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1470566883
用户1470566883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046
  • 关注人气:1,0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2019-01-06 01:48:21)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

马耳他巨石庙

马耳他

中国大山的博客

旅游

分类: 遗产图文介绍-欧洲
马耳他巨石庙 
Megalithic Temples of Malta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入选时间:1980年(1992年扩大范围,2015年对遗产边界作小范围修改)

地理位置N36 02 56.70 E14 16 10.10 (132ter-001,Ġgantija Temples,1980年)

                 N35 49 46.80 E14 26 33.20 (132ter-002,Ħaġar Qim,1992年)

                 N35 49 42.50 E14 26 13.30 (132ter-003,Mnajdra,1992年)

                 N35 55 13.30 E14 22 09.10 (132ter-004,Ta' Hagrat,1992年)

                 N35 55 21.30 E14 22 42.20 (132ter-005,Skorba,1992年)

                 N35 52 15.60 E14 30 45.40  (132ter-006,Tarxien,1992年)

遗产编号:132ter

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遴选依据:

标准(iv):马耳他巨石庙不仅因为其原创性,复杂性和惊人的巨大规模而引人注目,还因其令人难以想象的建造技术。

Criterion (iv): The Megalithic Temples of Malta are remarkable not only because of their originality, complexity and striking massive proportion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considerable technical skill required in their construction.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简介:

       马耳他巨石庙亦称为“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殿”或“属于巨石文化时代的马耳他神殿”,是马耳他在戈佐岛和马耳他岛的著名历史古迹。这些远古的建筑都用巨大的石块建成,散布在马耳他岛和佐戈岛上。虽大多已在过于悠久的岁月中坍塌,但基本结构仍较完好。这些巨石建筑气魄非常宏大,所用的石灰石有的雕凿粗糙,有的琢磨光滑。其建筑物本身有的墙上有粉饰,有的还看得出来当年的精细雕刻。在这些巨石建筑遗迹中,考古学家们发现里面有黝黑的凹室,看起来很像神龛,还有平滑的石块酷似祭坛,猜测它们是一些祭祀用的建筑,所以就把这些建筑物称做神庙。

       列入世界遗产的共包括七座巨石庙:戈佐岛上的两座詹蒂亚神庙(Ġgantija Temples),马耳他岛上的哈贾尔基姆石庙(Ħaġar Qim)、姆纳耶德拉石庙(Mnajdra)、塔克西恩石庙(Tarxien)、塔哈格拉特石庙(Ta' Hagrat)和斯科巴石庙(Skorba)。1980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时称作“GgantijaTemples”(詹蒂亚神庙群),1992年扩展范围并改称为“Megalithic Temples of Malta”(马耳他巨石庙)。


       詹蒂亚神庙:在这些巨石建筑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戈佐岛上的詹蒂亚神庙。詹蒂亚神庙是位于戈佐岛上的新石器时代巨石庙。詹蒂亚神庙是马耳他巨石庙中年代最早的,比埃及金字塔还古老。它们的建立者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3600-2500年)兴建了两座詹蒂亚神庙,至今已超过5500年,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人造宗教建筑。当地人称之为“戈甘蒂扎”,意思是“巨人的杰作”。它面向东南,背朝西北,是用硬质的珊瑚石灰岩巨石建成的。神殿的庙宇大门和墙壁都是用巨石垒成的,庙外至今散落着曾经用来搬运这些巨石的滚石球。这座神庙正面高达8米以上,用紧密衔接的石灰石板拼成,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最早运用拼接技巧建成的杰作。神殿内部使用的是软质石灰岩,有多处精美的装饰。神殿最早只有南庙后部的3个穹顶,后来又增建了两个小穹顶。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神殿外墙最后部分所用的石材竟然高达6米。在人类还没有发明任何机械的史前时代,这样巨大的石块是怎样运送到工地的,至今还无人能够回答。

