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曼加的的皇家蓝山行宫—马达加斯加(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97)图文介绍(739)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皇家蓝山行宫马达加斯加中国大山的博客旅游 |
分类: 遗产图文介绍-非洲 |
布希曼加的的皇家蓝山行宫
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蓝山行宫位于马达加斯加古城安布希曼加,距首都塔那那里佛北20公里,是安德里亚南普伊奈梅里纳国王在1788-1810年执政时的住地。遗产核心面积59公顷,缓冲面积425公顷。
有记载的马达加斯加岛历史始于公元7世纪,住民的祖先是来自印尼的婆罗洲,他们先从印尼前往印度,再由印度前往东非。那时阿拉伯人在其西北方海岸建立了贸易点,而与欧洲人的接触则始于16世纪,葡萄牙船长第奥古•迪亚士(Diego
Dias)在他的船脱离了前往印度的船队之后看到了这座岛。17世纪末,法国人在东海岸建立了贸易站。
16世纪末,梅里纳人(Merina)在马达加斯加中部建立了梅里纳王国。到1790年代早期,梅里纳的统治者在包括海岸在内的岛屿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政权。早期梅里纳统治者筹组了庞大的灌溉计画,排出当地沼泽之水,并使受灌溉的农田里得以种植水稻。16世纪初女王拉弗海(Rafohy)及其继位者在位时,梅里纳人的统治逐渐播散到整个中央高原。
安德里亚南普伊奈梅里纳(或称南普纳,1787∼1810年在位)是第一个巩固权力、统一王国的梅里纳君主。1794年梅里纳王国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于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安德里亚南普伊奈梅里纳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及军事改革,1817年,梅里纳统治者与毛里求斯的英国统治者达成协议废除奴隶交易,这成为马达加斯加经济上的一件大事。作为回报,岛国接纳了英国军队和经济援助。英国人的影响在几个地区非常大,梅里纳皇室也因此改变信仰,开始信奉长老教会、会众制(Congregationalism)和英国国教会。
安布希曼加是一座树木茂密的山庄,称“蓝色山丘”。因为这里有王宫和皇室陵寝,又称“圣城”。几个世纪以来,记录了梅里纳王国历史的安布希曼加皇家蓝山行宫,由安德里亚南普伊奈梅里纳国王所建,是他1788-1810年执政时的宫殿。
王宫坐落山头,由皇城、皇家墓地和一组祭祀建筑群组成,
是马达加斯加现存唯一最古老而又较为完整的王宫。王宫为木质结构,建筑在石砌的台基上,长约7米,宽6米,屋顶由一根10米长黄檀木支撑,双层黄檀木板为壁,每块板宽40到45厘米,厚7厘米,共计110余块木板。从地基痕迹看,原来房屋分隔成5间,现室内陈设两张木床。一张为高脚木床,须登梯而上,是国王所用;另一张木床是后妃所用。沿着墙壁陈列3个多层架,架子上有菜刀、油灯和黏土制成的碟子等物,还有当年用作炉灶的5块石头、一只7根叉的烤肉架。板墙上挂着国王用的一只双刃标枪、3支单刃标枪、一把马刀和3支牛角等兵器。
“圣城”地势险峻,防卫坚固。护城沟周长2500米,围墙有7个隘口,每个隘口都修了石结构城门。现存比较完好的是东面的安巴图米桑加纳城门。城门上端建有圆草顶、红墙壁的瞭望亭。城门为单独一块圆石板,直径4.5米,厚0.3米,晨开夜闭,每次开关都必须几十人推滚。安德里亚纳姆波伊尼麦利那国王于1810年死在塔那那里佛。根据他的遗嘱,安葬于此,但是法国殖民局在1897年将国王的遗体移葬于塔那那里佛王宫陵墓。
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蓝山行宫是马达加斯加人文化统一性的最重要的表现;
安布希曼加皇家蓝山行宫的传统设计、传统原材料和布局体现了至少16世纪以来马尔加什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
几个世纪以来,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蓝山行宫一直是集记录历史、举行宗教活动和祈祷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群的典范。在过去的500年里,蓝山行宫一直是举行宗教仪式和祭祀的地方,同强烈的民族情感联系在一起。蓝山也一直是马达加斯加和世界各地朝圣者前往朝拜的地方。
遴选标准:
标准(iii) 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蓝山行宫是马达加斯加人文化统一性的最重要的表现;
标准(iv):安布希曼加皇家蓝山行宫的传统设计、传统原材料和布局体现了至少16世纪以来马尔加什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
标准(vi):几个世纪以来,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蓝山行宫一直是集记录历史、举行宗教活动和祈祷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群的典范。
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蓝山行宫由皇城、皇家墓地和一组祭祀建筑群组成。在过去的500年里,蓝山行宫一直是举行宗教仪式和祭祀的地方,同强烈的民族情感联系在一起。蓝山也一直是马达加斯加和世界各地朝圣者前往朝拜的地方。
The Royal Hill of Ambohimanga consists of a
royal city and burial site, and an ensemble of sacred places. It is
associated with strong feelings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has
maintained its spiritual and sacred character both in ritual
practice and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for the past 500 years. It
remains a place of worship to which pilgrims come from Madagascar
and elsewhere.
La colline royale d'Ambohimanga se compose d'une
cité royale, d'un site funéraire royal et d'un ensemble de lieux
sacrés. Associée à un fort sentiment d'identité nationale, elle
conserve son atmosphère de spiritualité et son caractère sacré,
dans la pratique et dans l'esprit de la population, depuis quelque
500 ans. Elle demeure un lieu de culte et de pèlerinage que l'on
vient visiter de Madagascar et d'ailleurs.
Royal
Hill of Ambohimanga
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访问本博客的首页可快速查找你所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