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来喝一杯可好

(2022-04-12 10:00:18)
《南国一隅》

雕花雕了几个世纪
雕栏骑
是酿了一个冬季
苍翠欲滴

我奔走了多少万里
星云移
是五十功名尘土
南北距离
 
心结织了万千传奇
靠墙椅
是静下心来倾听
渐暮霓衣
 
温酒邀了几许知己
杯盏密
是浓酒不解滋味
笑数发稀

《春风十里成诗》

朋友说它们
以不管不顾姿势
扑向
自己的城池

春云藏起了
很多故事
火红的渲染
诉英雄也情痴
 
红尘丈量了
天涯咫尺
树底下藏起许多
曾孩提时
 
我从北向南
埋了很多种子
春风十里成诗
书写悲欢得失

《走上这条老路》

走上这条老路
数十年岁月
不由分说
汹涌而出

尝了多少甘苦
过半百行走
得失荣辱
已不在乎
 
闪过行行绿树
谁真能留驻
回忆作伴
长歌当哭
 
人生块块拼图
谁洞悉归属
堂前绕膝
华发已秃


《路过一株木棉》去看您,路过一株木棉,

在屋畔、在水边,落了一地、一瓦的心愿。
 
你一去,明哥说:舅舅就坐起来了!要知道,他已经躺着昏睡十多天。

看你,回来的多及时、多重要!明哥又说。
 
其实我知道那更多是因为刚注射了药物,但不管怎样,我是一定要回来,带一路的,红尘缱绻。
 
去看您,路过一株木棉。它覆盖大地,又,昂扬向天!

明哥对斌哥和我说:你们别嫉妒,舅舅和舅妈一直就当我是大儿子,跟你们一样亲!我和斌哥都说:那当然,您就是我们的亲老大!
 
明哥说你们很难体会,当初我还在乡镇中学,备受白眼,当时舅妈在县教育局教研室,她寄来的教辅资料,还散发着浓郁的油墨香!学校老师拿着过来找我,羡慕地问,是你什么人,居然还能从教育局教研室给你寄资料?

是哩,那油墨,历经数十年,历久弥香。我又故意尖叫:好你个没良心的哥,别忘了你的大学论文还是我帮你改的。

是啊,去看您,去看几十年的岁月,路过一株木棉。

此刻,就是永远。


《您依偎在我的臂弯》

您依偎在我的臂弯
象个婴儿
就仿佛时光流转
我刚出生时一般

古城墙见证了
太多甜辣苦酸
它云淡风轻
没太在意我的归还
 
东江水流光变幻
它说好吧我欢迎你
畅怀拥抱
这叶偶尔才回来的帆
 
又幸有春雨潺潺
洞悉我的悲欢
它说春风也踉跄
共此一杯酒盏

《村头》

野渡无人的舟
烟波江上
随暮色
轻轻泛起的愁

木棉树站在村头
与老屋相守
两三百年
或是更久
 
我们都认识
时光这个神偷
它只一弹指
赐我皓首
 
玻璃屋灯火如昼
照着我捡落花
再驻足
细数更漏


《疗伤》

象是睡在了
火车车厢
轰隆隆响
带我去向何方

象是醉在了
春风中央
落花落叶
一起舞步踉跄
 
象是回到了
孩提时光
玻璃弹珠
会唱歌的纺织娘
 
象是从未曾
离开家乡
堂妹说我的诗让她安静
是吧  我也在文字间疗伤


《这一个城市即将雨季》 这一个城市即将开始它的雨季,今天算是预演吧。
 
带着雨滴的硕叶青里带黄,厚玻璃隔开了车子的声浪。行人们,有伞的、没伞的,似乎都不急不慌。

住进医院,陪在父亲的身旁。是,好几个月才回来一趟,要如何,紧紧抓住,指缝漏下的时光?

