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杂记随字 |
前几天写《桂正和时间》,写完我本想帖到豆瓣关于“桂正和”的相关条目里,但是却没有这个条目——结果一篇没写多少《I''s》的文本,只有放到了《I''s》第一卷的目录下;拿葵加玲来开篇和收尾,却没有出现在《D.N.A2》的条目内。这固然有我个人面皮薄的因素:我还没有厚颜无耻到在我提及的三本书的每一集的条目里都把自己的破字帖上一次,但我想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个小问题:豆瓣对于分集分卷书目呈现方式的处理。
我这样理解豆瓣里没有“桂正和”这个评论条目的原因:这里是按作品说话的地方,而不是粉丝聚集的贴吧。这个理由非常好,我也认同并且喜欢;但是对于象《I''S》这样的多集多卷书目,零散地排列,大概不如给出一个总的集合,更有利于用户撰写书评和彼此的寻找。这个细节上,个人认为豆瓣还有欠考虑。
豆瓣应该有能力也有办法来做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改进。如果因此铺开一点,有一些作家的作品虽然表面并不成体系,但精神却紧密关联。如果书评是想写写这样的内在联系,写成之后,就又有些不知道往哪儿搁。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喜欢现在这样:通过文字向优秀的作品致敬,而非向写出文字的作者屈膝;但也会有时候,我希望能有一个直接向这些作品、以及写就这些作品的作者表示感谢的机会。
个人认为:作家条目是否增加有待商榷。如果不设置作家的条目,可以利用目前的豆瓣“小组”功能做一些互动:比如在作品介绍的某个位置给出相关小组的链接。按照豆瓣的功力,不会造成喧宾夺主;
对于分集分卷的作品,设置总的条目,这不会是太困难的活儿,有必要这么做。或是,豆瓣想办法来发动用户添加。
我这样理解豆瓣里没有“桂正和”这个评论条目的原因:这里是按作品说话的地方,而不是粉丝聚集的贴吧。这个理由非常好,我也认同并且喜欢;但是对于象《I''S》这样的多集多卷书目,零散地排列,大概不如给出一个总的集合,更有利于用户撰写书评和彼此的寻找。这个细节上,个人认为豆瓣还有欠考虑。
豆瓣应该有能力也有办法来做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改进。如果因此铺开一点,有一些作家的作品虽然表面并不成体系,但精神却紧密关联。如果书评是想写写这样的内在联系,写成之后,就又有些不知道往哪儿搁。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喜欢现在这样:通过文字向优秀的作品致敬,而非向写出文字的作者屈膝;但也会有时候,我希望能有一个直接向这些作品、以及写就这些作品的作者表示感谢的机会。
个人认为:作家条目是否增加有待商榷。如果不设置作家的条目,可以利用目前的豆瓣“小组”功能做一些互动:比如在作品介绍的某个位置给出相关小组的链接。按照豆瓣的功力,不会造成喧宾夺主;
对于分集分卷的作品,设置总的条目,这不会是太困难的活儿,有必要这么做。或是,豆瓣想办法来发动用户添加。
后一篇:一些好玩的豆瓣小组介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