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扔东西” 家长应该高兴

(2013-12-23 19:13:42)
标签:

教育

分类: 儿童教育

孩子“扔东西” 家长应该高兴

前天几天,我在火车上遇到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女的旅客,这位奶奶听说我是做儿童教育的,她就问我:“我的小孙女一岁五个月见到什么东西都扔,手很快,不让扔就和你抢或闹。你说应该怎么样管她?”

我说:“恭喜你,你的孙女发育得很好,你应该高兴!”

这位奶奶,一脸诧异的望着我。我接着说道:

对两岁之前的宝宝来说,“扔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是,这标志着宝宝能够初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手了,这是脑、骨骼、肌肉以及手眼协调活动的结果。反复扔物,对于训练宝宝眼和手活动的协调大有好处,对于听觉、触觉的发展,以及手腕、上臂、肩部肌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二是,宝宝最开始没有空间感,宝宝的空间感的建立是通过不断的扔东西,观察东西落地的反应,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空间感;

三是,通过扔东西,可使宝宝看到自己的动作能影响其他物质,使之发生形态上、位置上的变化或发出各种声音,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萌芽。

由此可见,扔物是宝宝身心发展的自然而正常的需要。而且是阶段性的行为,很快就会过去的。家长不应极力阻止、限制,要允许宝宝扔物。家长要注意把易碎的、贵重的东西收好,不能让宝宝碰到的东西都收起来,以免让宝宝给扔坏了。

做家长的在这个时候,应该给宝宝准备一些色彩鲜艳或能发出声音的而且可以扔的玩具让宝宝扔,家长也可以陪着宝宝玩扔物的游戏。

听我讲得这些,孩子的奶奶明白了孙女为什么要扔东西了。接着我们又谈了今后对孩子的情绪疏导教育。

宝宝两岁以后已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了,爸爸妈妈就要耐心地告诉孩子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不能扔。如果孩子是因为生气、发泄而扔东西,那么爸爸妈妈应先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对孩子生气的原因。如果理由是正当的,要对宝宝加以同情,并给予他安慰;如果是因为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则可以采取转移目标的方法进行处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很容易被转移,慢慢的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有些孩子还会发脾气扔东西,家长要理解和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有的孩子情绪不好时就往地上扔东西,家长一方面要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帮他调控情绪,为他找到疏泄不良情绪的正常渠道;另一方面,等孩子平静后,要让他学会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责,可以进行必要的惩罚,或者让他亲尝后果,比如,心爱的玩具摔坏了就不给他再买,或者没收他喜爱的玩具促其反省。

作为家长,疏导管理孩子的情绪很重要,在和孩子的交流中需要细心观察,找到孩子发泄情绪的原因,慢慢的去引导孩子。在教育孩子时,要了解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正确的引导。要仔细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运用家长的智慧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一定不要用打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情绪发泄,打孩子只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

最后,送给宝宝五把金钥匙,让宝宝赢在终点线,为宝宝有一个幸福、健康、快乐的人生打下基础

                    健康的体魄

                    快乐的心态

                    良好的习惯

                    灵活的思维

                    多彩的舞台

发几张我的导师张梅玲教授(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的课件照片:孩子“扔东西” <wbr>家长应该高兴
孩子“扔东西” <wbr>家长应该高兴
孩子“扔东西” <wbr>家长应该高兴
孩子“扔东西” <wbr>家长应该高兴
感谢倾湮管理员的推荐:

孩子“扔东西” <wbr>家长应该高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