父亲全身水肿,按照医生教的手法和力度给他按摩手脚,按太阳穴,再用手指轻轻梳理他的头发。他在我怀里,真的象足了婴儿。

是吧,时光流转,角色互换,五十年,仿佛恍惚间,回到了我出生的地方。

又到暮色轻扬,父亲睡着了,我起身,靠着大窗,一览无余的人潮,熙攘奔忙。暮色一点点变浓,一辆辆车,眼睛在雨中睁得铮亮。

又去想去年在惠州写的小文章,想文中的细节。当时已是盛夏,因疫情阔别一年多才回乡,还是熟悉的天气,一头一身的水汗流淌。
 
波光潋滟,窗口望出去的风景很赞,小船哒哒地走,哒哒着,叫唤得正响。

凤凰花正红,红得象巴山夜雨,象烛火,秋池不伤。

下雨了,这一个城市的盛夏多是雨季,是几十年的点滴,点滴着,竟象了夜半。
 
车窗也在唏嘘,霓虹开始亮起,把最简单的道理在我耳畔讲。
 
母亲在找我,但没看见我,她在不远处,举着伞,急急地走着。妈,我叫,先是小声,慢慢加大声音。
 
母亲还是没听见。妈,我继续大声喊。
 
妈,我继续大声喊,五十功名尘与土,我还是少年,妈,我继续大声喊,母亲,你可能听见?回我一声,抚慰我,焦裂的胸膛。


《这一夜雨声》

听一夜雨声
听这座
叮咚作响
水中唱歌的城

怀揣外婆送的莲蓬
机帆船顺江而下
哒哒不停
水路的一程
 
想山中湖水的深
多少次想去探险
始终迈不过
规矩的阵
 
寻更多少年的痕
恍惚间穿越
俱归了
这一夜雨声


《方寸之间》病区很小,走廊走一圈,一分钟。走快点,四十秒。
 
病区很大,大得仿佛,装下了整个世界。
 
我叫母亲在家里休息,可她每天都来,给我送饭,也来陪父亲。

我们吃过饭,父亲还在昏睡,母亲在我执意要求下,在狭窄的小床上躺了下来。不一会,竟打起了轻微的小呼噜。

母亲睡眠一直很不好,是有多久没听过她打呼噜?她这一段真是累坏了!我在心里甜蜜而辛酸地想着,方寸间的另一端,父亲也传来了轻轻的呼噜声。

眼窝竟腾地一下湿润,我舒展手脚,靠在椅背,靠着方寸,靠着我的全世界。

恍惚中去想来时路,惠州是一个点,广州是个大一些的点,北京再大一些。竟已超过五十年,在这一个个点之间,走走留留。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用手指在地图上滑动,一个个城市,指尖下滑动的一个个点,一条条线,小男孩涨着红扑扑的脸,狂舞胖乎乎的手。 
 
悲欢几许,得失几何?都不重要了吧?
 
重要的是此刻,我不是我,我依旧是那个在地图上滑动手指的胖男孩,兴奋地盛开着热烈的表情。

而一个激灵,蓦地醒来,父亲也醒了,正费劲地睁着浑浊的眼睛,努力看着我和母亲。

眼睛又腾地一热,《手语者》的结尾,又铺天盖地涌了出来,嗯,这真是我近十年最爱的小说:于勒指指上面得意地笑,他真做成一个蚊帐天窗,一睁眼就能看见星空。不同于城市,沙漠的夜晚全要靠星光点亮。我们看不见对方手语,我竖起大拇指刮下他脖子。他笑了,仰躺着看星星。不一会儿他翻身面对我睡着了。也许是好几年里最好的时光,不委屈,不慌张,也不必度日如年的悲伤。


《絮叨》爸,医生叫我跟您多说话,不管您是否回应,回应多少。

嗯,那我就先跟您聊聊锣鼓喧天,这还是您自己告诉我的。那时您和母亲还在不同的乡镇中学教书,您排了半天队,才打上电话,对母亲说去吧,咱们去县城登记吧,刚好县革委有庆祝活动。 

于是您和母亲去了,伴随着满县城的锣鼓声,响啊,闹啊,直上云天。后来我们哥俩出生、长大,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四口回老家。一早出门,带着干粮和水,中间要休息几次。两辆单车,各带一个孩子,几十里路,叮叮当当,摇摇晃晃,从县城,一直摇到,炊烟缭绕的乡间。 

