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功名馀事且加餐

(2023-12-24 15:26:21)
今天读稼轩,读他的《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唱完了《阳关三叠》,泪却还未干,视功名为馀事,还不如好好加餐吃饭。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前站,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过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尽欢?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行路才是更加艰难。

这是稼轩中年时的作品,此时他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更多是世间艰难。

《阳关三叠》是唐人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稼轩极为悲愤不满,“且加餐”,是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是愤激之语。

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但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不堪?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紧接着道出心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行人踏上旅途,江湖多风波,但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风波”,甚于一般的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更让人悲愤。

嗯,读完聊聊“加餐”。

那是2000年前后的一天,事情焦头烂额,连午饭也懒得吃了。忙到下午三点多,终于停了下来,随手抓了个苹果,掀开西服,在衬衣上蹭了蹭,狠狠嚼了起来。 

越嚼越饿。 心情很糟。 

突然想起大学时参加过的一次即兴演讲比赛,有个选手抽到的题目是“论挫折”,他随口就讲起了中学住校,伙食很差,整天吃不饱。 哄堂大笑。 

再想起,觉得他其实一点也没错,人饿着肚子的时候,挫败的感觉,比山还沉。 

撑到5点多钟,同事告诉我晚上的计划又泡汤了,事情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对着镜子狠狠骂一句粗话,扯了领带和西服,高高撸起衣袖,甩下仍在议论纷纷的同事,扬长而去。 

新建的员工食堂在地下四层,回北京这么多天,还是第一次来。 刚开饭,是自助餐。我大大咧咧地端回满满一大盘,旁若无人地埋头苦干。心满意足地吃了个底朝天,这才抬起头,长长地呼气。 一同事正在桌子的对面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好象已看了有些时间了。这回我总算是明白你这身板是怎么来的了,她笑。 我也笑,朗朗的笑声在空旷的餐厅久久回响。 

出了大门,天已经黑了。飘起了星星点点的雨。路上的行人瑟缩地抱紧着衣襟,我的身上却暖洋洋的,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吃饱的感觉真好。 

踱到地铁口,有流浪乐手在深情地唱《大海》,单薄的吉它在空旷的过道远远地漾,乐手瘦削的脸庞写满沧桑。风过,吹散了他脚下零星的几张零钞。我蹲下,帮他把钱收拾好,再掏出10块钱,悄悄放了进去。 

兄弟,我轻轻地说,今儿,您吃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窗外行车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