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昏雪意云垂野

《水晶珠链》
旷野里探出手掌,象有薄冰绕在指尖,碎出星星片片,而后可以串成珠链,风中叮叮当当响着,响彻天涯,不绝延绵。
又去想那天清晨,车驶上高架桥,有穿着明黄色工作服的工人,俯身在绿化带上辛勤劳作。城市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却依然需要有这样的人力劳动,去把精致精细实现。
我去看他没有带手套的手掌,竟似乎也在指尖,看到薄冰串成的珠链,会有指端绽开的花,遥待,春风似剪。
而后去想午夜,车窗外的夜色无边。收音机在放一首熟悉的曲子,《异乡的原风景》,每一个音符也是珠链,是露桥的笛声,缭绕阶前。
是吧,还能想到很久很久的遥远,是大学毕业那一年,南国的冬夜,其实也有特别清寒的感觉蔓延,那晚有股灰暗的情绪特别纠结,于是独自骑了车,一直朝东,骑到黄埔远郊的菜田。
已是深夜,依然有很多菜农,蹲在菜地上劳作,他们上下翻飞的指尖,清清亮亮,也仿佛绕着,细细碎碎的水晶珠链。
有什么仇怨,比谋生更重要?怎样才是,更真实的烟火人间?那个遥远的冬夜,那片远郊菜田,我停下单车,痴痴地,痴痴地看着。是啊,就在那一天,我想我,真正告别了少年。
《我也很安静》
是那蓝天下摇晃的铁铃
铃声其实很安静
我也很安静
听风吹过的声音
是那蒲团前摇曳的莲影
莲花牵绊着浮萍
我也是浮萍
漂流中寻求安定
是那黄墙飞檐映照光明
光明照耀进内心
我也问内心
到哪里不是风景
是那茶杯青雾缭绕宿命
宿命弥漫在山岭
我也在山岭
唱着山歌向前进


又去想那天清晨,车驶上高架桥,有穿着明黄色工作服的工人,俯身在绿化带上辛勤劳作。城市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却依然需要有这样的人力劳动,去把精致精细实现。
我去看他没有带手套的手掌,竟似乎也在指尖,看到薄冰串成的珠链,会有指端绽开的花,遥待,春风似剪。
而后去想午夜,车窗外的夜色无边。收音机在放一首熟悉的曲子,《异乡的原风景》,每一个音符也是珠链,是露桥的笛声,缭绕阶前。
是吧,还能想到很久很久的遥远,是大学毕业那一年,南国的冬夜,其实也有特别清寒的感觉蔓延,那晚有股灰暗的情绪特别纠结,于是独自骑了车,一直朝东,骑到黄埔远郊的菜田。
已是深夜,依然有很多菜农,蹲在菜地上劳作,他们上下翻飞的指尖,清清亮亮,也仿佛绕着,细细碎碎的水晶珠链。
有什么仇怨,比谋生更重要?怎样才是,更真实的烟火人间?那个遥远的冬夜,那片远郊菜田,我停下单车,痴痴地,痴痴地看着。是啊,就在那一天,我想我,真正告别了少年。
《我也很安静》
是那蓝天下摇晃的铁铃
铃声其实很安静
我也很安静
听风吹过的声音
是那蒲团前摇曳的莲影
莲花牵绊着浮萍
我也是浮萍
漂流中寻求安定
是那黄墙飞檐映照光明
光明照耀进内心
我也问内心
到哪里不是风景
是那茶杯青雾缭绕宿命
宿命弥漫在山岭
我也在山岭
唱着山歌向前进


