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马六甲和乔治城—马来西亚(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04)图文介绍(746)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中国大山的博客旅游 |
分类: 遗产图文介绍-亚洲 |
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马六甲和乔治城
马六甲海峡(Strait of
Malacca)是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总长1080公里,西北端通印度洋安达曼海,东南连南中国海,历来是打通东方和西方,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非常重要的国际水道。地处海峡边上马六甲和乔治城(槟城)是两座著名的古城,它们的历史和命运与海峡休戚与共。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马六甲河穿城而过。该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1511年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641年为荷兰占据。1826年成为英国海峡殖民地一部分。马来西亚第一位首相拉曼在1956年2月20日宣布马来西亚独立,其仪式就是在马六甲的草场举行的。后因马六甲河口的淤塞和槟城、新加坡的兴起,城市地位下降。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后裔及欧亚混血儿等,多通晓数种语言。
马六甲盛产橡胶、椰子、水果与稻米等,以工艺品著称于国内外。郊区亚沙汉山是马来西亚最早的橡胶种植园诞生地,附近巴株美连南的鱼类研究所在东南亚颇具规模。马六甲交通发达,它与吉隆坡和新加坡有航空与公路交通,港口为橡胶出口和大米、白糖等杂货的进口提供了便利。
马六甲城内以传统建筑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国式的住宅,古代修建的街道,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马六甲城内的政府建筑、教堂、广场以及防御工事展现出了这座城市早期的发展历程。街道曲折狭窄,屋宇参差多样,很多住房的墙上镶着图案精美的瓷砖、瑞狮门扣、镶龙嵌凤,处处显示出马六甲这个历史古都的独特风貌。
乔治城(槟城)是马来西亚槟城州的首府,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命名,位于马来半岛西部沿海的滨铆屿东北角,濒临马六甲海峡东北侧的入口处,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港,又是著名的转口贸易港。它是西马来西亚北部主要物资集散中心。工业在西马来西亚北部居首位,主要工业有造船、机械、炼锡、建筑、橡胶、印刷及电子等。马来半岛北部地区、泰国西南、印尼苏门答腊北部等邻近地区的农、林、矿产品多经此加工或转口。槟榔屿和东岸的北拇港区之间有槟城大桥相连,桥长为13.5km。目前槟城已发展成为全国大工商业城市之一。
槟城马来语是Pinang,意为槟榔树。在郑和航海时代,槟城岛被称为槟榔屿。槟城岛原本归属马来吉打苏丹。18世纪中叶,为了对付暹罗的入侵,吉打苏丹请求英国帮助。英国东印度公司这时正寻机在马来群岛占据一块立足之地,以便能加入到诱人的香料贸易之中。1786年,东印度公司船长弗朗西斯·莱特以提供军事保护为条件,将槟城岛从吉打苏丹手中租借出来,成为英国在东南亚的第一块殖民地。莱特把在槟城登陆的地点命名为乔治市,以纪念当时的英王乔治三世,他本人则被尊为槟城的创立者。
1995年,槟城州政府圈定了乔治市内4.58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文化遗产”区,并出台《古迹保护指南》对市区开发做出某些限制。2003年,经遗产委员会专家重新鉴定,政府把原来的“文化遗产”区再度缩小至1.88平方公里,涵盖了200多个建筑。
乔治城以民居与商用建筑为特色,城内保留了不少十八、十九世纪的建筑物,街上到处有喷泉和雕塑,河边还铺有木板路。它反映了自18世纪末期开始的英国统治时期的历史面貌。这一带不仅是有名的观光区,还集中了许多小型餐厅和服饰店,中心地带的威斯康辛大道更是购物天堂。
乔治城主要古迹遗产和知名建筑:姓氏桥(19世纪);龙山堂邱公司(1906年);世德堂谢公司(1870年);张弼士故居;广福宫观音亭(1728年兴建,1800年竣工);市政厅(1880年);康华丽堡;吉灵甲必丹清真寺(1801年);打石街清真寺(1808年);嘉应会馆;韩江家庙/潮州会馆(1870年搬至现址);槟城伊斯兰博物馆;罗根纪念碑;玛哈玛廉曼兴都庙(1883年);槟城博物馆;圣乔治教堂(1817至1818年之间);圣母升天大教堂;槟岛市政局(1903年);维多利亚女皇纪念钟楼(1897年);侨生博物馆;小印度;义兴街码头;槟城渡轮(1920年投入服务);
马六甲与乔治城这两古城呈现出的独特的建筑与文化景观在东亚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绝无仅有。
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马六甲和乔治城在500多年间推动了东西方在马六甲海峡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亚洲与欧洲的影响赋予它们独特的物质和非物质多元文化遗产。马六甲城内的政府建筑、教堂、广场以及防御工事展现出了这座城市早期的发展历程,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5世纪马来苏丹政权时期及其后的葡萄牙统治时期,再到16世纪早期开始的荷兰统治时期。乔治城则以民居与商用建筑为特色,反映了自18世纪末期开始的英国统治时期的历史面貌。这两座城市呈现出的独特的建筑与文化景观在东亚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绝无仅有。
