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401篇blog

(2008-06-06 01:37:54)
标签:

杂谈

  1、

 

  事多纷纭,件件都可以拉成千字文,临到了堆积在一起,书写的欲望就被欲望带来的恐惧压制下去。是日日短blog,比之长blog每天哪个好,难说的。既然板上钉钉的生活不可避免的到来,那么blog就是残存不多的自由发挥之地了。看了看管理页面的统计,刚好此篇是第401篇blog,凑整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可以打发掉本篇blog的标题。

 

  2、

 

  打电话还是压不住火,我的焦躁症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陡然出现并且愈演愈烈,完全消失期间的作用只是越发在告诉我说,精力是宝贵的东西,需合理分配。就算是天大的堰塞湖,溃坝之后也只可能朝了一个方向奔涌。所以这段时间里除了完全的放松,和完全的工作之外,和我谈其他的事情都不太靠谱。

 

  3、

 

  答应小玻的《消失记》要失约了。在地震之中的那段时间,依然认为这是没什么不可说的,反正写出来也太在乎到底是谁看了。写了一个版本的却太像自说自话的blog,并非是面向读者阅读口味的那种。过了地震的潮头再想,这种东西除了自说自话的版本之外,其他的版本不是写不出,而是压根不想写。对于消失这种事,唯一能够告诉别人的核心思想,还是紫霞的那句话:只羡鸳鸯不羡仙,消失就消失;唯一能够告诉别人的经验总结则是:你是过去的一部分,而过去是我的一部分。听起来很情书,但事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4、

 

  身边许多许多许多许多的人,多到让人发指的人,都在希望做webgame。大约2001年的时候,一款ebs就教育得我不行;2004年的时候,qq的道具秀场系统让我牙痒痒得不行;2006年的时候,写blog的时候恨九城不成钢,放着那么好的用户资源不做sns,它们那个gamenow的社区何尝不是个sns上能嫁接良好的webgame;2007年的时候,u'power结束掉我开始捣鼓自己做webgame;到了2008年,千万产品上马,反而跟周围的朋友讲,别做,千万别做,除非你已经开始,或者只有这一条路。重新看游戏圈,暴露出来的专属美术人才匮乏和策划人才匮乏依然,而基于道具消费模式的产品市场经理倒是悄然培育出很多——只是他们未必挂着产品市场经理这个title,而更多是长出了销售之心的策划人员——未来会因此有很大的改变,吗?

 

  5、

 

  牛博网还是让我所痛恨的——因为他们还是不给出rss全文输出。然而不得不说老罗牛逼就在这里,一方面自己的广告卖得烂得要死,一方面还是不肯输出内容,这两件事在他眼里完全没有逻辑上的关系。他的牛逼害得我只能到他的网站上去看连岳,这个仇将来一定得寻思着报这个仇。另一方面,新浪的销售哥们在地震时期依然大卖广告,并由此引起了网易论坛里一些朋友的不满,与其说后者嫌新浪太铜臭,不说他们不相信广告和公益这两件事情的协调能被新浪的人做到。这倒无妨,而我所不满的是,这么多天了,新浪的地震专题里居然还是把堰塞湖的消息零星放出,而不是另开专题,这真是浪费了新浪编辑如此强大的整合效率。至于在地震专题里不卖广告的那几个门户,理解他们的出发点,但不用太多赞美,就如同不用赞美新浪的专题效率一样。

 

  6、

  

  有时间玩了两天魔兽,但是比起玩魔兽,更有趣的是看关于wow的相关报道和玩家论坛。这个制作精良的产品吸引了大量超过30岁的成年男人,这些已经逐步掌握话语权并拥有经济实力的用户之间的互动,使得这个产品的影响脱离了单纯的游戏产业,开始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并似乎也使得它由此成为女性用户最多的mmorpg(据传是)。与此相关,前年我在哀叹九城为撒放着这么好的用户资源不做网站产品和mmorpg的整合,今年看到陈晓薇走马上任,其中一条似乎是要开始这么搞了。晚上dh在说九城又拿到了iptv的游戏运营资格。九城靠着魔兽一款产品,搭出了一个叹为观止的架子,尽管不再是某种意义上的“实干型”企业,但是也蔚然成为游戏企业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7、

 

  关于地震,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在blog上谈到这个话题:不是因为这与我今后不再相关,而正是因为联系得太紧。地震开始以来至今都没有回过四川,我想原因大概也就在此。在地震来临的时候,我唯一的一次反思,是考虑之前对年轻人做ngo这件事的我的态度是否错了。反思至今依然保持了原有的看法,依然不鼓励,不支持,也不反对。对于坚持做下去,并且始终在做的过程中保持反思,而不是一味强调“选择”来渲染的人,致以我的敬意。过去我鲜少加入类似的行动,只是举手之间帮过一些朋友的忙,地震所带来的震撼太大,我想今后会将某个比例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公益中去。身边有一群不错的朋友会挑起更多的责任,很庆幸有这样的朋友可以信任,并且交付出我的那一部分。

 

  8、

 

  海内和豆瓣的变化是过去一个月间互联网产品里比较引人关注的动作。海内引入了一些facebook插件游戏,而豆瓣的sns象征越发明显。对于豆瓣的这一步变化,很多人在它变化之前其实都已经预料到,在变化之后大呼小叫的文章震得人有点心烦,值得关注的是豆瓣对产品的调整幅度:几乎是在改版之后的一周内,根据用户的反馈豆瓣对页面布局等做了微调,sns功能的加强和影音书的评论再次在豆瓣和谐相处,比起keso一开始夸的“简洁、干净”,这种对用户心态的把握才尤为可怕——豆瓣能够迅速平衡70年代用户和85后年龄的需求,并协调在一个网站上。如同阿北在去年还是前年的某篇blog中讲到上海的各种细节,豆瓣现在真的似乎具有了这种把握轻重,迅速做好细节微调的能力。相比起来,王兴更像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者,而在细节调整处不太经心。饭否融入海内之间并没有做太多的平滑过渡(也难),海内的插件游戏却掀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有不少有节操的女性和江湖大佬纷纷表示:低俗!在这一点上,并不能说是哪一方有错,他们都有自己理解中的sns,只是王兴的插件游戏在起到sns用户联通的促进作用之前和之后,都没有为原有的用户和新的用户作出类似豆瓣的微调,直到产品和用户之间逐步自行完成调节(比如奴隶买卖系统现因用户价格升高而用户持有金不足,会慢慢陷入停滞状态)。而麦田做蚂蚁网比王兴更果断,直接腰斩了之前版本的用户,目前的蚂蚁网真的将之前两个版本的功能和现在的内容织成了一张网,大样依稀可见,静待着麦田往里面丢入“赤裸的女人”最终来引爆。三个网站,三种做法,各有不同,精彩纷呈。原本想要单独写写,后来一想:累。遂在这里简而记之。

 

  9、

 

  《北京欢迎您》的歌有那么几句歌词,有那么几句调调很好听。

 

  “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痴男怨女~”

 

  这也是六月后我的状态描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六月,音乐。
后一篇:老狗的味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