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蝶舞天涯
蝶舞天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68
  • 关注人气: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个人的华山(下)

(2009-06-04 17:52:23)
标签:

华山

徒步

长空栈道

鹞子翻身

摄影

尼康d200

旅游

一个不眠之夜。半夜的时候,有人敲门,说外面太冷了,冻得要死,可怜巴巴地求我们收留他们。我起来开了门,让这一男一女住在空余的床位。顺便在周围转了转,风已停息。满天繁星,月华如水,万籁俱静。

早晨五点,爬到朝阳台,天际已经发白,早有等待多时的人群,在狭小的石窝里发现搂抱在一起彼此取暖的两个人。

日出是华山对我们最好的馈赠。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晨曦、朝霞、红日、金光。多少人来,都为了这耀眼的一瞬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这灿烂的背景下,只有深情相拥才是最贴切的响应。旁观的两个女人,彼此相视一笑,是另一样的温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华山最险要的鹞子翻身,崖高十余丈,三面临空,上凸下凹,通往博台的必经之路。攀援的人要有胆,还要有鹞子翻身的敏捷,手攀铁索,脚踏石窝,附壁而下。好逞能的袖子必得亲身体验一番。有安全绳系于腰间,于心理上是极大的安全保证。仍然不计后果地携带着照相机,保护相机的安全倒是额外的负担。在袖子的户外经历上,这惊心动魄的体验,是一次新的突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红色的一点就是我们攀援的人,能看出几乎垂直的路线。

二个人的华山(下)

在博台上,让刚结识的苏州人扮作和我下棋的样子。

小平在上面给我留下纪念照。那渺小的一点黄,就是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成功返回时赢得许多观众赞赏的目光,工作人员奖励我可以免费再玩几次。

小平的鞋子很滑,在雾气潮湿的路上有不可预知的危险,劝她不要尝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们和苏州人结伴而行,直奔大名鼎鼎的长空栈道。出发前,有不少人的警告和阻拦,反而更激发我们不可不试的决心。

征服天险的欲望制造着前所未有的兴奋。

第一段是80多度的铁条和石窝,接着就是峭壁旁铺着的木板,后一段只是峭壁上的几个石窝。同样有安全绳的保护,强度和难度要略次于“鹞子翻身”。从视觉上看,有万丈深渊的背景,冲击力是无比震撼的。

二个人的华山(下)

小平不可抑止地狂按卡片机的快门,一只脚也翻来覆去地拍了20张。紧随我们后面的美女,一身狂野的打扮。

二个人的华山(下)

过往只有一条道,所以有这么亲密无间的“会车”,得了便宜的姐姐们,都笑哈哈得不知道身在何处。

二个人的华山(下)

栈道的尽头是令狐冲面壁思过的地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松桧峰凌空的崖壁下有石刻的“全真岩”三个大字,岩下无立足之处,除过能腾云驾雾的神仙,凡夫俗子如何办到?

此刻狂风大作,云山雾海,若隐若现,变幻无常。华山呈现给我们又一份额外的惊喜,不虚此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南天门和苏州人各分东西。往西上避诏岩,过炼丹峰,便可登上华山极顶。

二个人的华山(下)

南峰2160米海拔,李白在此搔首问青天耳。此时,云海以排山倒海之气势,席卷而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绝顶上的仰天池,池水青绿,长年累月不盈不满、不干不涸,令人称奇。

从南峰西行,匆匆掠过迎客松,即可登上莲花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路遇身背巨石上山的妇女,沉甸甸地担负着她们的生计,让过往的路人肃然起敬。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巨形的石斧提示着这里是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翠云宫香烟缭绕,在这里双手合十,为自己,为身旁的人祈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华山论剑和杨公塔历历在目,云海深不可测,龟石如漂浮在海上。

二个人的华山(下)

二个人的华山(下)

正午十二点,开始从西峰下撤。吹笛子的老人是华山的明星。

二个人的华山(下)

至此,12个小时遍游华山五峰,放眼周围,并不见几个华山“英雄”,两个女人心满意足。

沿着昨夜攀爬的路线,遭遇大批上山的游人。苍龙岭是韩愈双腿发软号啕大哭,给家人写信诀别的地方。金锁关的铁链上有密密麻麻的红绳和同心锁。

二个人的华山(下)

路过天下第一洞房,

二个人的华山(下)

擦耳岩在白天看起来那么平淡。

二个人的华山(下)

下午一点半,如期赶到索道处,像鸟儿一样飞翔,十几分钟便到山脚下。缆车上俯瞰的智取华山道。

二个人的华山(下)

出东山门的路上,小平步伐矫健,兴致未尽的样子。她果真是神仙!

我对她说:从现在起,别再把我看做一个凡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