽然发现窗子前矮柜上的6只鱼缸中的一只水浑浊不堪,两条小金鱼肚皮朝上的漂浮着。这是第五组饲养的金鱼,唉,这一组的孩子们总是记不得换水。不大一会儿,孩子们陆续的来到教室里,陈康突然大声叫起来:“老师,快来看啊,小小带来的小金鱼死了!”他的声音刚落,在各个活动区玩的孩子们都迅速地冲到了自然角,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开了。
“小金鱼为什么会死?”
“小金鱼才买来一个星期呀,怎么这么快就死了啊?”
“这是小小带来的金鱼,快问问他吧?”小朋友的询问的目光投向了小小。
小小看着小金鱼流露出很难过的样子。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我也不知道,小金鱼可能是生病死的吧?”小小也不肯定地说。
童童说:“小金鱼是不是饿死的啊?”
“不可能,昨天我还给小金鱼喂了许多鱼饵呢呢!”大大否定了童童的猜想。
“那小金鱼会不会是吃得太饱,撑死的?”陈康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看大大。
大大气愤地说:“小金鱼又不是笨蛋,吃不下了还硬撑!”
看着孩子们一本正经的表情,我走了过去:“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只鱼缸里的水跟别的鱼缸里的有什么区别?”
“别的鱼缸里的水是透明的,这个鱼缸里的水是黄的,不透明。”
“那你们闻闻别的鱼缸,再闻闻这只鱼缸,看看有什么不同。”
“哎呀,臭死了!臭死了!”大大行动特别快,第一个就闻了。他一边皱着鼻子一边用手使劲地扇。
“为什么别的鱼缸不臭,这只鱼缸这么臭呢?”
“因为我们鱼缸里的水干净,每天都换水!”第三组的佳祎抢着回答。
“你们呢?”我问第五组的小朋友们。
他们一个个低下了头,不吭声了。
案例2:
一盆西红柿苗倒翻在地,眼睛尖的陈超看见了,飞毛腿一样跑来告诉我:“报告老师,不知道是谁打翻了西红柿的盆!”其他孩子听见了纷纷跑去看,看过以后又纷纷跑回来告诉我是谁将西红柿打翻的,地上的泥踩得到处都是,却没有一个小朋友主动去将西红柿盆扶起来放好。
从以上这些表现可以充分体现出现在的孩子做事往往只凭一时的兴趣,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坚持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
1.幼儿的年龄特征因素。幼儿期孩子们的行为控制中自我调节机制比较弱,他们不能自觉的去做某一件事,做事情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随着年龄的增长,促进了行为自控能力的发展。幼儿步入了大班这个阶段,为入小学做准备,培养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2.独生子女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物质水平普遍提高,孩子们又多为独生子女。在“四二一”的家庭组合模式中,孩子从小就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父母包办代替的过多,很少有机会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缺少关于责任意识方面的锻炼机会。如:有些孩子在家里从来都不收拾自己的玩具,不整理自己的图书,更不用说养花浇水了。
3.教育观念因素。教师、家长的教育观点还不够全面,普遍重视知识性、技能性和基本动作等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至关重要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幼儿园的教育课程和活动安排也缺乏这方面的内容。
根据新《纲要》社会教育目标中指出的:“要让幼儿能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责任感。”的原则,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
本人就从自然角的管理入手,对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晓之以理”,帮助幼儿明确责任方向
只有对自然角的各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让幼儿进行管理,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首先,我和幼儿共同探讨各种动、植物生活习性及生长情况,遇到疑难问题,就通过去查阅有关资料、幼儿询问家长等途径共同来解决问题。
其次,通过共同讨论,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如:辣椒、丝瓜是喜湿的植物,因此要求每天都要浇水:仙人球属于沙漠植物,不用浇水,浇多了反而会烂根;而芦荟、吊兰、蟹爪兰、宝石花等要求水要适度,视情况而定,泥土还湿就不需浇水,否则会烂根;金鱼爱干净,需每天换水,喂食不能太多,不然会胀死;种子发芽的区域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须勤换水,以免腐烂等。
二、“付之以行”,帮助幼儿了解责任义务
通过对所扮角色的理解和操作,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每个幼儿都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只不过幼儿“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不像成人那样强烈和明显而已。“自我实现”对于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针对这一点,我在自然角中设立了各项值日生,如植物值日生、动物值日生和种子发芽观察值日生,在这里我首先请那些平时责任心比较强的幼儿担任角色,起一个带头作用,要求孩子们各尽其职,各施其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植物值日生每天观察各类植物的状况,根据情况进行浇水、除虫、拔草等;动物值日生要观察各种小动物的情况,是否需要给金鱼、泥鳅、田螺换水,是否要给乌龟喂食等,观察值日生每天早上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新的情况就及时加以记录,如黄豆发芽了,蚕豆开始长根了,慢慢的豌豆长出了第一片叶子,这些都要一一的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给它们换水,以免腐烂,保证种子的正常生长。
我所提出的要求,不仅是针对幼儿,也是针对我自身。我们班的教室是东西朝向的,而且东西面上都有大树挡着,采光很不够。在照料自然角的过程中,我首先以身作则,起到一个榜样作用,为幼儿塑造了模仿对象。如:我每天细致地照顾自然角,发现菊花盆里的土快干枯了就及时浇水,及时地把植物搬到太阳底下晒一晒等。
另外,在照料自然角的过程中,教师的观察和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更好的管理。如:引导幼儿每天一来幼儿园就去看看自然角发生了变化没有;帮助幼儿用油画棒在记录本上画上植物从种植→长出新芽→开花→结果的变化;当两个组分管的茄子,一盆长得又高又壮、另一盆一直没有起色的时候,就提出疑问:“为什么这盆茄子长得这么大?而另外一盆没有什么变化呢?”通过讨论发现原来这盆没有及时浇水,或者水浇得太多根烂了,或者光照不足。使幼儿更明白自己的职责,能更好的胜任自己管理员的角色,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三、“动之以情”,帮助幼儿强化责任意识。
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对幼儿行为的评价是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评价形式以幼儿自评为主,通过评比,选出小小“优秀值日生”,并以送小礼物或五角星的形式表扬那些责任心强,履行职责认真、仔细,管理的较好的幼儿,这样既可以为其他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又增强这些幼儿的自信心,从而强化幼儿的责任意识 ,使幼儿的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经过对自然角一年的管理和实践,幼儿的责任意识有了很大的改观,曾经一度冷落、无人打理的现象被人人关心、富有生机活力的景象所代替,枯死的植物少了,小金鱼、小泥鳅也养的壮壮的。而且孩子们通过自然角的管理还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如:发芽的种子不能放在日光照射强烈的地方;刚移栽的秧苗不能多晒太阳,要放在阴凉处,而且每天都要浇水等。但自然角的管理只是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的其中一个途径,要真正解决幼儿教育中的责任意识,事实上需要在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巩固、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