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有点烫
(2022-10-19 09:08:20)
《莫辨》又是一组近期拍而未曾发的照片。
夕阳还是朝阳?悠着长长的电线,线塔竟有些腼腆,是啊,也许我无法分辨黄昏清晨,也许我,终会掉进,阳光里面。
秋已深,晓风缱绻,秋叶,枝头的、落下的,一片片,是深秋写给初冬的信笺。
小路蜿蜒,是否,也通向冬天?
秋天一定有一个好妈妈?秋天喝红了脸庞,在这些个,寒风乍起的,一念之间?
瀑布啊,瀑布有一张灵动的脸,红叶在眼前,在密林后边,涌动的,是立刻就要喷出来的火焰。
好吧,定格于今天正午这张一簇明黄,明亮的,竟有些晃眼。洋溢的,是要去温润,这供暖之前,干裂寒冷的心田。
《踏墙头一簇黄》
信马由缰
踏墙头一簇黄
蹄疾声声
伴炫叶沙响
西风欲狂
吹愁绪一指掌
浓彩浪浪
展虬枝臂长
天蓝明晃
共秋水一波漾
光影汤汤
酿岁月琼浆
神清气爽
暖心头一道伤
乾坤朗朗
赏秋深未央
《清夜无尘》继续读坡公,有完没完?当然没完,坡公,岂是能读得完?
其实今夜有隐约的扬尘,月亮难寻影踪,那,就去坡公的笔下寻月除尘,读他的《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又基本都是大白话,一读就懂。略解几组词:隙中驹,是快马驰过隙缝;石中火,是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梦中身,是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都是感叹人生的急促。
嘿,不要只觉字面浅显,其实都有典籍出处。《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白居易《对酒》“石火光中寄此身”。《庄子·齐物论》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这是元祐元年(1086),坡公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重位。但他还是没学会好好做官,他,还是那个“一肚子不合时宜”、铁骨铮铮的汉子!他对旧党执政后的腐败现象又进行了抨击,于是再度遭诬告陷害。至此他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容于旧党,深感“心形俱悴”。
进而坡公深思,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将典籍中关于人生虚无的三个表述密集,这是坡公与古人的对话,试图从古人智慧中寻求抚慰。
最后表明心迹,如此短暂易逝的人生,何欲何求呢?只需要大自然赏赐一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足矣!
读罢怅惘,又想那年,从广州奔深圳、东莞,行程很紧,出门时匆匆抓来三张CD,居然都是她,而且都有这首,《笑忘书》。
一路王菲。一路笑忘。其实那一路离我出生、成长的城市很近很近,甚至就餐的餐具,依稀就是我孩童时期的款样。
车轮飞驰,两旁的树挺拔而茂密。开了窗,咸咸的海风,不容抗拒地扑面。皓白的鸥,在树梢轻盈翻腾,划过一道道无痕而幽雅的弧。
是吧,从远古洪荒到坡公生活的朝代,再到现今,那些日子,如流沙滑过指缝,呼啸去远。人真正应该珍惜的,是一旦剥离财势和地位,还不能忘、不敢忘的,是人与地、人与人的情分。
是,今夜扬尘又无尘,无月又有月,没没有蜡烛/就不用勉强庆祝/没没想到答案/就不用寻找题目
《我在清晨画下一弯月亮》
我在清晨画下一弯月亮
贴在蓝色天幕上
它很安静
守着红白相间的墙
我对塔尖摇晃一树金黄
摇得哗啦啦直响
它很活泼
抖动色彩斑斓霓裳
我在楼顶点燃一轮朝阳
灼烧冰封心房
它会融化
化出晶莹露珠流淌
我在笔尖藏起一颗奶糖
溶化灵魂的伤
它会魔术
变成云淡风轻诗行
《请君试问东流水》今夜读读李白,读他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这是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诗,篇幅虽短,情意深长。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一个“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
金陵的一群年轻人来为我送行。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开怀畅饮。“尽觞”,意思就是喝干杯中酒。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欢!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离别之宴终归要散的,此时把手相送,心中的感伤便不能自已。让我展臂一呼:我和友人离别的情义与东流之水相比,哪个更长呢?