嗯,很多人说我长得象鲁智深,但心特别细,其实这也象您呢,您一直也是细心的。 

小时候为了上学方便,我和斌哥住在您单位的集体宿舍,您每天照料好我们的食宿,再匆匆赶回十几公里外的家。 

那是一个夏夜,您安排我们睡下才走。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我被雷声惊醒,正担心着,远远传来您熟悉的脚步声。想起床去迎,可脚步声突然消失了。一会,只见您的身体笨拙地从气窗探进,缓缓伸手去取挂在门后的雨衣,一不小心,您的头在窗框上磕了一下,您压低声音吸着凉气,取了雨衣,轻手轻脚地缩回了身子。 脚步声轻如情人的低语,而后,温柔地消失。 

再聊聊那年,您独自来北京,小住了一个多月。那时我陪您特别少,总把您一个人丢在宿舍里。那天好容易喘口气,想着陪您吃顿饭,刚打电话叫您去员工餐厅,自己又陷入奔忙。您打来电话:你叫我到餐厅,我都等半小时了,你在哪?

是,你在哪。人在哪,心在哪。匆匆岁月,何处渡口,何处草岸。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

而转天,又是在忙碌间隙回房间去看您,推门,看您凑在窗前,和吊在空中擦玻璃的工人师傅聊得正欢。您的身子躬着,脸快贴到玻璃上。眼窝蓦地一热,再一瞬间,泪流满面。 

此时,此时又恍如那个时刻重临。我絮絮叨叨地说着,您却真的没什么反应,我想那是药物的原因,您甚至没有怎么打开,您的眼睛。


《高榜山张开臂膀》

高榜山张开臂膀
拥抱我的家乡 
漫卷万千林木
墨色淌

挂榜阁展翅欲翔
曾放飞我理想
如今又归来
且思量
 
氤氲云彩如凤凰
起舞是替答谢
助我亲友
四海八方
 
洇染雨后长画廊
竟疏狂
只是啊
又听到离别汽笛响


《仿佛是昨天》

仿佛是专程
去和少年时代碰面
有点玄
这魔力的时间

仿佛是携带
未来写给过去的书柬
路蜿蜒
探向未知的遥远
 
仿佛是洞悉
所有悲欢与改变
天行健
一树红花立江边
 
仿佛是经历
又一轮沧海桑田
再向前
总也走不出昨天


《父亲,来喝一杯可好》匆匆处理完手上几件急事,跟上级领导请假,匆匆,赶上了傍晚六点半的航班。
 
其实前一晚刚回到北京,想着父亲稍微稳定一点了,我可以先回一趟京,随时再来。不想一早,我还在地铁,就接到了噩耗,父亲已经在八点半走了。
 
是真的会有撕心裂肺的痛,踉跄着出了地铁,扶在栏杆上,抬头看天,泪水已打湿了整个脸……

到广州,又做完一次核酸出来,已经十点半,小卢在等我,我想连夜赶回惠州。夜幕中小卢把车开得又快又稳,就象这箭一般,冲出去的华年。

到家已过十二点,母亲住在了斌哥家,他们都劝我也去斌哥或明哥家住,我执意要回来。推开家门,摆设都还一样,感觉却是空荡荡。进了父亲的房间,按我们老家风俗,他的床已被立了起来。我在床边坐下,抚摸着床,仿佛回到上周,在病房日夜陪伴父亲的时间。我抱着父亲,给他做清洁,给他按摩。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讲话。他肺气肿有很多痰但没有力气咳出来,特别到下半夜,我每隔十几分钟就起来给他掏一次痰。

一点都没觉得辛苦,是真的。在我整整五十年的日月,真正为父亲做过事的,又有几天?

