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8顺溪古屋(1)-陈迢岩大屋

标签:
无风居顺溪古屋陈迢岩骑行 |
分类: 骑行游记 |
首先介绍一下顺溪吧,顺溪镇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位于鳌江上游的群山环抱之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的腹地,周围群山耸立,层峦叠嶂,林木葱茏,清溪环绕。距平阳县城55公里,西临文成县,西北接山门镇,东北与南雁镇相连,东南与青街乡接壤,南则与苍南县相邻。素有“峰险、洞奇、岩怪、水美、瀑多、屋古”之称,主要景点有陈氏古民居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白云三折瀑(落差175米),庄严肃穆、清幽宜人的百僧堂,平阳第一高峰棋盘山,有风景秀丽、气势磅礴的“浙南第一大峡谷”,以及古廊桥、将军岩、冰廊洞、天然游泳池等,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氧吧”。
再来介绍一下顺溪的古民居建筑群,顺溪古建筑群位于顺溪镇顺溪村(老街)和溪北村(沙垟),系顺溪陈族和沙垟陈姓所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平阳凤凰山陈族第二十代陈育球由平阳西塘大岙底迁徙顺溪,其后裔繁衍而成顺溪陈族。清康熙年间(1661—1722),永嘉永强陈族第十一代陈有瑞由龙湾永强迁徙顺溪溪北沙垟地方,其后裔繁衍而成沙垟陈姓。
“青街竹,顺溪屋”这句流行於平阳民间的古老谚语,指得就是顺溪古屋,顺溪古建筑群为浙南山区民房建筑的典型,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的美誉。古屋布局恢宏,构建工巧坚固,给人以古朴、深邃、庄重的感觉。
顺溪古屋选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族意识和风水观念,正是顺溪山水秀美,水系发达,才使顺溪始祖陈育球选中了这片山峦叠嶂的穷乡僻壤,并相信他们居住的山坳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整个山坳就像一只大船,西侧有秀丽的画眉峰,形似一个高耸入云的等腰三角形,是这只大船的桅杆,而“一帆风顺”会给顺溪带来好运气。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而顺溪大屋的大部分建筑为坐西朝东(或东南),也应了“一帆风顺”这句话。顺溪村落在早年时不建石板桥,来往行人用的是碇步,也没有水井。他们的理论是石板压在船身,不利行船,而挖口水井,等于把船凿个洞。
顺溪古屋的特色在于建筑,大屋的款式、布局相似,以围合式四合院为建筑组群构成基本单元,再向纵横方向发展拼接组成,形成多进或多轴线的封闭性院落。这些院落分则独立成院,合则浑然一体。虽然建筑四面围合,但院墙较低,多取用溪滩的蛮石垒砌,整体具有一定的开敞性。各院落之间均设有通廊,即便是雨天也可在各屋间穿梭自如。结构上,梁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局部结合抬梁结构,梁架展示通身木构架,呈现出质朴的美。
顺溪古屋的“大”,并不在于建筑单体的体量,而主要体现于大开间、多院落。多数大屋正厅开间在9间以上,各厅明间面阔明显大于其余各间,被作为家庭活动的聚会之所;古屋的另一特色体现在大天井的运用上,有的院落在大天井中砌两道隔墙,适当地分隔空间,保持一定的私密性,隔墙上的大漏窗同时使庭院之间保持一定的联系,大天井有利于采光与通风。
顺溪古建筑群是浙南地区最大的古屋群之一,共有10座保存基本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多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始建建筑距今300年左右,总建筑面积达25200平方米。
早在康熙年间(1661—1722),陈有瑞便在溪北村沙垟地方先后营建沙垟陈家祖屋(俗称隔壁屋)、沙垟陈家老屋(今称陈迢岩大屋)。雍正年间(1723—1735),陈育球四子文献之孙守豪在顺溪老街始建陈氏宗祠。乾隆(1736—1795)年间,陈育球三子文爵玄孙嘉询及嘉询之子永千在老街营建陈氏七份老屋(简称陈氏老屋)。嘉庆元年(1796年),陈育球次子文达后裔昭芹在老街建陈氏二房大屋(俗称门台底或聚德门)。乾隆后期和嘉庆年间,陈永千7个儿子或扩建陈氏老屋,或在老街择地另建新居。其长子显仁始建老大份大屋,次子安仁始建第二份大屋,三子为仁始建第三份大屋,四子作仁始建第四份大屋,五子深仁、六子景仁扩建老屋,七子崇仁始建老七份大屋。此后,大份显仁长子昌洛又建新大份大屋,七份崇仁之孙建廷又建新七份大屋。至道光年间,陈有瑞玄孙陈廷要(人称“廷要相”,后由方言谐音为“陈有相”)又在溪北村沙垟建造沙垟陈家新屋(今称陈有相大屋)。各大屋沿溪而筑,建筑群布局辉宏,蔚为大观。
以上12座大屋中,除第三份大屋、新七份大屋、沙洋陈家祖屋已因火灾被毁外,其余9座大屋和陈氏宗祠今保存基本完整。2006年6月9日,顺溪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和上述9座大屋构成顺溪古建筑群的主体部分。
今天在顺溪花了2个小时,品尝历史沉淀大餐,参观了陈迢岩大屋、陈有相大屋、新大份大屋、陈氏祖屋、老大份大屋、老四份大屋共六座大屋,其余古屋未能一睹真容,甚憾。嗯,我还会再来的。
