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势效应,是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采取暗示方法分别诱导出不同被试者的特定心境,如有的自感愉快,有的颇感不满,有的却十分焦虑。然后,让这些被试者看同样的照片;并要求他们作出简要的描述。照片是几个士兵抬着一个伤兵上飞机。实验的结果是:
“心情愉快的被试者”描述说:“这个伤兵碰到了好运气,人们送他去医院,他会受到很好照料的。”
“心理不满的被试者”描述说:“这受伤的士兵,只是成千上万个自相残杀的受害者中的又一个。我认为这次战争是个玩笑,否则的话我们就无从去做像杀人和破坏之类的蠢事。”
“心情焦虑的被试者”这样描述:“他受伤了,被送上飞机。可他只是苟延残喘,即使飞机把他送进医院,他也活不长了。”
显然,他们的描述,实际上正是他们当时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反映着他们当时的主导心境。
这种心理现象,就是我们俗话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愁上眉头瞌睡多。”热恋着的人,是透过玫瑰色眼镜来看待世界的,而悲观厌世的人,看出的一切都是灰色的。
心理定势产生的原因,用俗话来说,就是“先人为主”与“以己度人”。典型的就是我国古代的“疑人偷斧”故事。一位农民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于是注意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言行举止,没有不像偷斧的。后来,这农夫找到了斧子,再看邻人之子,就看不出一点偷斧的模样了。这里,邻居的儿子没有变,所变化的只是农夫找到斧子前后的主观观念。农夫光有了疑人偷斧的观念,然后在对方身上处处觉出疑点,找
到斧子后,主观观念不复存在了,当然在对方身上就不再觉出疑点了。这说明,所谓定势,实际上是脑中观念的“投射”罢了。
定势效应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更迅速,更有方向性,这是优点。缺点是使人从主观状态出发去歪曲客观信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