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
Works of Antoni Gaudí

(点击进入西班牙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1984年(2005年扩大范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v)
地理位置:N41 24 59.6 E02 09 07.7(圭尔公园,1984年)
N41 22 50.5 E02 10 30.6(圭尔宫,1984年)
N41 23 51.3 E02 09 46.9(米拉公寓,1984年)
N41 24 19.1 E02 09 06.3(文森特公寓,2005年)
N41 24 19.8 E02 10 30.2(神圣家族教堂,2005年)
N41 22 00.3 E02 09 59.0(巴特里奥公寓,2005年)
N41 21 56.4 E02 01 44.1(圭尔住宅区的地下教堂,2005年)
遗产编号:320

简介:
位于西班牙东北部的巴塞罗那市区或近郊的七处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是他对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初建筑技术的杰出创意与贡献的见证。包括圭尔公园、圭尔宫、米拉公寓、文森特公寓、神圣家族教堂、巴特里奥公寓和圭尔住宅区的地下教堂。这些建筑表现出折衷主义和个性主义建筑风格的结合,并由此产生新的风格。这不仅被认为是建筑风格的创新,而且也是花园、雕塑和所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创新。
安东尼·高迪·科尔内特(加泰罗尼亚语:Antoni Gaudí i
Cornet,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Catalan
Modernisme,属于新艺术运动)建筑家,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高迪出生于西班牙的雷乌斯,世代是制作锅炉的铁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解构能力与雕塑感觉。又因小时患有风湿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敏锐的观察大自然,使他日后成为师法自然的建筑师。高迪终生未娶,除了工作,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神圣家族教堂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他把一生中的43年都贡献在那里。1925年还干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结构设计。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迪完成当天的工作从神圣家族教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礼拜,被一辆电车撞倒。当时他衣衫破旧,路人以为是流浪汉,把他送到圣十字医院,三天后去世了,享年74岁。直至高迪去世后,大家才发现这流浪汉竟是高迪,于是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送葬的队伍从圣十字医院一直缓缓延伸到了神圣家族教堂,最终将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神圣家族教堂地下。

圭尔公园建于1900年-1914年,原是要设计给六户住家的私人英式花园,在1923年变更为公共公园。高迪以高低起伏的地形为本搭配了蘑菇、糖果屋和七彩大蜥蜴的童话趣味,是高迪最多彩多姿的作品之一。虽然尚未完成,但已广受游客欢迎。从正门开始,高迪将大门口的两座小屋皆设计成加泰隆尼亚式的拱型屋顶,上面再饰以波浪型的陶磁片,以及细高的螺旋型塔楼和高迪的标志十字架,仿佛童话故事里的糖果屋再现,接着是宽广的楼梯,楼梯上那只彩磁彩陶拼贴的大蜥蜴,大剌剌地等着你合影,是公园最受欢迎的留影标志。再往上走就是希腊剧场,84根圆柱支撑着一个大平台,圆柱间的回音效果极佳,是街头艺人的最爱。顶上的平台是剧场兼广场,由高迪和另一位建筑师Josep
Maria
Jujol共同合作,设计出似长蛇般蜿蜒的长石椅,全由磁砖拼贴而成,色彩斑斓,营造出极佳的视觉效果,而且弯曲之中又同时营造了数个可以容纳小团体独立聊天的座位,颇具巧思。公园中还有三座特殊的拱形走廊,灵感都来自蒙瑟瑞圣石山,结构则是内部毫无支撑的平衡空间,完全以当地石块自然呈现,浑然天成,奇异的原始感交织着厚重的体积感,更见大师的大胆与巧思,交错叠砌出顽童们攀爬的最爱。




圭尔宫建于1886年-1889年,位于在巴塞罗那最热闹的兰布拉大道莱修剧院附近的狭小巷弄间,从窄巷中很难看见她高广的全貌,而精彩细致豪华的内部更是其精髓。赏识高迪的圭尔公爵为了不想荒废其家族产业,同时也想?救兰布拉大道西区不好的声名,于是决定请高迪为其设计一栋华美绝伦的住宅。信任高迪的圭尔公爵并不限制高迪任何预算、花费,甚至工期,所以高迪得以尽情发挥,实现在脑中的所有创意。最后,此间公寓总共盖了6年,几乎花光奎尔公爵的大部份财产,也是使得高迪声名大噪的作品,1969年被西班牙政府列为国家级史迹,锻铁鹰雕的大正门摆明了她的不凡,登上到屋顶更会惊呼:整整20根的彩色烟囱全由细碎彩砖拼贴,在艳阳下闪烁,如万花筒一般。宫殿内无论是苍穹般的天花板、梁柱都有精巧的雕刻,就连铸铁露台也别出心裁,或如绳之螺旋,或如栅之方正,整齐中见繁复。而其从大门直达马厩的设计,蜿蜒曲折,淋漓尽致的空间运用手法在当时更是创举。