去想,之前跟父亲有多一些交流相处的,竟还是我的大学时代。那时候父亲负责一个单位的筹建,经常到我们学校所在的省城出差。不管多忙,他每次都一定抽空和我吃顿饭。筹建要做的事,要疏通的关系很多,父亲每每要很晚,才带着一脸的倦容出现。点了满桌的菜,他经常一口也不吃,顾自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在烟雾缭绕中安详地看着我豹子般地吞咽。父亲是寡言的,甚至于面对自己的孩子。

是吧,其实言语和文字是那么地苍白,当我们面对亲情的无际无边。
 
坐多久了?痴痴想着,又探身去看窗外,看那棵大树。是,每次一有我回家的消息,父亲就会坐在这棵树头下等。常常一等,就是大半天。
 
突然特别想喝酒,其实父亲是一辈子滴酒不沾,我的酒量或许是遗传自爷爷乃至更早的先辈。其实我也并不好酒,或许好的只是那种大口喝酒,肝胆相照的氛围。而这恰恰就是父亲的特点,他总是跟谁都交心,都能聊。

想到这,眼睛又一次湿润,我抬手,做举杯状,此时此刻,父亲,我的父亲,来喝一杯可好?


《记叙》

我呆呆坐在
父亲常待的树下
落叶纷扬
飘在了我额头

我们收拾
父亲的房间
八十年的光阴
被一个个袋子送走
 
我安静走上
细雨绵绵
而后又出阳光
家乡的街口
 
我坐小马扎
和母亲絮叨
说了一天的话
一直拉着彼此的手


《圆满》去送别父亲的路上,盛放着三角梅,火红的颜色,是对生命的不舍与珍重。

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天去医院接父亲的殡仪馆员工郑大哥,见到父亲名字,忍不住问母亲父亲的情况,原来他竟是父亲中师同班同学的儿子。他父亲、我父亲,还有平海一个伯伯,他们仨是最要好的。郑大哥常听父亲讲三人的故事,所以对我父亲的名字很熟悉。他说平日里同事们都是轮流出外勤,没想到这么巧碰上了故人。

郑大哥本来今天休息,专门也赶了过来,他亲弟弟竟也是馆里的员工,还是在一线的。哥俩精心安排好了我父亲的各种细节。等待的时间,又把我们请进办公室继续聊。

原来两个父亲之间除了是老同学,还有别的故事。郑爸爸毕业后去了一所小学任教,由于口直心快,被戴上右派帽子,遣送回原籍。后来机缘巧合,我父亲在县“摘帽办”工作,办理了郑爸爸的摘帽工作,帮助郑爸爸恢复了公职。但郑爸爸心灰意冷,执意留在家乡务农。父亲多次做工作未果,也只能由得郑爸爸,但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郑爸爸是去年六月走的,走的时候专门交代两兄弟要记住他们老同学的情谊。我惊愕而温暖,人世间,竟真有这样的机缘。
 
又去想我身边的朋友们,连续三天,老五都是一早就过来,给我和母亲带炖盅,陪母亲说话,做很多儿子们想不到亲闺女才能注意的小细节。她敲开门时,笑着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的洗碗小妹来啦!她帮母亲收拾东西,一不小心砸了两个茶杯,她又笑:刘伯是您在欢迎我吧,知道您喜欢热闹,最喜欢我陪您聊天啦!
 
老四,小东,还有彩秀、阿辉和小卢,连续两晚都带很多菜来陪我和母亲吃饭。特别是昨天晚上,我以为他们前晚来过昨晚不会来了,正和母亲聊,母亲有些神伤,还掉了眼泪,正在这时门铃响,他们又来了,带着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陪伴真的是最长情的告白,母亲感慨地说:你们真是和亲兄弟姐妹一样亲!

今天,又是他们,热热闹闹的,陪着我们送老爷子的骨灰回村里。忙完,一起看着一树树新绿映着白云,看紫色的小花和茂盛的竹林,再一起,请村里的亲朋好友们吃饭,而后,一起踏着晚霞归家。

老五和阿辉把我和母亲送回家,发了个信息:一切圆满。我给母亲看了信息,然后回老五:一切圆满,全赖有你们!


