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帘外梨花香

(2023-01-08 15:23:42)
986年前的今天,坡公出生,去年的今天,读了他的《临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骎骎。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这是元丰元年(1078年)的冬天,坡公在徐州任知州,他的好友李公恕赴阕,路过徐州,坡公设宴,留下此作。这是一首送别词。但通篇读下来,很难感受到一般送别诗词所特有的离愁别绪,感觉它更象在写两个知心好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咱们吟诗吧?”坡公举杯打破了沉寂。
李公恕点头一笑:您先请!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自古以来,人们聚在一起,都是用“低唱微吟”来打发假日的,今天我们也不例外。“天垂云重作春阴”,你看,外面阴云低垂,仿佛在酝酿一场大雪。

“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你我小酌一席,各自微醺,帘外飘雪,渐渐深沉。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形:二人相对而坐,酒比话多,无言对饮,听雪落的声音,等离别渐渐逼近……

坡公再一次打破寂静,戏道:真想效仿当年的御史分司杜牧,做些狂浪事,可惜啊,这里没有紫云,也没有乐曲,倒有不少的“凄风寒雨”。而时光“骎骎”疾速离去,却是催人赶快分离。

“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结尾二句忽然一转,表露心迹:终日被审案断狱的公务劳神伤气,突然见到鹤时,便倾心于更闲适的生活。

赴阙就是入朝见皇帝的意思,李公恕当时想来也是个风云人物,如今却只留在别人的诗句中了。

把这首词又读一遍,是因为太适合坡公的心态了,但作为坡公“粉条”,不多读一首,似乎不太够意思,再读一首同时期的呗。

熙宁九年(1076年),坡公离开密州到徐州任职,孔宗翰接手他在密州的职位,写了一组诗相送。苏轼到徐州后,也回了一组《和孔密州五绝》。

历史云烟,孔密州和李公恕一个待遇,原诗已无影踪,但苏轼的还在。最出名的,是这首《东栏梨花》:

梨花浅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梨花雪白,柳枝青青,柳絮飞扬时,梨花已经开满全城。看东栏那一株梨花,它如雪般满树晶莹。

纷繁浊世,又有几人能有慧眼慧心,把日子过得透彻、清明?

又去想很多人来京前问我的,北京哪个时节最好,我说四月最好,那时花开,大兴的梨园,平谷的桃林,正是一片香雪海。

可惜一批又一批的亲朋好友,来是来了,却未能一起拜访春天。有的心愿如梨花般简洁,却往往难以实现。

杜牧写《初冬夜饮》,也说: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和坡公的句子有点象,又不象。

好吧,不去细分辨了。近一千年过去,帘外是晴朗无雪的天,酒已倒,花渐香,老哥,生日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坐看云起时
后一篇:一期一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