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月亮港—法国(3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385)图文介绍(342)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法国波尔多月亮港启蒙运动 |
分类: 遗产图文介绍-英国/法国 |
波尔多,月亮港
Bordeaux,Port of the Moon
入选时间:2007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
地理位置:N44 50 20 E00 34 20
遗产编号:1256
简介:
圣安德列大教堂汇集了13世纪罗马式宽敞、独特主殿,以及哥德式美丽典型唱诗席等两大不同部分的圣安德列大教堂,在英国人统治时期,由于波尔多地区迅速发展,故决定在主殿外扩建十字翼廊与唱诗班席,然而,工程却因为百年战争而中断,直到英国人被驱逐出境后才得以延续。目前教堂北边的建筑立面拥有顶高81米的尖塔,其大门完美装饰着十四世纪的人物雕像,右侧的皇家之门塑像年代更回溯到13世纪。至于兴建于1440年的佩-贝兰钟楼则以当时下令动工的主教命名,可以眺望波尔多的市区风景。
大剧院是18世纪在黎西留公爵的决定下,兴建的符合他身份前往的表演场所。工程于1773年展开,历经7年落成,以意大利式剧院为范本,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长88米、宽47米,共可容纳一千多位的观众,正面的12根柯林斯式柱,令人联想起希腊神殿,上方还装饰着音乐、诗词等谬思与女神的雕像。及至今日,剧院仍供芭蕾舞、朗读、音乐会与戏剧表演使用。
证券交易广场,这座有着一道美丽拱廊线条与石板屋顶的广场,成为波尔多18世纪末建筑的完美范例。历经将近半个世纪的建造,落成于1749年的它,象征着波尔多的繁荣,期间曾经多次更名,从“皇家广场”到“自由广场”等,直到1848年路易菲利浦一世失势后,才有了今日的名称。1869年,一座美惠三女神喷泉取代历年来的雕像耸立于广场中央,后方建筑分别为财政部、工业部以及关税部门,这片紧邻加隆河右岸的土地,在夜间灯火的衬下更显得壮丽。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访问本博客的首页可快速查找你所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