《昏昏雪意云垂野》
继续在古诗词中找雪,今夜继续读坡公,《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走在画廊。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奔忙。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往,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清冷稀少霜露迷茫,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雪将临降。
这是公元1075年,苏轼在密州任职。密州,即现在的山东省诸城。此时的坡公,已经离开京城四年了。犹记得四年前迫于无奈自请出京的光景,那时,明为退,实则也是为了避开纷争。
于是,他被调到了杭州,并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光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杭州,让人流连忘返,可即使再不舍,也不得不奔赴人生的下一个驿站,
在密州,在寂静的山城重复着又一轮任职。山城如水墨画,不如江南水乡婉约,这个元宵节,他漫步在街头,想起了杭州城的热闹非凡。彼时,有明月如霜,映照得黑夜如白昼一般,人与灯如画一般美好。笙歌燕舞,香气氤氲,月朗风清,清于尘上。
眼前密州的灯节大不相同,四下灯火清冷,到处都是露水,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正自惆怅,看见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前往农桑社祭祀土地神。再望向远方,暮色四垂里,一场风雪即将来临,
瑞雪兆丰年,坡公看着这群虔诚祈祷的村民,心中又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
人生实苦,三穷三富不到老,三起三落才到头。可在这座人来人往的旅馆里,唯有迎着风前行,才能见到前方不一样的风景,寻求尘世的光芒。
冷暖都尝过,才知何为人间疾苦;风雪都经历过,才能见到柳暗花明的模样。我又怕什么呢,从东坡小学出来,流离半生,我努力让自己,不慌不忙。
《华灯初上》
华灯初上
媲美着远天霞光
楼群是腼腆小伙
涨着红扑扑的脸庞
风在摇晃
吹动着飞檐铃铛
车流是汹涌海浪
拍在都市的彩虹房
何时见月亮
六便士从不让我心慌
我还是个孩子
兴奋地把蓬松脑袋高昂
何时再把歌唱
把喧嚣尘世唱得震天响
我已经老去
在如水晚照中收拾行装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走在画廊。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奔忙。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往,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清冷稀少霜露迷茫,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雪将临降。
这是公元1075年,苏轼在密州任职。密州,即现在的山东省诸城。此时的坡公,已经离开京城四年了。犹记得四年前迫于无奈自请出京的光景,那时,明为退,实则也是为了避开纷争。
于是,他被调到了杭州,并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光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杭州,让人流连忘返,可即使再不舍,也不得不奔赴人生的下一个驿站,
在密州,在寂静的山城重复着又一轮任职。山城如水墨画,不如江南水乡婉约,这个元宵节,他漫步在街头,想起了杭州城的热闹非凡。彼时,有明月如霜,映照得黑夜如白昼一般,人与灯如画一般美好。笙歌燕舞,香气氤氲,月朗风清,清于尘上。
眼前密州的灯节大不相同,四下灯火清冷,到处都是露水,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正自惆怅,看见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前往农桑社祭祀土地神。再望向远方,暮色四垂里,一场风雪即将来临,
瑞雪兆丰年,坡公看着这群虔诚祈祷的村民,心中又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
人生实苦,三穷三富不到老,三起三落才到头。可在这座人来人往的旅馆里,唯有迎着风前行,才能见到前方不一样的风景,寻求尘世的光芒。
冷暖都尝过,才知何为人间疾苦;风雪都经历过,才能见到柳暗花明的模样。我又怕什么呢,从东坡小学出来,流离半生,我努力让自己,不慌不忙。
《华灯初上》
华灯初上
媲美着远天霞光
楼群是腼腆小伙
涨着红扑扑的脸庞
风在摇晃
吹动着飞檐铃铛
车流是汹涌海浪
拍在都市的彩虹房
何时见月亮
六便士从不让我心慌
我还是个孩子
兴奋地把蓬松脑袋高昂
何时再把歌唱
把喧嚣尘世唱得震天响
我已经老去
在如水晚照中收拾行装


《寂寞沙洲冷》
继续读坡公笔下的冬,其实这篇读过多次,可算爱不释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弯弯的月亮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来往,如同天边缥缈的孤雁一样。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心中有无限遗憾却无人能懂思量,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凄冷惆怅。
这是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的冬天,因为“乌台诗案”,坡公被贬到了黄州。黄州位于滚滚长江边,这条流淌了几千年的河流,毫无保留地接纳了这个失魂落魄之人。
初到黄州,坡公没有住所,借住在定慧院。这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凄清寒冷,半弯残月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江风凛冽中,愈发显得万籁俱静。如此天寒冻地的冬夜,所有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唯有坡公辗转难眠,还在院中徘徊。
偶然抬头,见到一只大雁从林中惊飞而起。它形单影只,惊恐的四下张望。
一路的艰辛无人能解,唯有自己知道。可即便如此,他也依然像眼前这只失群的大雁一样,宁愿落在寒冷的沙洲,也不愿意随便拣一根树枝来栖息。
其实读这篇,我个人最喜的是末句。沙洲当是特殊地。
温庭筠写沙洲:过尽千帆都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席慕容写《悲喜剧》:当千帆过尽你翩然来临/斜晖中你的笑容那样真实 /又那样地不可置信 /白洲啊白洲 /我只剩下一颗悲喜不分的心
诗中词中寂寞,千古动人。
又想到小刚的歌: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有朋友深喜此曲,数年来一直用此曲做彩铃。其实细听歌词: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黄昏占据了心菲 /有花儿伴着蝴蝶 /孤燕可以双飞 /夜深人静不徘徊
都只是心愿罢。于此流金岁月、白云苍狗,黄昏再美,终要黑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弯弯的月亮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来往,如同天边缥缈的孤雁一样。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心中有无限遗憾却无人能懂思量,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凄冷惆怅。
这是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的冬天,因为“乌台诗案”,坡公被贬到了黄州。黄州位于滚滚长江边,这条流淌了几千年的河流,毫无保留地接纳了这个失魂落魄之人。
初到黄州,坡公没有住所,借住在定慧院。这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凄清寒冷,半弯残月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江风凛冽中,愈发显得万籁俱静。如此天寒冻地的冬夜,所有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唯有坡公辗转难眠,还在院中徘徊。
偶然抬头,见到一只大雁从林中惊飞而起。它形单影只,惊恐的四下张望。
一路的艰辛无人能解,唯有自己知道。可即便如此,他也依然像眼前这只失群的大雁一样,宁愿落在寒冷的沙洲,也不愿意随便拣一根树枝来栖息。
其实读这篇,我个人最喜的是末句。沙洲当是特殊地。
温庭筠写沙洲:过尽千帆都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席慕容写《悲喜剧》:当千帆过尽你翩然来临
诗中词中寂寞,千古动人。
又想到小刚的歌: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有朋友深喜此曲,数年来一直用此曲做彩铃。其实细听歌词: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
都只是心愿罢。于此流金岁月、白云苍狗,黄昏再美,终要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