米拉公寓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坐落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区里的Eixample
扩建区、格拉西亚大道上。当时是富豪米拉先生因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洛先生设计的巴特洛之家,为了和富孀 Roser Segimon
结婚,而请高迪设计的。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占地1,323平方米,有33个阳台,150扇窗户,3个采光中庭(2个大中庭,1个小天井),6层住宅,1层顶楼(阁楼),1个地下停车场,共有3个门面,两个正门入口,一个在格拉西亚大道上,一个在普罗班萨街上。米拉之家波浪形的外观,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和宽大的窗户组成的,可让人发挥想像力,有人觉得像非洲原住民在陡峭的悬崖所建造类似洞穴的住所,有人觉得像海浪,有人觉得像退潮后的沙滩,有人觉得像蜂窝的组织,有人觉得像熔岩构成的波浪,有人觉得像蛇窟,有人觉得像沙丘,有人觉得像寄生虫巢穴等等。米拉之家的内部,每一户都能双面采光,光线由采光中庭和外面街道进来,房间的形状也几乎全是圆型设计,天花板、窗户、走廊、很少又正方的矩形。米拉公寓有一些宗教色彩,在它的外墙高处可以看到一个M字,代表圣母玛利亚,可以看到一朵玫瑰浮雕,代表圣母玛利亚,也代表米拉夫人的名字,可以看到一行浮雕的字“Ave
- Gratia - M - Plena - Dominus -
Tecum”,代表“上帝拯就你,玛利雅,你充满恩典,上帝与你同在”。米拉公寓设计的特点是“它本身建筑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来承受,不论是内墙外墙都没有承受建筑本身的重量,建筑物本身没有主墙”,所以内部的住宅可以随意隔间改建,建筑物不会塌下来,而且,可以设计出更宽大的窗户,保证每个公寓的采光。当时米拉夫妇出钱建这房子,一楼是出租的店铺,二楼叫“主楼”,是米拉夫妇住的,三、四、五、六楼是出租的住宅,因为高迪设计的力学结构很特别,建筑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来承受,所以出租的每一层楼的隔间布局都不一样,三楼隔出三户住家,四楼隔出四户住家,五楼隔出四户住家,六楼隔出三户住家,每户住家占地也不一样,最大600平方米,最小290平方米。顶楼是用来调节温度,晒衣服用的。屋顶阳台则类似奎尔公园中似蛇般的长椅,有30个奇特的烟囱,2个通风口,与6个楼梯口,塔状的楼梯口形状最大,螺旋梯里面暗藏水塔。大多数参观过这栋建筑的人可能会认为米拉之家是壮丽且气势凌人的,也有人对波浪状的外墙觉得太古怪,但无论如何,米拉之家现在是巴塞罗那市的地标之一。







文森特公寓建于1883年-1888年,作为高迪的家庭住宅处女作设计,为欧洲建筑开启了革命之窗。整栋房子是座由石头、粗红砖和彩色瓷砖建成,设计风格与众不同。虽然如今房子的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但它仍然保持了原来独特的魅力。高迪把文生之家构想成一个水晶组合体,低处的水平条纹和高处陶瓷状的竖向线条,层次感分明而协调。这种建筑风格使人不禁联想到西班牙摩尔人的建筑,而高迪对于细节无与伦比的敏锐触觉使他设计的建筑物都画上了一个惊叹号。那种仿佛看见童话屋般的愉悦心情,可真让人打从心底佩服屋主与建筑师的大胆与创意!这座瓷砖制造商的私人宅第——文森公寓,正是高迪成为建筑师之后的处女之作。虽然与之后屏除直线的设计明显不同,文森特之家还是透露出了日后高迪建筑的特色,例如在圭尔公园等处都可见到的棕榈叶铸铁大门,以及铺满马赛克的摩尔式高塔。而文森之家的窗户外,令人叹为观止的复杂铸铁,也预言了铸铁在高迪建筑中所占的重要份量。最重要的是,由于屋主是瓷砖制造商,高迪运用了许多美丽的磁砖在屋子里里外外,而且这些瓷砖都配合着花里裁种的非洲万寿菊,让此屋更为耀眼;据说屋子里有着更多花、鸟与植物的瓷砖与壁饰。







