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五年级期末家长会上的发言(经验交流)
欢乐岛的妈妈
前言:6月29日,女儿班主任打来电话,让女儿的妈妈在家长会上介绍孩子的教育经验。谦虚了一阵,老师还是让我们一定要说说,只能接受了。我们好像没什么经验呢,得总结总结。
6月30日早上,女儿学校召开放假前最后一次班会,公布成绩,宣布放假。结束后,女儿很高兴。女儿给下午要参加家长会的妈妈说了一句得意洋洋的话:是我让你今天下午有机会风光一回了!
是的,孩子学习尚可,家长也得思考一下,如何让孩子保持这种向上学习态度而不要太多的傲气。下面就是在家长会上的发言,同各位学生家长探讨。
各位老师、家长和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的妈妈。感谢班主任老师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和大家认识,并一起讨论教育孩子的心得。并不是说我会教育孩子,也不是说我的孩子没有毛病,只是想把我跟孩子相处的体会和大家探讨一下。在此先向全心教育和关心孩子成长的各位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女儿是五年级第一学期转到这个班的。离开原来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我开始担心她能否很快适应并融入这个集体。我的顾虑很快被打消了,班上的同学很热情,也很喜欢她,帮助她很短时间就适应了这个班级的学习生活,她很快也有了新的好朋友。看着她每天回家很快乐的样子,我也满心高兴,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相互营造了这么友好的学习空间。
说是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其实也没什么绝招和方法,我结合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学习减压。
首先,家长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分,不论孩子分数高低,都以一种乐观的、平和的态度来看待。孩子考试成绩好,不表现得过分高兴,考得不好,也不流露出失望和生气的情绪,让孩子感到爱和宽容,告诉孩子要“胜不骄,败不馁”。考得不好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纠正错误。考试只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就是为了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好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家长首先形成此认识,并让孩子也知道。
其次,尽量满足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我女儿爱看漫画,在她需要时我就会在放学路过书报亭时给她买当期的《漫画PARTY》和《漫迷》,还有的就是《阿衰》。这些书看似与学习无关,但孩子感兴趣,其中一些大人看不懂意思的漫画,孩子却能发觉其幽默之处和意义,不但满足了孩子的爱好,让她暂时从枯燥的学习中得到休息,从而减轻了学习的压力,其实也锻炼了孩子抽象思维的能力。大家不会不知道,有好几年的高考作文题还是漫画题呢,从小为满足孩子兴趣的课外书籍,起到了不经意地、知识的日积月累。
另外,尽量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她尽情地玩,还原孩子的本性。孩子玩高兴了,反而自己知道该学习了,不用家长督促她也会及时做完家庭作业。所以,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不到压力,孩子反而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二、把孩子当作朋友,多沟通、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更不能恶语教训。
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都有一种自尊心,就是做好每件事,体现个人价值,得到他人认可的需求,儿童也不例外。家长如果以平等的地位来对待孩子,与孩子交流,就会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容易沟通。平时不论事情大小,多鼓励,多表扬,肯定孩子哪怕是一丁点的成绩,就会激发孩子做好每件事的自尊心,而批评、指责、教训只能引起孩子对抗学习和家长的逆反心理。
我家一直有孩子给我们讲述“校内新闻”的习惯,孩子放学后都会兴致勃勃地讲学校发生的事情,谈她的看法。我从这些也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包括课堂发言、老师教学情况、学生间的趣事等。这样的交流避免了孩子把一些不顺心的事闷在心理,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
三、适度参与课外辅导班等课外的学习,多学习积累一些生活常识。
现在校外的各种班很多,每个家长恨不得孩子参加每个班,掌握每种技能和所有知识。实际上,这是不大可能的,要让孩子在自愿的前提下,自己选择感兴趣和有积极性参加的辅导班。我的孩子曾参加过电子琴、画画、剑桥英语、奥数班等班,现在由于时间紧张,在她自愿的情况下,只参加了英语和奥数的辅导班。对孩子参加的班,并不要求孩子在班里要学最好,能学一点,增长一点知识就行了。其实,课外的适当学习,对学校内课程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我还给孩子订阅了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如《儿童文学》、《小学生学习报》和《英语画刊》,她喜欢读时就读,能阅读多少就读多少,也没有硬性要求读完。在饭前和晚上做完作业后,她就会翻着看看。有时候还会在睡觉前,让我给她读包括《读者》等一些报刊杂志中的文章,我们一块交流对其中人物、事情的看法。周末,还偶然会给她看一些好的电影,女儿也会被剧中一些场面所感动大哭。从这些课外书籍、电影和报纸上,我认为获得的生活常识和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会影响她世界观的形成,比学一些文化知识还要重要,对她人生的发展很有意义,说大一点,这就是所谓德育的重要性。
四、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内教育,配合学校的工作。
对学校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及对家长的要求,我积极克服困难,努力做到。每日的作业,抽时间给孩子检查、签字,以身作则。我也从来不当着孩子的面谈论老师的不当之处,引导孩子理解老师,信任老师,喜欢老师。教育孩子热爱班集体,形成集体观念,要有合作和互助精神。这是学生学习好的重要外部环境。
总之,我们家的感觉就是,要管好孩子,让孩子学习好,就是以“不管”而“管”,减弱大人的管,强化孩子的自管。
以上不妥之处,请老师和各位家长批评指正,我也希望从其他家庭学到更好的教育孩子成长的经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