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影评/乐评娱乐/八卦 |
迷迷糊糊又一天,总算把杂七杂八的工作暂时性的告一段落,细数数,距离放假的日子屈指可数啦,奋斗过明天、后天就可以修成正果啦,至于大后天的半天工作日完全可以无视,打个哈欠、擦擦桌子的功夫就可以结束了,真是希望在人间。
为了透支工作时间,主动请缨到了“M”字头的垃圾食品快餐店置办了24份套餐,杂七杂八的鸡翅、薯条若干,带回办公室喂兔子,那些拖家带口的兔同事们碰到集体活动,可是争先恐后的晾拜出自己的阿娜大,占个席位,争份套餐,绝不落人后。半毛不拔的司机长辈,也不惜请出自己的糟糠之妻,惟恐落后,整个办公室“家”的气氛够足。
吃完公家饭就该例行看电影了,《长江七号》也算是顺遂我愿,那么多年没进电影院了,听到轰轰的音响还真不适应,年纪大了。看出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高了,电影院的生意也红火起来了,票价更是一路的水涨船高,不过对于一些正在写写博客的孤家寡人来说,这份钱还是很难抛得出去。
《长江七号》的期待有那么一部分,但是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看片名兴趣就少了一半,再加上周星星近年来的片子一部比一部难笑,从《少林足球》开始,能够勉强干笑几声,到了《功夫》就变得面部抽搐了。可是总的来说《长江七号》算不上经典,但要好过《功夫》,虽然周星星只有短短篇幅的剧情。
特效是周星星这些年来大肆强调的东西,如果说《少林足球》让人对周星星的特效有惊叹的新鲜感,《功夫》中的特效就让人感觉麻木了,《长》在特效方面使用的比较含蓄,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还是比较符合剧情的需要,不是一味的炫特技。剧情方面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已经泛滥到不行的亲情,并没有什么爆点,硬要扯出一条,就算是小ET情节的引入吧,可这也应该归功于特技的出彩。
整部电影最亮眼的应属徐娇的表演,在电影院里不止一次的听到周围有人在感叹小朋友的出色表演,反串小男生,童真的一面,和父亲感情的表达都不像一般童星一般做作,反倒是很自然,周星星没有看走眼。新一任星女郎,虽然略有当年张柏芝、黄圣依的清纯,但是表演非常别扭,多半是因为没有配音的缘故,雨绮MM的声音实在有足够的大陆味道。
至于星爷,也真的变成了爷了,虽然不是走偶像路线,但是苍老了这么多,看来真的要往幕后发展了。目前看到《长》的评论褒大过贬,这样就算成功了吧,毕竟是星爷的几年一出手,就算再有人认为星爷江郎才尽,但是每次新作还是能够吸引到巨大的眼球效应,这大概就是星爷的艺术魅力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