       这些寺庙是生育仪式中的礼仪场所。研究人员在遗址发现大量与崇拜相关的塑像和雕像。根据当地的民间传说,有一个只吃有蚕豆和蜂蜜的巨人,和一个普通男人生了一个男孩。他将孩子挂在肩上,建立了这些寺庙,作为礼拜的场所。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哈贾尔基姆石庙:石庙坐落在马耳他岛上,是当时建筑技术的极品,也是最复杂的巨石遗迹之一。考古人员发现,这里很多石头的位置都是精心安排的,似乎有着令人难以理解的宗教意义。其中一块长达660米用做铺路石的大石板,是马耳他群岛所有的神庙中最为巨大、也最令人瞩目的超巨型石块。在这座巨石神庙中,人们可以看到,在通往神殿门洞内的两侧,有一些用巨大的石块做成的“石桌”,这些“石桌”到底是祭台还是柱基,至今仍未定论。在这座神庙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多尊母神的小石像,有人据此估计这座神庙与当时的母神崇拜有关。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姆纳耶德拉石庙:石庙俯瞰着地中海,其扇形的基本构造因峭壁的掩遮,而减少了风化的侵蚀,保存得相当完整,非常清晰地呈现出马耳他巨石建筑的特征。这座庙宇大约建于4500年前,它又被称为“太阳神庙”。有人仔细测量了这座神庙后提出,这座庙宇实际上是一座远古时代的“太阳钟”。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节令。直到现在,这些神奇的功能依然存在。这又引发了人们新的猜测:有人提出,4500年前,神庙的建造者们怎么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能够周密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呢?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塔克西恩石庙:在马耳他神庙中规模最大也最著名的要属塔克西恩神庙。很久以来,岛上塔克西恩村附近的农民在犁地时就常遇到犁被地下的大石块碰坏的情况。但朴实的农民们并未想到刨根问底,直到1913年,当地有个人才将此报告了岛上的有关部门。考古学家经过挖掘发现,这里竟然是欧洲最大的石器时代庙宇的遗迹之一。

       由于年代久远,塔克西恩神庙只有较低的外围墙和地基还基本保持完整。但通过艰难细致的考证,考古学家们终于把这座约建造于5000年前的庙宇的原貌重新拼砌出来。这座神庙遗迹占地达8万平方米,已挖掘出来的有几间厅房,包括一座庙宇的两个大厅,另一座大殿的一个大厅以及第三个大殿的进口。

       通过反复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塔克西恩神庙的顶盖似乎是用横梁加树枝再覆以黏土或者石灰石造成的。神庙的大厅前有个前院通往庙内。神庙厚厚的外墙嵌有石灰石板。有关人员发现,石墙上的石头与石头之间没有灰浆黏合,墙顶上砌有石砖及其楣石。

      神庙的正门通往第一个大殿的正厅,内有一尊大石像,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尊石像可能是被称为“送子娘娘”的主神。石像右边有个祭坛,祭台上边有螺纹雕刻,有人分析说,这可能代表娘娘的慧眼(这些雕刻在塔克西恩好几处地方都发现过)。在石像右边的祭坛上,还遗有动物的骸骨和一把燧石刀,附近还有个石盆可能用来盛放献祭时的用具。

