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菲
小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趣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绿色家园》四阶段两

(2010-05-17 11:16:5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与反思

情趣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

               ——《绿色家园》四阶段两反思

 

 

背景

本校新三年规划中提出:“提升办学品牌、创建一流学校”。以这一目标为基础,我校开展了创建“以情优教、情智和谐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活动。通过教研组推进集体备课制、公开教学制、团体互动氛围创建、行动研究等形式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并以科研促教改,最终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们美术组的教师,通过学校搭建的这一平台,进行了“以情趣教学为研究主题” 的四阶段两反思的行动研究。本人也在此阶段进行了《绿色家园》的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一系列研究活动。初步掌握与运用“情趣教学”这一理念,为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打下基础。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

《绿色家园》所在的单元“可爱的家”设置是既要让学生体验造型表现同时又要感悟情意要素,在通过表现学生生活中的事物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写生,并从体验中感悟生活的美好。如何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体现情趣教学。我根据自身的理解和经验,独立进行备课设计。

1、初稿设计:

一、导入:

播放录像:欣赏各家各户窗台和桌面上不同的盆栽。

谈谈:你看到过的盆栽和种盆栽的好处。

揭示课题:绿色家园

二、新授:

活动一:

出示一盆盆栽植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观察讨论:盆栽由花盆、枝干、叶、花组成。

师生共同分析枝干、叶子、花的画法。

出示投影,游戏:为不同角度的枝叶、花配对。

欣赏同一盆盆栽不同角度的范画。

教师示范:枝干——叶子、花——花盆

学生活动:写生一盆盆栽。(动作快的学生可换一个角度写生)

活动二:

请学生谈谈自己最喜爱的盆栽造型。

出示多媒体课件,启发想象——盆栽植物的多样性。

枝叶、花: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心形、扇形等。

花盆:船形、球形、半球形等。

拼图游戏:请学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枝干、叶、花盆构图。

欣赏范画和同龄人的作品。

学生活动: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设计一盆盆栽。

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三、评价展示:

学生把作业剪下摆放在各组的“花架”上。

评选“绿色阳台”

教师总评:希望大家爱护绿化,花草,使我们生活在绿色健康的世界。

2、教研组听课评课:

在设计此课后,我邀请区课题组的同仁,进行了听课评课的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教研形式,寻找实践水平、自身经验与情趣教学理念之间的差距。

发现问题:如何在教学目标中体现情趣教学;如何在通过情趣教学调动学生兴趣;如何使情趣教学体现出教学实效性。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

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后,抓住这些重点问题,进行强化理论学习。

1、  情趣教学的基本特征:

1、学习心理过程的特征

情趣教学强调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创设问题情境,主张在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时,能紧紧围绕提高思维品质这个核心,使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情趣体验过程中形成认知结构,其学习的心理过程是:原有认知结构---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新知识结构。

2、学习程序的特征

情趣教学的一般程序就是在教学问题情境引导下的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教师的讲和教不是告知学生结论,而是在学生运用已有经验探究新知、获得结论的过程中,进行相机的指导和点拨。有利于从自主学习的形式上保证学生的全程参与学习、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化。

3、学习目标指向的特征

“情趣教学”不仅对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提出赋有新意的要求,而且还特别重视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也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增加了新的“双基”内容:即基本态度和情感、基本过程和方法,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态度和情感、过程和方法诸项目标的整合,使“情趣教学”的目标指向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特征。

4、学习交流方式的特征

“情趣教学”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应该是由不同意见的碰撞而产生的沟通,交流的性质应该是对有思考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沟通;交流的功能应该能沟通观点、丰富见解,产生优效增值的作用;交流的目的应该能实现产生新认识、解决新问题的目标。

 

2、  教学设计要“三结合”: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结合;

知识掌握与知识的内化、生成和创新的结合。

3、  教学过程要“四体现”:  

体现激情讲授——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教师讲课必须有激情,只有教师的情感流露,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只有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才有生命感。

体现师生互动——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体验知识过程。

体现问题中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今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高明的教师是使学生头脑里充满“问号”;差的教师是使学生头脑里“问号”变成“句号”。

体现讲练评结——常规有效的教学环节。是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要保留的“交集”。巩固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检验学习效果,主要靠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启发性的讲评,有指导性的小结。

    通过以上理论学习,初步对“情趣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下阶段的新设计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实践新设计

  定向理论学习以后,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绿色家园》进行新的设计与实践。

1、  单元集体备课(区课题组成员集体分析单元目标分析)

本单元“可爱的家”设置是既要让学生体验造型表现同时又要感悟情意要素,在表现学生生活中的事物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写生,并从体验中感悟生活的美好。在本单元的前几节课,《快乐小屋》中学生已了解了一些绿色家园的初步概念,在《合家欢》中也简单接触了写生的一些基本方法,特别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对本课有较大的影响。本课是第二单元“可爱的家”的第三节课。依据教材要求,《绿色家园》的教学可以分为写生盆栽和废旧综合材料制作简易的盆栽两个内容。而本节课《美丽的盆花》是绿色家园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初步学会写生一盆盆花的方法 。已会用水粉与油画棒结合来写生。所以第二课时内容“废旧综合材料制作一盆盆花”重点在于鼓励学生如何尝试用不同材料工具表现同个主题内容。本节课最大难度是学生掌握“撕”的方法,撕出各种造型的花瓣,并能组合成一盆盆花。本课的特色是:学生的互动体验与制作贯穿在整节课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互动体验解决重难点问题。

