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冰之心 |
奶奶今年85岁,基督教徒。时常听到她哼唱圣歌,默念圣经,久而久之,听奶奶背诵经文已经成了我每天的习惯。
奶奶告诉我,自从她嫁给爷爷之后就一直待在上海,当时我们家地处英,法租界,天天见老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爷爷懂得四国外语,是出了名的“快算盘”。如果拿到今天来说,爷爷打算盘的速度和准确程度比许多人用计算器都快都准。每每提到这一点,奶奶总是得意地合不拢嘴,掉落的只剩的两颗门牙露出嘴外,像换牙时期的儿童般可爱。
奶奶说,每到晚饭过后,爷爷就牵着她的手去逛街。灯红酒绿的南京路,目不暇接的霓虹灯,熙熙攘攘的小摊贩,还有车水马龙般的人群。上海的夜市更是出了名的活跃,尤其赶上外国人过圣诞节,整个上海城就被装扮的五彩缤纷,灯火通明,处处洋溢着西方浓郁的节日气氛。
在身怀我父亲的时候,奶奶因为身子虚弱,加上老奶奶对儿媳严厉不公的待遇,所以时常晕倒在厨房。老爷爷最心疼奶奶了,他看到老奶奶对自己的女儿如掌上明珠,而对儿媳却如同佣人一般,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经常领着奶奶到外滩看黄浦江,买一些甜点给奶奶吃。也时常一起下榻洋人的餐馆吃顿安静饭。由于贫血头晕,奶奶在穿行街道的时候都不敢一个人通过。都是爷爷或老爷爷搀扶着穿过的。奶奶现在回想起来都直冒冷汗,开玩笑地说:“也不知哪来的那么多人和车,要是没人扶,恐怕我要在一个地方站一整天了。”
奶奶说,外国人过圣诞节的时候不逊色于中国的春节。他们巧装打扮在街区狂欢,还有圣诞老人向路上的行人分发圣诞贺卡和礼物。尤其对那些在街头流浪的人,外国人表现出了他们最仁慈的一面。记得有一次她领着大姑观看圣诞节的狂欢游行,一个黑人老外忽然跑过来给大姑棉花糖吃,没想到大姑一见那人“哇!”的一声就哭了。到现在为止,大姑对黑人还有点恐惧呢。
奶奶说,爷爷做得一手好沪菜。平日里又精通多种乐器。他最喜欢弹三弦,苏州评弹唱的特有味儿,奶奶则是他最忠实的听众了。在爷爷去世的20多年里,奶奶每每听到沪剧和苏州评弹就会暗自伤心流泪。
去年家里装修房子搬家的时候,父亲从壁橱角落里找到了一把三弦琴。他擦了又擦,摸了又摸。我问父亲:“这是爷爷用过的吗?”父亲点点头。他说以前,爷爷上班不在的时候,他就自己把玩这把琴。当时一共有两把,还有一把二胡。有一次他把玩的时候被正好回家的爷爷看到了。父亲以为爷爷一定会责骂他多手,却没想到爷爷反而细心地教给他如何正确地使用。并和奶奶说:“这个孩子特殊,就是和其他孩子不一样!”
不知什么时候,当我再次看到这把三弦时它已经被父亲更换了新的弦线,安上了脱离的把柄,焕然一新了。偶尔也会听到父亲弹奏一曲,音色美妙至极。
去年爷爷祭日的时候,我在不经意间听到了奶奶的祷告,也听到了奶奶的一个心愿。原来她找到了爷爷的另一把三弦琴,希望将它恢复原样挂在墙上。我将此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那把琴在文革时期已经破坏的不能修复了,没有利用的价值了。”可是,奶奶多么希望能把它再次挂在墙上,像20年前那样天天清擦,天天能够看到它。父亲无语地走开了。一天后,父亲把自己那把三弦包裹好拿到了奶奶面前。在解开包裹的一瞬间,奶奶哭了,她握着琴从头摸到尾,一遍又一遍。
20多年来,奶奶苦心支撑起这个大家庭,心中的苦恼有谁人知晓。奶奶摸着父亲的头:“你爸爸从小生长在租界,和西方人一样忌讳十三。没想到自己还是死在了12月13号,他要是现在还活着,想弹就弹,想唱就唱,多好啊。”说完,奶奶指着一盆植物:“这是教会送来的圣诞花,等到圣诞节就会开花。今年是等不到了,才刚开始生长。等到明年圣诞节花开的时候,咱把这三弦挂到墙上,就当是圣诞礼物告慰你爸爸吧。”
今天是12月1号了,虽然天气又阴又冷,但是那盆圣诞花长的正旺。叶片已经绿中带红,红中泛绿。那把三弦已经挂上了墙,只等花开了。
一年的期盼,一年的耕耘。日光灯下,奶奶用湿布擦拭着每片叶子,那满头的银发下面,呵护的眼神中充满期待的目光。她的笑告诉我们,今年的圣诞之夜将实现她的梦想,一个属于她自己的银色梦想。
