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总有目光更远
总有目光更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59
  • 关注人气:1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露顶洒松风

(2025-06-27 12:55:42)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清波流转的模样
我去捧那些光阴
探出我颤抖的手掌
        
摇曳的光
抚摸长线和红墙
我去拾那些记忆
往事汹涌不容抵挡
      
对着远山凝望
古塔和繁枝轻扬
我望老了岁月
心痛袭来寸断肝肠
        
跟着风景流浪
脚步努力不彷徨
我去寻内心安定
岁月赐我忘忧琼浆


露顶洒松风

露顶洒松风


《夕阳粘住了视线》
        
夕阳粘住了视线
粘住了
高楼广厦
肩并肩
        
重帘不掩
极目可眺远
静看这飘飘渺渺
京华云烟
      
放飞了思绪翩跹
随车轮翻卷
翻卷着
岁月流年
        
待到了暮色连绵
霓虹竞炫
细耕耘
沧海桑田


露顶洒松风

露顶洒松风

露顶洒松风

露顶洒松风


《露顶洒松风》

继续读夏日诗词,今夜读李白《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懒得把白羽扇来摇动,敞开衣服悠然自得的待在苍翠树林中。将解下的头巾挂在石壁上,披散着头发,享受袒露的头顶,吹过松间的凉风。
       
这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夏天,56岁的诗仙李白为躲避安史之乱,第三次来到庐山,此时正值酷暑,躲在山林里的诗仙依然十分乐观,随笔写下这首诗,诗句十分浅显,却把诗仙的洒脱不羁写得淋漓尽致!
        
前两句写山松参天遮列日,躲在林中退贼兵。风来不用白玉扇,乐在林中享清闲。天热乱兵不上山,静思山中诗兴来。随笔写下三四句,留得日后叙事文。
        
后两句写老天待我不算错,躲难躲来祛暑天。索性脱衣去头巾,任你东西南北风。常人看我似懒汉,不用乔装来打扮。就是安贼来上山,不会认我是诗仙。

无论任何情境,纵其一生,李白都是潇潇洒洒的,不由的又想起他年轻时的那句,树深时见鹿,如此有时代网络感的一句,却是出自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戴天山在在四川江油市北五十里,关于这一段,我在多年前戏写过这样的故事段落: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这是进山的第三程,已经来到道院跟前,景色着实迷人,可这老道士,他跑哪去了呀?枉我这一大早从大明寺跋山涉水赶来。

没人知道老道士的去向,久叩道观木门,也不见有小道士来应一下。得,对着观前这几株古松,再好好练练我的剑法。

累了累了,这臭道士,还不回来!靠着松树,小爷我先睡会。

哈,梦中我竟拜了大剑客裴旻为师,而后开启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客生涯。

啥嘛,我是大诗人?诗人是干啥吃的,有啥可稀罕。我上戴天山,是来找老道士比剑的!

我是谁?小爷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叫李白,今年十九岁。”

好吧,回到今夜,不管是十九,还是五十六,不管世态如何复杂艰辛,李白都有潇洒自如的山中日月。那么,一千多年之后,也置身盛夏的,我们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