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中国(26)—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204)图文介绍(162)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
分类: 遗产图文介绍-中国 |
龙门石窟
Longmen Grottoes
入选时间:2000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
地理位置:N34 28 00 E112 28 00
遗产编号:1003
简介: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龙门石窟是最具创造力的艺术表现形式----石雕在中国古代北魏末期到唐朝(493-907)时期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群体展现。龙门石窟的石雕主题绝大多数以佛教为主,是中国石雕艺术发展的巅峰。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洞中还雕刻着众菩萨,弟子听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的刻画也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代表了唐代(公元618~904年)石刻艺术的风格。它长宽各30余米。整个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其中的卢舍那雕像更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约17米,丰腴典雅,栩栩如生。她那智慧的双眼,稍稍向下俯视,目光正好与朝拜者仰视的目光交汇,令人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包含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316至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中国艺术藏品。这些艺术作品全部反映佛教宗教题材,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访问本博客首页,根据“博文快速查阅说明”可查找你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