奶奶告诉我,自从她嫁给爷爷之后就一直待在上海,当时我们家地处英,法租界,天天见老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爷爷懂得四国外语,是出了名的“快算盘”。如果拿到今天来说,爷爷打算盘的速度和准确程度比许多人用计算器都快都准。每每提到这一点,奶奶总是得意地合不拢嘴,掉落的只剩的两颗门牙露出嘴外,像换牙时期的儿童般可爱。
奶奶说,每到晚饭过后,爷爷就牵着她的手去逛街。灯红酒绿的南京路,目不暇接的霓虹灯,熙熙攘攘的小摊贩,还有车水马龙般的人群。上海的夜市更是出了名的活跃,尤其赶上外国人过圣诞节,整个上海城就被装扮的五彩缤纷,灯火通明,处处洋溢着西方浓郁的节日气氛。
在身怀我父亲的时候,奶奶因为身子虚弱,加上老奶奶对儿媳严厉不公的待遇,所以时常晕倒在厨房。老爷爷最心疼奶奶了,他看到老奶奶对自己的女儿如掌上明珠,而对儿媳却如同佣人一般,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经常领着奶奶到外滩看黄浦江,买一些甜点给奶奶吃。也时常一起下榻洋人的餐馆吃顿安静饭。由于贫血头晕,奶奶在穿行街道的时候都不敢一个人通过。都是爷爷或老爷爷搀扶着穿过的。奶奶现在回想起来都直冒冷汗,开玩笑地说:“也不知哪来的那么多人和车,要是没人扶,恐怕我要在一个地方站一整天了。”
奶奶说,外国人过圣诞节的时候不逊色于中国的春节。他们巧装打扮在街区狂欢,还有圣诞老人向路上的行人分发圣诞贺卡和礼物。尤其对那些在街头流浪的人,外国人表现出了他们最仁慈的一面。记得有一次她领着大姑观看圣诞节的狂欢游行,一个黑人老外忽然跑过来给大姑棉花糖吃,没想到大姑一见那人“哇!”的一声就哭了。到现在为止,大姑对黑人还有点恐惧呢。
奶奶说,爷爷做得一手好沪菜。平日里又精通多种乐器。他最喜欢弹三弦,苏州评弹唱的特有味儿,奶奶则是他最忠实的听众了。在爷爷去世的20多年里,奶奶每每听到沪剧和苏州评弹就会暗自伤心流泪。
去年家里装修房子搬家的时候,父亲从壁橱角落里找到了一把三弦琴。他擦了又擦,摸了又摸。我问父亲:“这是爷爷用过的吗?”父亲点点头。他说以前,爷爷上班不在的时候,他就自己把玩这把琴。当时一共有两把,还有一把二胡。有一次他把玩的时候被正好回家的爷爷看到了。父亲以为爷爷一定会责骂他多手,却没想到爷爷反而细心地教给他如何正确地使用。并和奶奶说:“这个孩子特殊,就是和其他孩子不一样!”
不知什么时候,当我再次看到这把三弦时它已经被父亲更换了新的弦线,安上了脱离的把柄,焕然一新了。偶尔也会听到父亲弹奏一曲,音色美妙至极。
去年爷爷祭日的时候,我在不经意间听到了奶奶的祷告,也听到了奶奶的一个心愿。原来她找到了爷爷的另一把三弦琴,希望将它恢复原样挂在墙上。我将此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那把琴在文革时期已经破坏的不能修复了,没有利用的价值了。”可是,奶奶多么希望能把它再次挂在墙上,像20年前那样天天清擦,天天能够看到它。父亲无语地走开了。一天后,父亲把自己那把三弦包裹好拿到了奶奶面前。在解开包裹的一瞬间,奶奶哭了,她握着琴从头摸到尾,一遍又一遍。
20多年来,奶奶苦心支撑起这个大家庭,心中的苦恼有谁人知晓。奶奶摸着父亲的头:“你爸爸从小生长在租界,和西方人一样忌讳十三。没想到自己还是死在了12月13号,他要是现在还活着,想弹就弹,想唱就唱,多好啊。”说完,奶奶指着一盆植物:“这是教会送来的圣诞花,等到圣诞节就会开花。今年是等不到了,才刚开始生长。等到明年圣诞节花开的时候,咱把这三弦挂到墙上,就当是圣诞礼物告慰你爸爸吧。”
今天是12月1号了,虽然天气又阴又冷,但是那盆圣诞花长的正旺。叶片已经绿中带红,红中泛绿。那把三弦已经挂上了墙,只等花开了。
一年的期盼,一年的耕耘。日光灯下,奶奶用湿布擦拭着每片叶子,那满头的银发下面,呵护的眼神中充满期待的目光。她的笑告诉我们,今年的圣诞之夜将实现她的梦想,一个属于她自己的银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