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秋风未觉凉
(2023-09-20 12:56:42)
读徐铉《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说来也怪,这徐铉写节气就是拿手,之前就反复读过他写春分的《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绿腰指女子舞蹈,此处形容风中起舞的杨柳等树木,“肥”字形容树木的茂盛状。徐铉是说,这雨下得有点小害羞,春雨复苏,杨柳扶岸,但世间万物的热情,还得慢慢酝酿,细细栽培。而春分过后的清明,便将在外流浪的亲人,纷纷招回。真是写得情深款款,而又妙趣横生。
回到今天读的这首,题目是“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朱舍人是徐铉的同僚,同直,就是一起值班的意思。所以题目的意思就是“立秋后的一天,我和我的同事朱先生一起值班时的所感所思”。
一夜的秋风,也未觉得凉爽,白昼好像连着声声更漏,悠远而漫长。山林的泉水也没办法消除残余的酷暑,一切都顺其自然吧,就不要白白费力神伤。
寥寥几句,字面很浅显,但对于最后一句“虚向华池费稻粱”,理解起来有点费劲,相关的资料也不是太详尽。
“华池”,有人解释成华清池,暗喻宫庭富贵的生活。也有人将其理解成普通的荷花池塘,但是这两种解释放在这首诗中,和后面的“稻粱”似乎都不搭边。
而事实上“华池”在汉语中也可以解释为口的舌下部位,泛指口。如果做此解释,再和后面的“费稻粱”结合起来,换成大白话就是:别吃饱了撑的啦!
这徐铉,蛮有趣的嘛!其实最早是因为喜欢李煜,进而关注到了这个随后主降宋的南唐公务员。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说他变节没骨气?当年奉命使宋,也曾意气风发,言辞犀利,说得赵匡胤无言以对。
赞他诗书有情怀?毕竟是降了,甚至还有李煜被赐死也是因他告密的说法。他自己后来也遭人算计,贬到苦寒之地,未得善终。
白云苍狗,世事沧桑,无论是个人的命运,还是时代的演变,都充满无限的宿命和变数吧。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说来也怪,这徐铉写节气就是拿手,之前就反复读过他写春分的《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绿腰指女子舞蹈,此处形容风中起舞的杨柳等树木,“肥”字形容树木的茂盛状。徐铉是说,这雨下得有点小害羞,春雨复苏,杨柳扶岸,但世间万物的热情,还得慢慢酝酿,细细栽培。而春分过后的清明,便将在外流浪的亲人,纷纷招回。真是写得情深款款,而又妙趣横生。
回到今天读的这首,题目是“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朱舍人是徐铉的同僚,同直,就是一起值班的意思。所以题目的意思就是“立秋后的一天,我和我的同事朱先生一起值班时的所感所思”。
一夜的秋风,也未觉得凉爽,白昼好像连着声声更漏,悠远而漫长。山林的泉水也没办法消除残余的酷暑,一切都顺其自然吧,就不要白白费力神伤。
寥寥几句,字面很浅显,但对于最后一句“虚向华池费稻粱”,理解起来有点费劲,相关的资料也不是太详尽。
“华池”,有人解释成华清池,暗喻宫庭富贵的生活。也有人将其理解成普通的荷花池塘,但是这两种解释放在这首诗中,和后面的“稻粱”似乎都不搭边。
而事实上“华池”在汉语中也可以解释为口的舌下部位,泛指口。如果做此解释,再和后面的“费稻粱”结合起来,换成大白话就是:别吃饱了撑的啦!
这徐铉,蛮有趣的嘛!其实最早是因为喜欢李煜,进而关注到了这个随后主降宋的南唐公务员。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说他变节没骨气?当年奉命使宋,也曾意气风发,言辞犀利,说得赵匡胤无言以对。
赞他诗书有情怀?毕竟是降了,甚至还有李煜被赐死也是因他告密的说法。他自己后来也遭人算计,贬到苦寒之地,未得善终。
白云苍狗,世事沧桑,无论是个人的命运,还是时代的演变,都充满无限的宿命和变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