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余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词中的朱槿就是木槿花。
中秋的搏饼宴上,端出一盘粉色的花儿,顿时引来满桌哗然,细看,竟是可做菜汤的米汤花,学名木槿。在家乡的方言里就叫她“米汤花”,将此花放入米汤(不是洗米水而是捞过饭的粘稠的饭汤,应叫“饭汤花”更恰当些)煮开,白色的稠汤里荡着粉色的花,滑溜爽口,在童年的那个年代里,就是可以在记忆中珍藏的美味了。因此在农家的院落里,几乎户户都种有这种木槿花,不高的小树,缀满一树或白或粉的花儿,正是童年的我可以亲近喜欢的植物。
我们就餐的“鲤鱼门”的做法是把此花倒入烧着的鲜汤里,现烫现吃,迎来大家的交口称赞。其实我觉得,在大家的味蕾都已经迟钝的今天,米汤花带来的口感倒是其次,令大家惊叹的是这花儿吃得新奇,看着悦目而已。在我看来,木槿令人赏心悦目的欣赏价值远超过她的食用价值。木槿花娇嫩的颜色,薄如蝉翼的花瓣,让人无法不一见面就喜欢上她。记得去年在北大看到校园里到处载满了美丽的木槿,或红或紫,煞是壮观,比乡村院子里土坡上的木槿更多了种美丽和浪漫,我想北大真是不俗啊,选了美丽又朴实的木槿花做绿化树,我高兴地特意让同学给我拍了我和木槿的合影。
木槿花虽然美丽,但花期很短,朝开暮谢,就像女子易逝的容颜。《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大意是有位姑娘和我在一辆车上,脸儿好像木槿花般美丽。“舜”指的就是木槿,我想这“舜”是否取的是谐音,“舜”即“瞬”,瞬间之荣,也许就是此花之名的由来吧?《诗经》时代的人们,是把“比”用得淋漓尽致的。由诗经看来,很早我们的先人就用美丽的木槿花形容女子的美貌,不知是否想到其朝开暮落的特点也恰合了女子易逝的红颜呢?
木槿花单花的花期很短,但整树花的开放时间却很长,可以长达五个月之久,而且木槿很容易养活,只要截下一跟枝条,随便插在个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就是沙地里都能生长,韩国叫木槿“无穷花”,意思就是说它的生命很顽强,花开无穷尽,可以作为美丽和幸福永存的象征,因此将它定为国花。
木槿除欣赏、食用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花性偏寒凉,有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痢疾、大便下血、妇女带下。对各种外科病亦有效,如花研粉,植物油调敷,可治水火烫伤;根皮或茎皮煎汤薰洗,可治痔疮肿痛;槿皮适量为末,醋调患处,可治皮肤疥癣。此外,槿叶还可治口腔炎,喉炎。农村妇女惯用槿叶洗头,既去发污又治头皮瘙痒,这当是古代妇女七巧日以槿濯发的遗风。
木槿是这样的美丽,花开灿烂只有一瞬,却依然满树前仆后继地绽放,还有着质朴顽强的生命,同时既是可以果腹的佳肴,又是治病的良药,怎能让人不爱她呢?唐代有李白《咏槿》“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看来爱槿之人,从古到今都不缺。
http://www.bookbank.cn/noncgi/att_files/2006/10/23/349541-03.8.26-embed.JPG
闽北修竹拍的紫色木槿花
http://www.seagle.net.cn/pic/IMG2_0259.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