       塔克西恩神庙有两个阔大的门洞通往弧形的凹室,其中一个凹室有另一条通道连接第一个庙殿与第二个庙殿的主厅。两个大石盆可能是用来焚香或者盛放献祭的牲畜。献祭用的祭坛位于通道的两侧,通道旁有道石头台阶,石头台阶顶端有一个形状十分奇特的平台,这个平台的用途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至今用途不明。塔克西恩神庙的另一个神秘之处在于,经过通道出了庙门之后,外面有个形状更为奇怪的亭子,亭子的顶部盖着大石板。亭子里面满地小圆洞,石洞附近还有大小与石洞完全吻合的石珠,但这些石珠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至今无法弄清。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塔哈格拉特石庙:石庙包含两个相邻的神殿,较小的神殿毗邻北侧大的神殿。大的神殿建于公元前3600-3200年,小的神殿建于公元前3300-3000年。与马耳他其他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石庙相比,塔哈格拉特石庙规划较少,规模较小,而且与其他石庙不同,没有发现装饰块。但是,在石庙遗址发现了许多文物。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一座石灰岩雕刻神庙的微缩模型,模型显示了马耳他寺庙的典型结构,包括包括三叶形立面,窄宽壁技术和上层水平隔架。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斯科巴石庙:石庙遗址仅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才被挖掘出来,与其他巨石遗址相比较晚。现存的石庙遗址结构不完整,仅有散落的一系列巨石立柱,其中一个高3.4米。但考古学家看重的不仅是石庙残留的遗迹,更重要的是发掘出的遗迹和文物。石庙原有两个主殿,以及两侧各有小的配殿。可惜的是,西侧的主殿和两侧的配殿都已夷为平地,地上保存下来的只有东侧主殿的部分建筑结构,最古老的现存建筑是石庙第一个入口以西的11米长的直墙。

        在现场发现的陶器分为两种风格;灰色陶器,没有图案,红色陶器,与灰色陶器完全相似,但使用红赭色。考古学家还证明在石庙建成之前大约12个世纪,就有一个村庄存在于这个地方。其基地的沉积物的年代经碳14同位素分析可追溯到公元前4850年。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考古学家认为,总的来说,马耳他巨石神庙建造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600~公元前1500年,也就是距今5600~3500年前。但人们至今在马耳他没有发现任何建造这些神庙使用的工具。不论从建筑规模、工程技术上还是从它所体现的科学内涵上,马耳他巨石神庙都使考古学家们感到惊异和难以理解。这些神庙大多数比金字塔建造的年代还要久远,根据历史学的常识,那时的人们应该还没有文字和轮子,对机械和金属的使用也一无所知。它们如何搬运、挪动、竖立起来这些庞然大物般的巨石,又如何精确地规划和设计这些巨大的建筑?另一方面,不少研究却显示这些神庙的建造者在数学、建筑学、天文学和历法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诣,而且他们还应该拥有深思熟虑的社会组织,这才能使他们不依赖外力完成这些巨大的建筑。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马耳他岛和戈佐岛上发现了七个巨石庙,其中每一个都是独立发展的结果。戈佐岛上的两座詹蒂亚寺庙以其巨大的青铜时代建筑而最引人注目。对当时的建筑者来说,资源非常有限,考虑到这一点,马耳他岛上的哈贾尔基姆、姆纳耶德拉和塔克西恩也可以看作是举世无双的建筑精品了。塔哈格拉特和斯科巴建筑表现了马耳他寺庙建筑传统的流传方式。

       Seven megalithic temples are found on the islands of Malta and Gozo, each the result of a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e two temples of Ggantija on the island of Gozo are notable for their gigantic Bronze Age structures. On the island of Malta, the temples of Hagar Qin, Mnajdra and Tarxien are unique architectural masterpieces, given the limited resources available to their builders. The Ta'Hagrat and Skorba complexes show how the tradition of temple-building was handed down in Malta.

       Les îles de Malte et de Gozo abritent sept temples mégalithiques, chacun témoignant d'un développement distinct. À Gozo, les deux temples de Ggantija sont remarquables pour leur réalisations gigantesques de l'âge de bronze. Dans l'île de Malte, les temples de Hagar Qin, Mnajdra et Tarxien sont des chefs-d'œuvre architecturaux uniques étant donné les ressources très limitées dont disposaient leurs constructeurs. Les ensembles de Ta'Hagrat et de Skorba témoignent de la façon dont la tradition des temples s'est perpétuée à Malte.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马耳他巨石庙—马耳他(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14)图文介绍(756)
访问本博客的首页可快速查找你所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

首页链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 

(本篇博文的照片全部引用自维基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