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融动的优美建筑——银河SOHO(附通知)

标签:
银河soho城市建筑室内自然光线条透视摄影实习 |
分类: 游北京 |
三年前就落成、交付使用的“银河SOHO”,直到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才走近它。其实,我们俱乐部的乐友中,早在两年前就去拍过这座富有线条透视之美感的建筑。
在我们的摄影艺术中,常常会运用线条透视和影调透视。在一幅摄影佳作中,也少不了运用线条和影调的透视效果来美化画面、增强二维平面图片的三维立体纵深感。在我们俱乐部的摄影技艺交流中,就有线条透视和影调透视这一课。在交流的图例中我们还选用了乐友“月亮汐”和“熊猫妈妈老武”拍的“银河SOHO”图片。那时,我就想和乐友们一同前往“银河SOHO”拍摄,没想到一直拖了近两年才落实。3日那天我把第二天去“银河SOHO”拍摄实践的通知发在QQ群上,不少乐友表示愿意前往。
想着4日上午只能拍白天的景色,我临时决定3日黄昏独自去“银河SOHO”拍了一些夜景,并把大楼的结构摸了一摸,为第二天的活动打了个前站。
多亏乐友“熊猫妈妈老武”的提醒:如今去大厦拍摄,会有保安前来干涉,不要聚在一起在一个景点拍摄停留太长时间。果然,那天我们还在集合点A楼的“中庭”等人时,就有保安前来询问。我们说“外面冷,在里面等人一会儿就走”保安也就不干涉了。
为了顺利完成拍摄实践,我们先从外景开拍,再从南侧进入银河SOHO四个楼之间的“室外广场”拍摄。等外景都拍够了,我们化整为零进入B楼的“中庭”,开始拍摄建筑的内部构造。并由B楼“中庭”乘自动扶梯,来到三层的链接A、B、C、D四个楼的“拉伸天桥”上,隔窗拍摄外景。此时,我们已经活动自由,再也没有遇上保安。我们还在D楼乘坐电梯分别在10层和最高的18楼拍摄,完成了拍摄实践,且都很满意。
下面我就通过这一组图片,向大家对“银河SOHO”的拍摄和大厦本身作些介绍!
↑(2)从右下图“银河SOHO”来看,整个由A、B、C、D
↑(3)在“银河SOHO”偏北,东二环路的人行天桥是拍摄大楼的好角度。和周围的建筑相比,“银河SOHO”不再是刚硬的矩形外形。
↑(4)大楼临街绿化带上有着装饰作用的芦苇,成了我们拍摄的前景。走近大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由高性能的幕墙系统组成的线条。
↑(5)转到D、C两楼相邻的大厦南侧,运用广角镜头透视效果大的功能,夸大了D楼流行线条,与C楼楼体的线条形成对比,增强近大远小的线条透视。
↑(6)转到B楼的西南侧,此时的光照正是侧逆,明暗之间,使大楼更具立体感。
↑(7)在发采风通知时,我就提醒乐友们一定要带广角镜头。同在B楼的西南侧,图中乐友“红果(右)”、“蓝雪”她们分别用的是全幅相机14、16mm的广角,拍摄的线条透视效果更为明显。
↑(8)在C、D楼的“拉伸天桥”下拍摄B楼,这里的透视效果更明显。我的相机是半幅的单反,18mm的广角镜头相等于全幅相机的24mm,透视感还是有限。
↑(9)结束了外景拍摄,我们从南侧进入大厦的“室外广场”。图为用广角镜头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流线型结构作前景,扩大了透视效果,形成独特的画面构图。
↑(10)这一幅更是夸大了的透视效果。从此图看,C、D两楼的高层之间,还建有“拉伸天桥”链接。据悉,在“银河SOHO”的顶部,设有可以瞭望市容的酒吧,餐厅和咖啡厅。
↑(11)以D楼幕墙做前景,展示D、C两楼间三层和高层之间均有“拉伸天桥”相连。
↑(12)站在A、B两楼间的“拉伸天桥”下,可以拍得B、D两楼和C、D两楼间的三座“拉伸天桥”,以及C、D两楼高层间的“拉伸天桥”。
↑(13)我们来到下沉式的“室外广场”。据说这是设计师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在四个楼之间创造的内在世界,仿佛四合院的庭院。
↑(15)在“室外广场”,这里的空间富有流动性和导向性。你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远眺,顺势找到下一目标和方向。
↑(16)结束了“室外广场”的拍摄,我们来到B楼的“中庭”。这“中庭”不仅是各楼的大厅,并通过自动扶梯和相连的楼道和“拉伸天桥”,形成各楼的交通核心。使A、B、C、D四个楼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
↑(17)图为B楼“中庭”的自动扶梯。图中在一层拍摄的是乐友“子璎”和“京城晨曦”。
↑(18)各个楼的“中庭”都有自动扶梯可以来到大厦的三层楼。图中楼道正是B楼三层通往A楼的“拉伸天桥”。
↑(19)在A、B楼之间的“拉伸天桥”上,隔着窗外。能看到下沉的“室外广场”,在地面一层,也有过渡的平台。楼和楼之间,彼此协调,成为一个无死角的流动性组合。
↑(20)我们又通过B、D间的“拉伸天桥”来到D楼“中庭”的顶层。D楼的“中庭”是四个楼里最大的。
↑(21)俱乐部乐友们在D楼“中庭”三层拍摄。右起:老刘、2010蓝雪、北京红果、红梅花儿开满园、零度。此外还有“子璎”、“京城晨曦”和“九天揽月”先期撤离了。那天连本人,一共去了9位乐友。
↑(22)没有大广角镜头,我找D楼“中庭”拍了一张上下接片,运用Ps的自动接片功能,又进行变形、变化手段获得此图。
↑(24)整个“银河SOHO”大厦,从下沉底层到地面三层,均为商务、娱乐、餐饮的营业场所,四层之上才是办公场所。图为D楼“中庭”的三层商场。
↑(25)在C、D两楼之间的“拉伸天桥”,可以眺望大厦南侧的窗外景象。
↑(26)想着C、D两楼之间高层的“拉伸天桥”是否能像三层的“拉伸天桥”一样,也可俯瞰四周?我们来到了D楼的10层。在高层的“中空”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没有大广角镜头,我拍了一张左右二接片。
↑(28)“红果”以四位乐友为“点”,与窗户的“线条”、楼道的墙“面”,组成“点、线、面”的画面构图。
↑(29)D楼的第18层,是由一家公司独自使用的办公地,楼内阳光明媚,
↑(30)完成了“银河SOHO”的室内拍摄,我们在D楼搭乘办公电梯,直接下到D楼“中庭”,并由下沉式“室外广场”直接通往朝阳门地铁站,各自回家。
这几天雾霾太厉害,原计划周三的交流活动,现定在周五(12月11日)。
时间:还是上午9点,
地点:依然在雅乐堂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