2、  《绿色家园》本课时独立备课、说课。(附资料:教学设计、说明、反思、听课平价)

三维目标体现情趣教学:

         知识与技能:

知道花的一般造型,学习用废纸撕贴纸艺花。

探索构图方式,小组合作,用粘贴花盆、撕贴花朵、添画枝叶的方式完成“美丽的盆花”。

         过程与方法:

小组成员每人撕一个椭圆花瓣,粘贴在同一个花心上,完成一朵纸艺花,从而学会纸艺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并每人完成一朵。

用比较、欣赏、讨论的方法,复习、运用、创意构图方法,组合盆与花。

用水粉色,按照花卉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添画茎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变废为宝,制作出纸艺花的快乐。

用盆栽花卉装点我们家园,装点我们这座城市,启发“爱护绿化、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信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能根据要求撕出不同造型的花瓣,根据花瓣的生长规律,贴成一朵纸艺花。

         难点:

根据花盆的不同造型,巧妙构图。

 

 

3、  《绿色家园——美丽的盆花》展示课实践。(略)

4、  《绿色家园——美丽的盆花》评课与反思。(略)

 

第四阶段:调整与跟进

通过前两次的教学设计,上课,交流反思。《绿色家园》的课的设计更加成熟。在教学中有效地解决了“情趣教学”的渗透。

分析如下:

一、引入环节:运用创意小组游戏,每个人都动手跟着老师学习“撕”这个动作。通过先撕个椭圆形,再把大家的椭圆形贴在圆片上,把剩下的纸屑捏成团贴在中间这一列活动,让学生慢慢发现本课学习的主题内容——纸艺花。

[本环节,运用“悬念”引入,摒弃以往“欣赏法、谈话法”引入的方式。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开始,就有学习的欲望。这里第一次“撕”,为下面新授环节解决“学生撕贴纸艺花”这一重点,打下基础。]

反思:本课导入部分新颖,运用了创意游戏:用废纸变成一朵纸艺花,使学生在兴趣中,期待着本课的新授知识。把学生的兴趣点很好地激发了。

二、新授环节:通过两次任务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撕花瓣、做纸艺花、组合盆花”等知识技能。每次任务的创设,都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一步一步设计。

任务一:用撕贴的方法做一朵美丽的纸艺花。通过看看、想想、撕撕等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花的结构,了解不同造型的花瓣,了解对称花瓣可以用对折撕的办法制作,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学会用撕贴的办法制作一朵纸艺花。

[再次的“撕”,巩固撕的技能,也解决了重点——能根据要求撕出不同造型的花瓣,根据花瓣的生长规律,贴成一朵纸艺花。也为下一任务活动作好铺垫。]

任务二:贴贴、画画,每组做一盆花。这里通过摆摆、看看、比比、说说等学生活动,使学生了解盆与画面的关系,了解花朵与盆摆放关系,了解盆花枝叶的添加。

[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解决了难点知识——根据花盆的不同造型,巧妙构图。为每组能完成盆栽花艺打下基础。]

反思:带着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又层层深入了,把花瓣的形状进行分类,水滴形,爱心形,梯形等。这就是学生们的规范的“美术语言”,一堂好课中的细节需要老师在平日的常规课中经常渗透美术的知识与技能,时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在新授部分:教学手段多样化,通过媒体了解花的结构,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花的不同造型,通过任务板了解作业的详细要求,通过纸板让学生自己创意贴画,教学环节步步紧扣,要求交代清晰明了,指导有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欣赏艺术感性技能,展示成果。

三、展示评价环节多元化:第一次任务活动“制作纸艺花”完成后,“评一评:谁的花儿最美丽”请先完成作业的学生及时评价。这里可以用自评互评形式,让学生及时欣赏小组其他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也能让先完成作业的同学可以等一等完成得比较慢的学生。第二次任务活动“组合盆花 ”完成后,让组长把作品剪下放入“窗前”展板上展示,这种展示让学生潜移默化中了解盆栽的美化作用,通过评选“谁家的盆花长得旺”把“绿色世博 绿色家园”这一环保概念引出,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变强,并通过活动,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自我肯定,欣赏别人的各种能力。

[展示评价是美术课学生习作后的重要环节。打破教师一人制的评价,一直是我在美术教学中的探索。利用原有的《学生自评互评表》,让每个学生参与评价,角色互换,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主角。本次作业采用以小组集体展示的形式,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有了集体荣誉感。]

反思:作业展示环节中教师让组长把每一次的任务板给组员看,让大家带着目的性去做很多有条理性。让学生用颜料给自己小组的盆花添加叶和茎,速度又快学生易操作,而且效果又好,把众多的作业展示在“窗前”很好的让美丽的盆花出了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作业讲评部分:这是本节课又一亮点,黑色的卡纸衬托出作业,更加艳丽。环保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隐性渗透德育。作业展示引起本课又一高潮。有学生的制作,也有学生的合作,过渡自然。

教学回顾

回顾这一节课,我觉得,三年级美术教学是很有必要进行探讨的,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了许多不同的游戏操练,以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课的设计中,我个环节都采用了不同的引导方法,目的是想让学生在玩玩学学中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实践证明,如果老师一味采用演示指导的方法,反而不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巧的设计,悬念的引入,才能设计一堂有情趣的美术课,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节课虽然在大环节没有太大的不足,但还是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四阶段两反思”可以让教师从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反思自己的不足,再通过不断的实践使自己的教学越来越完善,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适合学生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