巴特里奥公寓建于1904年-1906年,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埃克萨潘区的加西亚大街43号。整幢房子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巴特里奥全家住的地方,即位于一楼的主厅。它有单独的入口和楼梯体现了典型的高迪风格。高迪设计中独具一格且不可复制的建筑艺术特色,以及原汁原味的现代主义美术与工艺精品,在主厅内随处可见。另外,主厅还通向一个现代主义风格的庭院,占地230平方米,为各类大型活动提供了绝佳的户外空间。主厅占地730平方米,有内部楼梯通向Jujol
Rooms和Coach House - Coal Cellar。Jujol
Rooms位于巴特里奥公寓的二楼,有华丽的楼梯通向这座房子里的其他公寓单间,也有内部楼梯与主厅相连。Jujol
Rooms包含两个现代主义风格的房间,一间朝向庭院,另一间俯看加西亚大街,现已由当代设计师完全复原,并达到了一种特别的效果,使其重新散发出巴特里奥公寓内所特有的华丽光辉与魔幻气息。现代主义的天窗与其本身的内部高度,使自然光能透进这一两层楼高的空间。从加西亚大街上,可以通过单独的入口进入这里,因而十分适合举办大型庆典或是其他活动。入口正面有12米宽,这使其成为了一处商业用途广泛的场所,比如可举行展览、陈列或其它集会。就更为个人的庆祝活动而言,这里不仅仅可为大型招待会或节日晚宴提供场所,下层著名的Coal
Cellar更是举行派对的好地方。Coach House - Coal
Cellar内部空间宽敞,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人。这里还配备有一些特殊活动所需的设施,且也有内部楼梯通往巴特洛公寓内的其它地方。阁楼在整修一新后向公众开放,以纪念巴特里奥公寓建成一百周年。同时开放的还有烟囱和别具一格的屋顶。前者可以说是高迪最受人喜爱的设计了;而在屋顶的露台上则能从一种独一无二的角度俯瞰巴塞罗那。这些都是原汁原味、令人着迷的典型高迪杰作。高迪在这里似乎营造了一个属于童话中的世界,自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四大元素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想象得以自由驰骋。一百年来首次对公众开放,这一非凡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给人惊喜。比如:有如胸腔一般的华丽拱顶、神奇的烟囱、以及屋顶上著名的三维十字架等。巴特里奥公寓有两个阁楼开放。位于楼顶的“龙腹”中,高迪使用了其精巧的悬链拱。而“火的空间”,则是由当代建筑师英葛·摩利尔设计的,是一个灯光与视觉的奇幻空间。其余各处仿佛真实的童话,愉快而怀旧,散发着巴塞罗那浓郁的现代主义生活气息。在这里,成人与孩童一样都会浮想联翩。烟囱在晚上会亮起灯光。在屋顶400m2的露台上,可以享受地中海式的户外生活和巴塞罗那的怡人气候。 





圭尔住宅区地下教堂建于1908
年-1917年。包含一座纺织工厂、一大块住宅区,以及一栋小教堂。不过,高迪仅亲自完成奎尔村教堂的地窖部分,其余村镇上的房舍则由高迪的两位门徒完成,整个村镇整齐画一的建筑风格,令人印象深刻。虽然高迪仅完成圭尔村小教堂的地下室,但这间教堂却是高迪作品中最常被研究与景仰的作品之一,因为就是在这间地窖的工程上,高迪实践了利用吊砂袋的线绳,来计算每一个拱的承重量,以及利用其镜子反射来安排柱子的位置、倾斜度等,在圣家堂里也运用到此技术。奎尔村小教堂最主要的支柱只有4根,就在礼拜堂内,其余则以不规则的砖拱来协助。礼拜堂外则是一个小回廊,同样以不规则的仿树状砖石柱、拱支撑不规则的天花板。沿着礼拜堂右侧的楼梯往上,到达地窖礼拜堂的屋顶,这儿才是教堂的地面建筑要开始之处,但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片平地,地上画的原点和线条,表示梁柱所在地及支撑点。这些如树枝般的支柱,配上小小的马赛克花纹,以及礼拜堂内粗犷的玫瑰花窗,在在散发着一种自然原生的氛围,完全不同于其他教堂的人造圣洁感。礼拜堂内以木头和铸铁做成的椅子,也是出自高迪的设计。除了圭尔村的小教堂外,村镇内的民宅,皆以红砖、石为主要建材,令人眼花撩乱的红砖排列与堆砌法,让人不得不佩服高迪等人对于砖石、几何学的高超运用!