《江上》

仙雾浮江上
青山掩楼房
不觉春浓
是吾乡

沿岸多桥梁
机船哒哒响
不知晴雨
影徜徉
 
南北皆画廊
鹅城好风光
不谈归处
且疏狂
 
弥漫饭菜香
欲醉却离伤
不舍膝下
鬓染霜


《横沥饭店》下午和老四去打球,本来想着投投篮就好,还是没忍住好胜心,和一群小伙子们激战了数局。

腰酸背痛,拿着矿泉水边喝边喘粗气,老四说走,我们去横沥饭店,阿辉已经去接老太太。

我马上反应过来,对老四咧嘴笑了笑。横沥是母亲的老家,乡味乡音,此时正是对老人最好的抚慰。

到了饭店楼下,刚好看到老五和阿辉搀着母亲下车,母亲一扬手,举起一件外套:怕你冷,把厚衣服给你带来了。

虽然不觉冷,还是赶紧把外套穿上,也去搀母亲。没有电梯,我们沿着楼梯往上走。此时我身上的每个关节都在疼,不禁呲牙吸了口气,母亲一把甩开我的手:看你,又逞能!
 
到了包间,简单的陈设,但干净大方。饭店何老板也来参加,他殷切地招呼着母亲,说着大家都熟悉的人和事。
 
菜很对母亲口味,她吃得比平时多,何老板继续聊着,骄傲地说他店里的员工基本都是老乡,大师傅也是。而且大师傅走南闯北回来,学了一身本领,最终还是回归家乡滋味。母亲听着,频频点头。

果然进进出出的,说的都是乡音。何老板的司机进来,也是隔壁村的人。母亲问起她当年在镇中学的一个老同学,是来自这个村的,几十年没消息了。小伙子呵呵一乐:哈,她正是我大娘。

舒心的一顿饭,吃完又簇拥着下楼梯,我呲牙咧嘴走着,何老板在后面送,朗声说了句:电梯已经装好,你们下次来就可以用,嗖一下就到了!


《母亲》在惠州多停留几天,想尽量多陪陪母亲,跟朋友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请我吃饭,但我要带上母亲。

朋友都特别欢迎,当然我母亲也绝对长脸,78岁的年龄,腰杆笔直,精神矍铄,谈吐大方!

真的特别为母亲自豪而高兴!到哪里去找这么善良、能干而充满魅力的老人!

这几天陪着母亲整理父亲的书报旧物,她叫来相熟的收东西的小贩,是个大姐,母亲待她就如姐妹。

除了要拿重物,母亲要我在一旁喝茶等着,就看着她和小贩大姐一趟趟地往门外搬东西。楼道很快满了,听着母亲不时和上上下下的邻居道歉。
 
很快就定好了斤两和价钱,母亲都是随意的,甚至又主动去掉了零头。
 
我要去帮忙,母亲又不让,她自己却执意送小贩大姐下电梯,她说东西多,你不好弄,我帮你按住电梯都好!

连续折腾几趟,母亲把大姐送走了,自己折身又去拿出苕帚和垃圾筐,去细心打扫楼道。

我也去扫,乘机轻轻抱了一下母亲:真好,我为您骄傲!


《风吹来》

风吹朦了镜头
青山描线
层峦苍翠
春意稠

风吹亮了高楼
幕墙流转
余晖犹暖
影难收
 
风把清波吹皱
红花争艳
照花人面
春水厚
 
风吹湿了眼眸
椰子炖鸡
斑鬓依稀
药锤留


《再见,惠州》  再见,惠州。满城丽日,此刻是什么,突然涌上眉头。
 
再见,惠州。那水波、那高楼,那被细风一点点、一点点吹浓的离愁。

再见,惠州。母亲的头发全白了,但腰杆还是笔直。她收拾完我的行李,再收拾她自己的,一会斌哥就要来接她,母亲说一定要送我先走。
 
我踏不准步点。一万年太久。

明哥和新嫂来了,他们一大早去乡下买了鸡,还有热气腾腾的叉烧包和猪红粥。明哥说勇弟,家乡的味道,你一定多吃点。我说好,使劲地一口口吞咽,去压要涌出来的泪流,使劲地,一口口,充实胸膛和咽喉。
 