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青年李白,不愧是诗仙,何等意气风发!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才俊,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
再去想更多诗词中的酒局,韦应物的“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那时多好,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回。如今岁月蹉跎,萧疏两鬓。为何不归去?
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敬往事一杯酒,愿无岁月可回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还有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再到北岛“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酒不是好东西,却又很难有别的东西,能有酒那么帮助情感表达。所以无论年轻、中年,还是老年,都需要酒吧。
我们需要更多的真善美,它们和酒没有必然联系,但又往往是酒后,淋漓尽现。
《即将老去的黄叶》
晨光来梳理
迫不及待的热烈
去抚摸每一片
即将老去的黄叶
寒风去拥抱
落在树根的残缺
去和它们私语
缠绵得难分难解
我探出手掌
想把纷纷落叶承接
它们滑过我的手腕
叹息着与我告别
我袒露胸膛
想把熊熊火苗熄灭
它们越烧越旺
要炼就郎心似铁
《秋的蛊惑》今天拍的照片,九宫格没发完,虽然朋友圈已经发展到可发二十张,可我一直觉得用九张图来说一个主题,实在已是够够的了。
今天似乎是个例外,剩下的图,就再发一篇,还有这,似难止住的絮语。
上午的小诗,有朋友说喜欢最后那句,但不太好懂。其实读诗真的不在于是否读懂吧,我一开始也主要是为押韵,原也觉得牵强,再一转念,似乎可作这样的解释,要让心再硬一些,去抵抗,秋的蛊惑。
也如因太美而哭泣,是晓得了美的不可久留,因秋的太美,想让自己心肠硬些,也是说得通的吧。
再絮叨些什么?我从窗户,就看见鸽群划过的痕。
我在路上,感受晨风的冷。
我抬头又看到,楼群和枝桠间,蓝天的润。
朋友又说,北京的秋天,我哪儿也不愿意去。
老舍说,天气不冷不热,昼夜不短不长,果皮上留着,一点都未曾蹭掉的霜。
秋哥,嗯,名字就带秋字呢,他说知道你忙,但还是盼望好友金秋相聚畅饮。他说,退休这么多年,见面少了,更是常常想念。是,我也常常想念,更不会忘记,二十四年前的北京西站,就是秋哥,踏着北京的夕阳,走到我的面前。
我啊,我一直是秋虫哩,辗转、低鸣,窸窣反复,收集,尘世的真。
《霜降有点烫》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恰其时,从天而降。
霜降,传说掌管霜雪的青女,每逢九月十四都下凡来到人间,在青要山顶,手抚七弦琴,清音徐出,霜花便飘然而下。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们开始到处捕猎,屯好粮食,为过冬做好准备。
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也感觉到了深秋的寒意,树叶们瑟瑟发抖,纷纷从枝头枯黄掉落。
三候蜇虫咸俯,天凉了,连蜇虫也躲在洞中一动不动,沉浸在步入冬眠的梦乡。
是真切感受到冷了,夜里都低于了十度。其实这个时间段北方是最冷的,再晚一些就有暖气了。
想自己写过的俏皮话,关于霜降:树叶有点慌,留在枝头的日子不多了,是要和秋风,合唱一曲《凉凉》?白菜却笑开了帮,不就是经霜的菜更甜嘛,小样!
