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家五百里

(2024-05-21 15:44:18)
《时刻清醒,却留恋人间烟火》 

昨天写三蕉叶,老家的朋友说,坡公在惠州还是一个经常赊酒喝的人。喝酒、交友、睡觉是他诗歌的三大主题。
        
这朋友还说,你母校东坡小学,我们争取了市、区政协支持,近期将对嘉祐寺进行抢救性修缮。到时候开工拍照片发你。
        
嗯,真好。
        
又一个朋友说,能喝个三焦叶,微醺的感觉,是最好的状态。
        
莫名联想到那句话:时刻清醒,却留恋人间烟火。是吧,坡公也是这样的吧。
        
其实这句话,出自马东。
        
关于马东,印象最深的是当年,红遍全国的“挑战主持人”,在临近总决赛的时候,作为节目灵魂人物的他,突然宣布退出。
 
是因为父亲意外去世,他决定全面停工一年,专心陪伴母亲。
 
后来读到一篇年轻一代写他的文章,写得蛮有意思,再摘几段呗:
 
“蔡康永形容马东用了‘雄才大略’这个词,听起来很猛哦,但一想来马东已经给这个时代建立了一个话语王国,创造了新型的‘语境’,而他还,毫不在意(品品)。这种透彻的聪明,让他笃信‘娱乐是人的先天本能’,这一层和他悲凉的人生哲学是很一致的。”
 
“都是在不懂江湖险恶的时候就成了江湖好汉,他们的自我本能个成一派,那种根本性对自我的保护、警惕伴随后生。”
 
“一个和《红楼梦》青春作伴的胖胖男子,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奇葩说会呈现出来那种强烈的小团体气息,非常人间,马东的这场体验甚至在最后有了一种被裹挟的疲惫感,但我懂的,懂这种贪恋人间烟火气的奢望。因为马东清醒的时刻太多,对人间的警惕很辛苦啊,他可能想要留宿几晚吧。”
 
联想到自嘲的“先天感伤,后天顽皮”,我和这个年龄相仿、吨位相当的中年男子,是有某些程度的契合吧。

来,再干一杯,半醉半醒,且宿人间。
        


《石砌的花舫》
        
石砌的花舫要起航
迎风把歌唱
依稀就是
小时候的模样

石砌的花舫也逐浪
圆圆长
谁让我有
冲锋舟的形状
        
我要拎起时光的桨
晃晃悠悠红尘荡
管它什么
闲愁又千丈
        
我愿化蜂蝶花中忙
翻翻飞飞世事忘
管它什么
悲喜世态凉


离家五百里

离家五百里

离家五百里

离家五百里



《我欲穿花寻路》

昨天写石砌的花舫,其实源自于面对船型花坛的刹那恍惚。花坛真的会启航?会吧,因为想象,因为花香。
        
有朋友评论中写了一句:我欲穿花寻路  ,直入白云深处。刚好这篇我熟悉,于是回了下句: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朋友又说:期待看到你读这首。
        
好,今天就读它,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仙草多么碧绿!春光到了武陵溪。溪岸边有无数桃花,枝上有鸣叫的黄鹂。我想要穿过桃花寻找上山的路,直进入到白云深处,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又恐怕在百花深处,红露打湿了襟衣。
        
坐在玉石上,倚靠着玉枕,弹奏着瑶琴。谪仙人在哪里?没有人伴我一同饮酒。我是那灵芝仙草,不做那涂朱抹红的小丑。长啸又是为了什么?我带着醉意,一路舞蹈着下山,明月随我一同归去。
        
黄庭坚晚年两次被贬官西南,此诗大约就写于他被贬谪时期。他是我非常喜欢的词人,除了因为他是坡公四大门生之一,也因为他这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一杯酒、十年灯,人生不过是壮阔与渺小、漫长与苦短的对立统一。世事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再多的凄风苦雨,再浓的长夜思念,原也可付予这杯、这灯,痛饮痴绵。

回到今天读这篇。开头一句,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象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而后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 

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然而“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红露湿人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脱化而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用“坐玉石、倚玉枕、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孤寂。

最后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不如大醉,不如狂舞,伴着明月归去。
        
我也欲归去,就用几年前,夏夜浅醉之后的这首小诗收尾吧,当时很多人说看不懂,其实懂与不懂,又何必拘泥:

《黄庭坚的门》

大风掠过的痕
暗夜说
记住了
它的深
 
江湖夜雨的灯
春风说
桃李不解
归夏的恨

离愁纷呈
黄庭坚的真
未能开
新时代的门
 
俗世的粉
东坡兄说笨
心安处是乡
谁给归乡票根


《离家五百里》 

近期自己比较满意的小诗是母亲节写那篇《初夏的脚步有点急》:
        
我已穿上了短衣
还攥着母亲给我的笔
初夏的脚步确实太急
我已离家两千公里

是,最后那句,当然是源自那首著名的歌曲《离家五百里》,英文名字《Five Hundred Miles》或《500 miles》,由美国乡村歌手Hedy West创作并发行于1961年。
        
虽然关于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有不同的说法,但它在民谣复兴的60年代成为了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洗礼,这首歌至今仍然传唱不衰,被无数音乐人翻唱。其中最著名的版本之一是由Justin Timberlake、Carey Mulligan和Stark Sands组成的三人合唱团在电影《醉乡民谣》中重新演绎的版本。这个版本进一步推广了这首歌,使其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至今仍触动人心。
        
我英文差,早已全部还给老师,但不影响我对这首歌的钟爱,一起欣赏一下中文歌词呗:
        
错过了我那班火车的时候,你将明白我已离开,你会听到火车汽笛绵延百里。一百里又一百里,一百里又一百里,你会听到火车汽笛绵延百里。上帝啊,一百里又一百里,上帝啊,三四百里就这么过去,我已离家五百里。背井离乡,背井离乡,就这么离开我的家乡,上帝啊,我已离家五百里。我衣衫褴褛一文不名,上帝啊,我这般落魄怎么回家去,这样潦倒这样贫寒,这种日子这样的我,上帝啊,我这般落魄怎么回家去。
        
最独特的是通过重复和数词的使用,表达了人生的艰辛、恋恋不舍和彷徨凄凉的情感。

莫名想到那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吧,古今中外,很多情感情绪,都是相通的吧,我迪迪的马蹄,该怎样,踏破离伤?

继续读诗吧,诗可寄情,尽管人到中年的叨叨,有点滑稽,有点傻。 

清代黄景仁《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写的真是直抒胸臆,黄景仁参加举人乡试,屡试不中,无奈之下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风雪夜,满头白发的老母亲独倚柴门,在渐渐暗下来的夜色中,任凭风吹雪打。 

此时此境,有子不如无,还要你何用?字字如锤,敲击着人心,令人不忍卒读。 

忘忧草,忘了就好啊,《博物志》中有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古今都大有别亲远行的人,离家五百里还是两千公里,又有什么差异。古时当游子要远行,萱草作为忘忧之草,就会被种植在北堂前,希望能以此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让母亲忘却烦扰。 而我的萱草,在哪里。


《月季不愧是花魁》
        
月季要碰石兽嘴
一个静默千年
一个灵动翻飞
今相随

月季要把古檐追
一个仰望历史
一个时节竟美
今扎堆
        
月季要陪雕栏醉
一个应犹在
一个朱颜垂
词间回
        
月季不愧是花魁
一面承古韵
一面焕新岁
京华贵



离家五百里

离家五百里

离家五百里

离家五百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