我踏不准步点。一万年太久。

老四也来了,他说放心,吴姨就交给我们。我定定去看他,这个当年在学校跟我一起住教材仓库改造宿舍,同吃同住同打球的小伙,如今竟也,已斑白了鬓首。

我们都踏不准步点。一万年太久。

斌哥也来了,默默整理母亲的东西,没太多话语,送我的小卢也来了,从眉头下去的种种,又忽地,聚上心头。嗯,是时候,该我先走。
 
再见,惠州。又拉响离乡的汽笛,我要用去,多大的力气,要如何抬起,锈迹斑驳的手。


《春天深处》

我在春天的深处
呼吸你的神清气明
你很喧闹
你很安静

我随鹅黄粉嫩倾心
抚摸你重活的双鬓
你是素颜
你华服凤翎
 
我听着流水安静
收集你踏波轻吟
你在阳光下起舞
你睡成水岸荷汀
 
我数着落花不尽
风给枝头重新命名
你是老僧入定
你是孩童蹦跳成风景


《指尖。遇见》那天下飞机,远机位,指挥塔后,一轮落日跌入眼帘。

是吧,那是等了万年,又只是一个瞬间的,遇见。
 
跑道有点空,天地显得更加旷远。隐约的烟霭,拥着落日,缓缓定格成廊桥上方,静态的圈。风似在轻舞,在春的指尖。

是哩,春的指尖。昨天的北京郊区,繁花和柳枝相间,春风拂了柔云,也舞翩跹。
 
老树垭也是指尖,是逝去的接连,桀骜地,探向更远,桀骜地,要将春山染遍。

是啊,一千零一夜,没有一夜不思念。
 
却依然,踏不准步点。

是哩,又是一个转瞬间,走过西单的夕阳,上地铁,再下来,日夜更替,街灯已见。

远天交融了诗意与烟火,万车归家,无数的小红点,又是何处的指尖,谁人的,缱绻。


《板车大爷、后主与新竹少年》忙乱大半天,丢下一桌文件,下楼信步走了出去。
 
路口一个大爷,穿着短袖,蹬着三轮,不知在对着谁说话:春天就要过去了喂!

我一个激灵,抬眼去看路边的花,果然是盛极已呈衰败状。柳色正浓,亦已是染遍了春风。
 
我去想后主,流水落花春去也,没有流水花也没落,为何却也相通?隔着晴晴雨雨的千遍万遍?

又去想古龙?真的耶,从中学开始,他就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写手。

相传他写散文起家,大学毕业后不想成为平庸的雇员,躲在新竹的山中,卖文为生。他的散文写得极美,却不被世人待见。迫于生计,他写起了武侠,不想就此成就了一位大家。

最喜欢他把古典风韵和西洋笔法结合,寥寥几笔,意境尽现。

渐暮的春,风的缱绻,花朵的欲去还延,北京的蓝天。都是生活的乐章吧。

而古龙,我心中的古龙,一直是那个躲于新竹的山中,默默写着散文,忧伤地数着落花的少年。


《和四月舞蹈》
          
我在酒后的夜里
去寻找
那一轮月牙
些微的飘渺
 
我在春天的请柬
去聆听
那一朵花苞
悦耳的尖叫
 
我在都市的墙角
去邀请
那一树花影
和四月舞蹈
 
我在海角的迢迢
去描摹
那些个未来
数樱桃芭蕉

《天神的一个呵欠》
          
天神的一个哈欠
送出这一地
姹紫嫣红
不绝的延绵
 
春风的舞步翩翩
点开这万千
织锦绸缎
绝美的画卷
 
堆彩的油菜花园
也来添情趣
全情盛放
共歌颂春天
 
再去想踏燕飞檐
听时间更漏
瞬间万年
看沧海桑田

《人间四月》
          
山寺桃枝的阑珊
只一个炫幻
就跌入了
斑斓的草岸
 
堆如厚雪的花瓣
只一个轻颤
就覆盖了
宁静的湖畔
 
七色祥云的归还
只一缕风寒
就温柔的
把湖泊细染
 
斑驳岁月的驿站
只一指轻弹
就隔长亭
把繁华尽看

《身骑白马》
          
天鹅绒滴着水
幽蓝帘垂
云层后小眼睛
盖上了被
 
街灯有点累
时光成灰
高楼上霓虹
迈开了腿
 
我在风中
溯九天去追
蒹葭舞黄沙
迷了嘴
 
我在雨里
把眼眸放飞
长亭连短亭
骑白马而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