神圣家族教堂(简称圣家堂,全名神圣家族赎罪教堂)始建于1882年,因为是赎罪教堂,资金的来源主要靠捐款,捐款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的快慢,所以至今还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尚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这个教堂不是大主教做礼拜的地方,所以不是大教堂,只是个设计别的教堂而已,而且,虽然已建了126年还未完工,但和德国耗时600年才建好的科隆大教堂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世界上耗时最长的工程”。神圣家族教堂的建筑属于现代主义建筑,1882年动工时,由Josep
Maria Bocabella领导的Asociación Josefina y del
Templo宗教团体出钱,由建筑师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开始兴建,一年后,建筑师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因设计的教堂成本太高,和宗教团体意见不合,辞职而去,才由年仅 31
岁的安东尼·高迪接手。高迪接手后,圣坛地下室已在建造中,无法修改设计图,所以他按照第一任建筑师 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 的设计图建完圣坛地下室,然后把整个教堂重新设计,把 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原先设计的新哥德式教堂改为现代主义建筑。高迪一生43年的心血都花在这个教堂的设计上,1925年后还干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设计教堂,直到
1926
年他遇车祸死亡为止,一直不断的研究教堂的结构设计,去世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设计稿和模型,但是在西班牙内战时被毁坏,而工程也停顿到1954年才再次动工。这个教堂的设计带有强烈的自然色彩,高迪以很多动植物的形态为蓝本来设计教堂,更以《圣经》中的各个场景在整个建筑中如同图画一样逐幅展现,使这个教堂成为每个来访者都可以读到的一本教义问答书。这个教堂有东、西、南三个门面:“诞生门面”、“受难门面”和“荣耀门面”,预计每个门面四座钟塔,共三个门面,十二座钟塔,分别代表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中间还有六座高塔,六座高塔中,四座代表福音作者(马太,马可,路加,约翰),一座代表圣母玛利雅,一座代表耶稣基督,所以预计共十八座高塔。代表十二个门徒的十二座高塔的高度介于98.4米和117米,代表福音作者的四座高塔高达120米,代表圣母玛利雅的高塔高达120米,代表耶稣基督的高塔高达170米。大部分的设计都未在高迪生前真正建成。圣坛地下室建于1889-1892
年,“诞生门面”建于1892-1930年,高迪去世于1926年,“受难门面”建于1954-1977年,偏殿和中殿建于1978-2000
年,“荣耀门面”还在建造当中,教堂中间的六座高塔还没开始建造。现在已建好、可以参观的是“诞生门面”和“受难门面”。“诞生门面”以基督的诞生为题,墙上的雕塑展现了由童贞玛利亚怀胎到基督长成的故事,因是欢迎庆祝基督诞生,以欢喜愉悦的雕塑为主。“受难门面”以基督的死亡为题,高迪为了表现受难的痛苦,设计了有棱有角的现代线条,雕刻家Josep
M. Subirachs按照高迪留下的图稿刻出了由最后的晚餐到基督被钉十字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从高迪以后,现在的建筑师Jordi
Bonet已是第四代了,目前,三个门面已建好“诞生门面”和“受难门面”,十八座高塔已建好“诞生门面”的四座钟塔和“受难门面”的四座钟塔,还差十座高塔,整个建筑完成了将近50%,预计还要二三十年才会完工。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巴塞罗那市区或近郊的7处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见证了他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建筑技术的杰出创意与贡献。圭尔公园、圭尔宫、米拉公寓、文森特公寓、神圣家族教堂、巴特里奥公寓和圭尔住宅区的地下教堂,这些建筑物都呈现了折衷主义风格,非常人性化,这对花园、雕塑以及所有装饰艺术和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极大影响。
Seven properties built by the
architect Antoni Gaudí (1852–1926) in or near Barcelona testify to
Gaudí’s exceptional cre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These monuments represent an eclectic, as well as a
very personal, style which was given free reign in the design of
gardens, sculpture and all decorative arts, as well as
architecture. The seven buildings are: Parque Güell; Palacio Güell;
Casa Mila; Casa Vicens; Gaudí’s work on the Nativity façade and
Crypt of La Sagrada Familia; Casa Batlló; Crypt in Colonia
Güell.

访问本博客首页,根据“博文快速查阅说明”可查找你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
博客首页链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