哈,就是想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并没有想象中悲伤。
也是,还没有真正老去,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哪顾得上悲伤?早早来到活动场所,看着门口这棵茂盛的老树,看着它神气地抖着,一身金黄。
再到入夜,活动结束出来,树影隐入夜幕,旗杆高昂。当是有霜,薄薄脆脆。“嗖”一声亮起的灯,象突然把夜幕灼了一下。
眼眸一动,瞬间竟似,有了点烫。
夕阳还是朝阳?悠着长长的电线,线塔竟有些腼腆,是啊,也许我无法分辨黄昏清晨,也许我,终会掉进,阳光里面。
秋已深,晓风缱绻,秋叶,枝头的、落下的,一片片,是深秋写给初冬的信笺。
小路蜿蜒,是否,也通向冬天?
秋天一定有一个好妈妈?秋天喝红了脸庞,在这些个,寒风乍起的,一念之间?
瀑布啊,瀑布有一张灵动的脸,红叶在眼前,在密林后边,涌动的,是立刻就要喷出来的火焰。
好吧,定格于今天正午这张一簇明黄,明亮的,竟有些晃眼。洋溢的,是要去温润,这供暖之前,干裂寒冷的心田。
《踏墙头一簇黄》
信马由缰
踏墙头一簇黄
蹄疾声声
伴炫叶沙响
西风欲狂
吹愁绪一指掌
浓彩浪浪
展虬枝臂长
天蓝明晃
共秋水一波漾
光影汤汤
酿岁月琼浆
神清气爽
暖心头一道伤
乾坤朗朗
赏秋深未央
《清夜无尘》继续读坡公,有完没完?当然没完,坡公,岂是能读得完?
其实今夜有隐约的扬尘,月亮难寻影踪,那,就去坡公的笔下寻月除尘,读他的《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又基本都是大白话,一读就懂。略解几组词:隙中驹,是快马驰过隙缝;石中火,是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梦中身,是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都是感叹人生的急促。
嘿,不要只觉字面浅显,其实都有典籍出处。《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白居易《对酒》“石火光中寄此身”。《庄子·齐物论》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这是元祐元年(1086),坡公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重位。但他还是没学会好好做官,他,还是那个“一肚子不合时宜”、铁骨铮铮的汉子!他对旧党执政后的腐败现象又进行了抨击,于是再度遭诬告陷害。至此他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容于旧党,深感“心形俱悴”。
进而坡公深思,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将典籍中关于人生虚无的三个表述密集,这是坡公与古人的对话,试图从古人智慧中寻求抚慰。
最后表明心迹,如此短暂易逝的人生,何欲何求呢?只需要大自然赏赐一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足矣!
读罢怅惘,又想那年,从广州奔深圳、东莞,行程很紧,出门时匆匆抓来三张CD,居然都是她,而且都有这首,《笑忘书》。
一路王菲。一路笑忘。
车轮飞驰,两旁的树挺拔而茂密。开了窗,咸咸的海风,不容抗拒地扑面。皓白的鸥,在树梢轻盈翻腾,划过一道道无痕而幽雅的弧。
是吧,从远古洪荒到坡公生活的朝代,再到现今,那些日子,如流沙滑过指缝,呼啸去远。人真正应该珍惜的,是一旦剥离财势和地位,还不能忘、不敢忘的,是人与地、人与人的情分。
是,今夜扬尘又无尘,无月又有月,没没有蜡烛/就不用勉强庆祝/没没想到答案/就不用寻找题目
《我在清晨画下一弯月亮》
我在清晨画下一弯月亮
贴在蓝色天幕上
它很安静
守着红白相间的墙
我对塔尖摇晃一树金黄
摇得哗啦啦直响
它很活泼
抖动色彩斑斓霓裳
我在楼顶点燃一轮朝阳
灼烧冰封心房
它会融化
化出晶莹露珠流淌
我在笔尖藏起一颗奶糖
溶化灵魂的伤
它会魔术
变成云淡风轻诗行
《请君试问东流水》今夜读读李白,读他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这是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诗,篇幅虽短,情意深长。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一个“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
金陵的一群年轻人来为我送行。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开怀畅饮。“尽觞”,意思就是喝干杯中酒。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欢!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离别之宴终归要散的,此时把手相送,心中的感伤便不能自已。让我展臂一呼:我和友人离别的情义与东流之水相比,哪个更长呢?