Melaka and George Town, historic cities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 have developed over 500 years of trad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
The influences of Asia and Europe have endowed the towns with a
specific multicultural heritage that is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With its government buildings, churches, squares and
fortifications, Melaka demonstrates the early stages of this
history originating in the 15th-century Malay sultanate and the
Portuguese and Dutch periods beginning in the early 16th century.
Featuring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buildings, George Town
represents the British era from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The
two towns constitute a unique architectural and cultural townscape
without parallel anywher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Les villes historiques Melaka et George Town,
sont le produit de 500 ans de contacts commerciaux et culturels
entre l’Orient et l’Occident dans le détroit de Malacca. De
multiples influences asiatiques et européennes ont apporté aux
villes une identité multiculturelle unique qui se manifeste par un
patrimoine matériel et immatériel. Avec ses édifices
gouvernementaux, ses églises, ses places et sa forteresse, Melaka
présente les premières phases de son histoire commençant sous le
sultanat malais au XVème siècle et les périodes portugaise et
néerlandaise qui ont débuté au commencement du XVIème siècle. Avec
ses édifices résidentiels et commerciaux, George Town illustre la
période britannique à partir de la fin du XVIIIème siècle. Les deux
villes présentent une culture architecturale unique et un paysage
urbain sans pareil en Asie orientale et en Asie du Sud-Est.
Melaka and George Town,
Historic Cities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
入选时间:2008年(2011年对边界做小幅度的调整)
批准依据:文化遗产(ii)(iii)(iv)
地理位置:N05 25 17 E100 20 45
遗产编号:1223bis
批准依据:文化遗产(ii)(iii)(iv)
地理位置:N05 25 17 E100 20 45
遗产编号:1223bis
简介:
马六甲市内汇集有多国风格的文化遗产。
华人领袖郑芳杨于1567年建造的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早的庙宇,供奉有观音菩萨、关帝、王母娘娘,至今仍是华人宗教活动的中心。中国之上是一座大山冈,是马来西亚保留中国史迹最完整、最丰富的地方。此外还有纪念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的三保山、三保井、三保亭等。葡萄牙式古迹有圣地亚哥古城门和圣保罗教堂等。荷兰式建筑有史达特斯教堂(现为市政厅)以及由荷兰民宅改建的马六甲博物馆,馆内陈列有国王(苏丹)曼苏尔•沙建国构想图、郑和与公主汉丽宝朝见国王的图文、古代兵器、农村用具等。郊外的东奎那教堂为苏门答腊式建筑,内有柔佛苏丹的陵墓。
海南会馆(现今建筑建于1895年,并在1995年修复)。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