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期,有网友在朋友圈爆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护士集体罢工,原因是对医院新施行的奖金分配制度不满。据悉,按照该院新制度,医、护的奖金不再按级别同等分配,而是按照 3∶7 的比例发放,但因为护士的数量远多于医生,这样算下来护士的奖金比医生要少很多,使护士们的奖金和之前相比下降30%左右,有些科室护士奖金比同等级别医生少了近2000元。尽管该院最终取消了新制度,护士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但却引发了业内对护士薪酬制度的关注。为更真实地了解护士们对目前薪酬分配的想法和思考,《健康报》编辑部专门邀请河南省的通讯员走访了几家医院,让我们听听护士们的声音。
根据医院绩效考核方案,我们科奖金分配按照医生护士4.5∶5.5的比例发放,但是由于护士人数是医生的两倍还多(该科医生8个,护士18个),因此,护士的奖金普遍比医生低很多,整个科室拿最高奖金的医生与拿最低奖金的护士,奖金金额大致差5倍。
医院外科系统的科室奖金分配按照医生护士4∶6比例发放,但同内科系统一样,外科也不实行医护分开,医院绩效科按药占比、床位周转率等诸多因素考核后,下拨每个科室奖金。
——河南省肿瘤医院某科室护士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护士集体罢工这件事情,作为一名护士,我并不认可。我认为应该理智地去处理,毕竟自己的工作性质非常特殊,罢工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影响。
就薪酬来说,现在在很多医院护士的奖金多少都由各个临床科室主任说了算,我认为不科学、不公平,应该给予各科室护士长和科室主任同样的奖金二次分配权力。医院也应该将奖金向临床一线以及高风险科室、夜班护士倾斜,这样可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以免护士不愿去高危、值夜班较多的科室。同时,提高护士的工资奖金,可以留住护理人才,让护士有归属感,更好地服务临床,照顾患者。科学的绩效考核、公平的分配制度与正向的激励机制是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考核的方法重点体现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每位护士的绩效奖金按照其工作岗位、年资、职称、班次、出勤天数和工作质量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而后确定分配结果。分配权重向高风险班次及岗位倾斜,体现了同一岗位因年资和职称不同而奖金不同的优势,使高年资、工作能力强的护士能主动承担夜班、责任班和节假日班等工作,降低薄弱时段的护理风险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
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护理岗位绩效考核改革,使护理岗位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护士如果想获取更多的报酬,就可以申请到工作最忙、风险最高的ICU、急诊、儿科等科室工作,可以多值夜班,多值节假日班,使付出的劳动得到应有的价值回报。
——河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宋葆云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哪家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在医生护士之间,普遍具有高关注度。而且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公平,凡事有个过程,因此,医院制度的改进完善,也需要职工的理解。目前,我们医院实行病区护士长和病区主任奖金由医院发放,普通医生和普通护士的奖金由病区发放的原则。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病区护士长和病区主任进行绩效分配时,对各自所带团队的“主观倾向”,体现分配的公平性。
就个人而言,当然愿意医生护士奖金分开分配。2014年10月之前,我所在病区医生和护士的绩效奖金是按46进行分配的。“46”的分配原则充分考虑到病区护士人数远远多于医生人数。2014年10月,为进一步实现奖金分配的公开化、精细化,医院实行绩效改革,单独拿出一部分资金对临床、医技、护理、行政、后勤等绩效工资进行核算分配。当时,医护奖金分配原则上,医院定出了一个系数,即护士的绩效奖金整体上是医生的1.2~1.4倍。
——郑州市某二级医院护士长
来源:“健康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