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原计划,通过网络信函,在国外的货代联盟宣传公司服务。按照字母顺序,我从“Z”向前找客户。拼了老命从“Z”找到了“V”,只求发的越多,以后上手的客户也就越多。赵姐也提议,以后我们msn联系也用英语,挺好地,反正说的好坏都是自己人看。
设想的还真没错,果真下午开始慢慢有回信了,就看到outlook不断的刷新邮件,未读邮件10封、20封、50封,真哭了。除了那些发送失败或者成功接收的自动回复外,其他的都得仔细的读,认真的回,in English. 还烙下了个后遗症,看到自动回复甩把汗,看到Dear Patrick,胃接着抽!
真是捅了猴子窝了,看到疯,看了100多封信,回了也得有50封,最后干脆每个人都写差不多的话。还被几个外国人加了MSN, 和一个印度人客套的聊了聊,幸亏没问什么技术上的东西。也简单的给人家报了报价,小有成绩,总算是慢慢上手了。
快到下班的时候,猎头公司来电话,问明天有没有时间参加马士基的笔试,我说工作了,他说机会可以试试,当时口试表现得挺好的,还给了我两个对号。只有我知道都是背句子的功劳,哪有口语可言。就是参加笔试,那些题目类型我也见过,没可能做完,及格也渺茫。
想了一路,很矛盾,当时的感觉是能摸到马士基的卷子就满足了,现在又犹豫了。其实如果不去的话,还是会遗憾的,公司那边好说了,争取中午赶回去,经理不乐意就不乐意吧,如果错过了机会,我还不乐意呢,呵呵,不要委屈了自己,是不。想通了,考不成功也无所谓,明天去给马士基浪费张纸,也算潇洒,毕竟周围还没人进入笔试嘞。毕竟马士基的笔试很奇怪,不是什么能力问题,就去亲身感受感受,也是份儿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