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历史中心—奥地利(8)—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91)图文介绍(50)

标签:
世界遗产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宫圣斯特凡大教堂 |
分类: 遗产图文介绍-欧洲 |
维也纳历史中心
Historic Centre of Vienna
(点击进入奥地利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2001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vi)
地理位置:N48 13 00 E16 23 00
遗产编号:1033
简介:
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南面是深幽的山谷和开阔的平原,是一座典雅、美丽、清洁的花园城市。维也纳的历史始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罗马人曾经在此建立城堡。1137年为奥地利公国首邑。1278年,哈布斯堡家族于奥地利开始其长达7世纪的帝国,定都维也纳,使之迅速发展。宏伟的哥特式建筑也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15世纪以后,维也纳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玛利亚•特蕾西亚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艺术的繁荣。维也纳的19世纪为其最辉煌的时期,版图日益扩大,但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来临,即为王朝历史划上了句号,奥地利帝国及维也纳亦随之失去昔日光彩。二次大战期间,维也纳遭受战火严重破坏,战后更被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共同占领了十年之久。1955年,奥地利签定条约成为中立国后,维也纳再度发展起来,并成为奥地利最重要的商业及交通中心。
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高138米,是维也纳市中心的哥特式教堂,也是欧洲最高的几座哥特式古建筑之一,带有东欧教堂的浓厚地方色彩。在教堂顶盖外面,绘有大面积的色彩缤纷的图案纹,有“维也纳的精魂”之称。公元1304年始建,两个世纪后竣工,被认为是其几百年建筑艺术大成之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战后重建,历时10年,于1958年基本恢复旧观。大教堂由1座主体楼和3座楼塔组成,以南塔最为壮观,成锥体形直插云天。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维也纳是从早期哥特人和罗马人聚落发展起来的,后来成了一个中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城市——奥匈帝国首都。从伟大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时代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维也纳一直作为欧洲音乐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也纳历史中心汇集了大量建筑艺术,包括巴洛克风格的城堡和花园,还有建于19世纪晚期的环城大道,两旁是宏伟的楼群,也有古迹和公园。
访问本博客的首页可快速查找你所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