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沪指60日均线的压力问题在4.27日的“横盘要结束了”中已经提醒过了,到达均线后反复几天后还是被迫向下运行,前面讲过从3月初开始的这种横盘震荡多半都是下跌中继,尤其走势越来越像一个三角形箱体震荡之后,这一点基本就确定了,所以在4.20日“别急,大盘还在半山腰”中提醒了沪指还在半山腰,调整远未结束。这些都是古老、典型技术分析。最近茅台也跌破了这个横盘整理,开始向下走阶段性的C浪,那么其他不少估值比较高的品种也会开始破位下跌,比如千禾味业这个消费牛股破位已经很明显,海天味业走势也比较糟糕,中炬高新下跌的不归路上更为领先。所以市场机构吹来吹去,无非都还是老套路,变化只是从过去的股评黑嘴变成了机构研报,从技术分析变成了价值投资,目前来看似乎有向量化、AI演变的趋势,但基本套路都是不会变的,这就是股市这个古老游戏的规律。
大家为下跌找了很多理由,这是人类的共性,上涨的时候拼命挖掘利好,下跌的时候找利空原因,其实都是理由而已,真正的原因无非是阶段性行情结束了,科技、消费等涨了这么多,里面资金早就要兑现了,不仅仅是二级市场资金,还有大股东高管等等,有兴趣的可以查查去年7月份开始,市场大小股东都减持了多少?我只能凭印象感觉数量是庞大的。以千禾味业来讲,市场近期报道,2020年至今,包括公司董事长伍超群、股东伍建勇、董秘吕科霖等在内的众多高管,均对公司股票进行了多次减持。其中,伍超群、伍建勇叔侄俩在2020年从千禾味业的大比例减持,共计套现超过16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业绩也开始暴雷。类似的例子太多了,科技股里面更多。所以市场到了兑现阶段,这是根本原因,至于流动性拐点、收紧之类的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都不是最根本的。
外围环境比较乱,我们很难掌握到真实的信息,经济复苏情况到底有没有新闻上说的好,我觉得不太靠谱,这个问题我也很早提示过,首先疫情不是那么容易彻底结束,其次全球经济突然暂停之后,重新挂档启动速度恐怕没这么快,能否回到从前?我觉得很难了,之前的全球合作,现在是全面对抗,选边站队,趋势已经很明显。大宗商品、农产品价格暴涨,不仅仅是周期错配和美元泛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大家已经看明白了未来世界走向对抗之路,都在抢夺、囤积战略资源。比如日本就在积极的囤积战略矿产,欧盟等也在积极的摆脱稀土的依赖。近期我们也不断的在强调粮食安全问题,这是近几年非常罕见的。所以我始终对农业、大宗、军工长线比较看好,另外看好医药医疗类刚需,当然这需要掌握买点。
有色这几天涨的凶,但看起来更像是被动的上涨,是跟随外盘期货价格,主动性的攻击不太像,以期货价格的暴涨情况,如果是主动性的攻击,股价早就大面积涨停了,但有色板块虽然近期不错,但其实表现并不是很出色,与前期差的很远。
农业这几天有增量资金进入,以苏垦农发、北大荒、登海种业为首,明显有资金在进,但我估计还是会有反复出现的,毕竟大盘并不是很好,农业股也是试探性见底阶段,可以继续跟踪。
军工一季报出来后出现了大跌,市场对业绩不太满意,加上整体环境不是很好,所以有一些抛盘,但其实军工还是未来比较确定的行业,理由都说过无数遍了,只不过业绩暂时无法释放出来,目前景气度从上游传导至中游,但下游主机厂肯定要到年末才能体现,这是生产流程决定的。近期大跌一下后向下空间不大了,反而建议重点跟踪,尤其是中游品种。
医药医疗这是市场最确定的行业了,所以近期的反弹力度也最高,一季度不少基金加码进入,比如头部基金易方达系一季度大幅加仓天坛生物、华兰生物这两个血制品龙头,但医药股面临二次探底的问题,近期难有趋势性行情,适合二次探底过程中低吸。
大盘整体上仍然是不太好,去年的主流品种都在派发中,所以沪指恐怕还是要向下走一走,跌到位,打折空间足够了,自然有资金愿意进场,3月份开始的横盘震荡已经到了尾端阶段,虽然3400点这个去年7月到年底的箱体震荡上沿暂时有一点支撑,但最终还是要被击穿的,我还是保持三月份的看法,调整到3200不奇怪,这也是去年下半年箱体整理的下沿位置,甚至调整的更低也有比较大的概率。当然这个半山腰之后,并不是所有股票都继续创新低的下跌,比如上述几个板块调整空间就不大了。个股板块会有一些分化出现。大框架就是这样,今年注定不太好玩,如果上述半山腰的走势最终确认的话,最少也要跌一两个月,所以可能比较像样的机会下半年才能出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