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青年李白,不愧是诗仙,何等意气风发!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才俊,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
再去想更多诗词中的酒局,韦应物的“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那时多好,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回。如今岁月蹉跎,萧疏两鬓。为何不归去?
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敬往事一杯酒,愿无岁月可回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还有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再到北岛“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酒不是好东西,却又很难有别的东西,能有酒那么帮助情感表达。所以无论年轻、中年,还是老年,都需要酒吧。
我们需要更多的真善美,它们和酒没有必然联系,但又往往是酒后,淋漓尽现。
《即将老去的黄叶》
晨光来梳理
迫不及待的热烈
去抚摸每一片
即将老去的黄叶
寒风去拥抱
落在树根的残缺
去和它们私语
缠绵得难分难解
我探出手掌
想把纷纷落叶承接
它们滑过我的手腕
叹息着与我告别
我袒露胸膛
想把熊熊火苗熄灭
它们越烧越旺
要炼就郎心似铁
《秋的蛊惑》
今天似乎是个例外,剩下的图,就再发一篇,还有这,似难止住的絮语。
上午的小诗,有朋友说喜欢最后那句,但不太好懂。其实读诗真的不在于是否读懂吧,我一开始也主要是为押韵,原也觉得牵强,再一转念,似乎可作这样的解释,要让心再硬一些,去抵抗,秋的蛊惑。
也如因太美而哭泣,是晓得了美的不可久留,因秋的太美,想让自己心肠硬些,也是说得通的吧。
再絮叨些什么?我从窗户,就看见鸽群划过的痕。
我在路上,感受晨风的冷。
我抬头又看到,楼群和枝桠间,蓝天的润。
朋友又说,北京的秋天,我哪儿也不愿意去。
老舍说,天气不冷不热,昼夜不短不长,果皮上留着,一点都未曾蹭掉的霜。
秋哥,嗯,名字就带秋字呢,他说知道你忙,但还是盼望好友金秋相聚畅饮。他说,退休这么多年,见面少了,更是常常想念。是,我也常常想念,更不会忘记,二十四年前的北京西站,就是秋哥,踏着北京的夕阳,走到我的面前。
我啊,我一直是秋虫哩,辗转、低鸣,窸窣反复,收集,尘世的真。
《霜降有点烫》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恰其时,从天而降。
霜降,传说掌管霜雪的青女,每逢九月十四都下凡来到人间,在青要山顶,手抚七弦琴,清音徐出,霜花便飘然而下。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们开始到处捕猎,屯好粮食,为过冬做好准备。
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也感觉到了深秋的寒意,树叶们瑟瑟发抖,纷纷从枝头枯黄掉落。
三候蜇虫咸俯,天凉了,连蜇虫也躲在洞中一动不动,沉浸在步入冬眠的梦乡。
是真切感受到冷了,夜里都低于了十度。其实这个时间段北方是最冷的,再晚一些就有暖气了。
想自己写过的俏皮话,关于霜降:树叶有点慌,留在枝头的日子不多了,是要和秋风,合唱一曲《凉凉》?白菜却笑开了帮,不就是经霜的菜更甜嘛,小样!
哈,就是想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并没有想象中悲伤。
也是,还没有真正老去,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哪顾得上悲伤?早早来到活动场所,看着门口这棵茂盛的老树,看着它神气地抖着,一身金黄。
再到入夜,活动结束出来,树影隐入夜幕,旗杆高昂。当是有霜,薄薄脆脆。“嗖”一声亮起的灯,象突然把夜幕灼了一下。
眼眸一动,瞬间竟似,有了点烫。
前一篇:千里快哉风
后一篇:满身烟火气,一颗玻璃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