这里就是溪北村沙垟的溪边游步道,顺溪牌坊就在溪对面依稀可见。由于功课没做足,原以为景区肯定会有示意图,结果想不到会没有,抓瞎了,古屋在哪位置不知道呀。好吧,我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里好多人都不知道古屋,奇怪。特别沙垟这两座大屋,就在路左边不到百米,我在这问了4个人,愣是都不知道。
http://s2/mw690/001BwJHqgy6KmX2nfJDd1&690
问不到那我就找呗,沙垟一条小巷里这样的老房子,中间抬起,难道是为了采光?冬天寒风灌进去不冷吗?溪石抹着黄泥的墙壁非常简陋,有点年代了。
http://s3/mw690/001BwJHqgy6KgEIWbD492&690
屋顶上压着瓦片的砖石造型看着有点复杂
http://s7/mw690/001BwJHqgy6KgEISKjA86&690
一株野草出墙来
http://s14/mw690/001BwJHqgy6KgEIUdB32d&690
这座房子右边应该倒塌过,石子明显比那边的要新
http://s9/mw690/001BwJHqgy6KgEIXApi98&690
这是我在上面老房子旁边问过一个老人才确定了古屋所在位置,回到了游步道一眼就看到了两座古屋,刚才可能也看到了,就是没注意到。有点欣喜,瞧这古屋,还不赖,保存还算完好。有点心急,太迟了,能都看好吗?
http://s15/mw690/001BwJHqgy6KgEIV5Zsee&690
陈迢岩大屋始建于乾隆庚辰年(1760),坐西北朝东南,沙垟这两座大屋与其他顺溪大屋坐西朝东不同,系二进合院式木构建筑,由门厅、正厅、南北两厢房、侧院及一些附属建筑组成,沿中轴线依次列台门、门厅、正厅、后厅(已圮),两侧分列厢房。通面阔48.94米,进深30.1米,占总地面积为60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10平方米。顺溪大屋中唯一天井中设有引水沟,是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的管道。
http://s11/mw690/001BwJHqgy6KgEJd8VQ8a&690我的爱车停在台厅,有溪石垒成约50公分高的小院墙,门厅两侧八字式砖砌院墙,高约两米。门厅为重檐悬山式屋顶,屋脊二端龙凤吻饰
两边各立两对旗杆夹,围墙上的小广告是这样抢眼,屋内屋外杂草丛生
http://s12/mw690/001BwJHqgy6KgEJ1O0rab&690
门厅前面的石子路整齐规律,有点象轮胎的纹路
http://s15/mw690/001BwJHqgy6KgEJ87VQae&690
门厅屋檐装饰双层瓦当,带有精美图案。坐着那位老人是龙湾永强过来照看房屋的陈氏后人,小时候和爷爷去过永强走亲戚,有可能同宗
门厅后二柱之间应为照屏,可能已丢失,大门上的门牌与房子格格不入,给人一种时空混乱
http://s9/mw690/001BwJHqgy6KgEJdFdm48&690
右侧厢房不不知何时被被火烧毁,至今未能修缮
http://s6/mw690/001BwJHqgy6KgEJgmnH65&690
中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
http://s14/mw690/001BwJHqgy6KgEJkhtPad&690
明间梁架抬梁式
http://s14/mw690/001BwJHqgy6KgEJnQeN7d&690
“明经芳范”意思是主人是博学鸿儒、道德高深的君子,堪为众人楷模。
http://s12/mw690/001BwJHqgy6KgEJq81Z9b&690
http://s12/mw690/001BwJHqgy6KgEJqaDhab&690
http://s4/mw690/001BwJHqgy6KgEJi9r5f3&690
通往右边廊道
http://s8/mw690/001BwJHqgy6KgEJr4z587&690
http://s14/mw690/001BwJHqgy6KgEJvvFb4d&690
左边尽间有人居住,
http://s8/mw690/001BwJHqgy6KgEJxhQPd7&690
右边廊道出来,是一座双层木构建筑,明显要比屋新,建造年份应该不会太久远
http://s5/mw690/001BwJHqgy6KgEJCGjO14&690
如果再这样风吹雨淋,相信不久将来,古屋风采不再
http://s13/mw690/001BwJHqgy6KgEJCNzK0c&690
http://s15/mw690/001BwJHqgy6KgEJEI7I1e&690
天井四周廊柱均为这样的八角石柱
http://s15/mw690/001BwJHqgy6KgEJFxn09e&690
陈迢岩大屋的斗拱、梁架等没有雕刻,简约朴素
http://s9/mw690/001BwJHqgy6KgEJHFgs18&690
有几个房间上了锁,可能存放东西用的吧
http://s7/mw690/001BwJHqgy6KgEJKbvo26&690
http://s12/mw690/001BwJHqgy6KgEJy8Fddb&690
门厅五开间,一眼就能看出来。整个大屋都为一层,除了屋顶装饰有点亮点,其他都特别简约朴素,保护也不得力,观赏指数一星。
http://s11/mw690/001BwJHqgy6KgEJKlUm5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