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面塑有感三

(2012-05-15 15:18:37)
标签:

《东京梦华录》

面塑艺术

飞燕

孟元老

明清时期

杂谈

分类: 面塑艺术

面塑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起源于民间祭祀,古时很多地方流传着逢年过节喜庆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他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随着岁月的流逝就出现专门的捏面人的艺人,双手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沿街叫卖,面人儿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民间工艺。延续到宋代,捏面人已经成为民间节令很流行的习俗。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 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 当时面人,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花虫鸟兽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

明清时期面塑艺术已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价值很强的表现形式,艺人们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谋生手艺,俗称捏面人 到了近代,面塑艺人受文人艺术文化的影响,不断改良吸纳诸多姊妹艺术的精华,同时在面塑材质中添加防腐防裂的添加剂,经过特别调理配置,使他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力的新型雕塑,不仅在刻画人物动感形体、面部神态;人物皮肤的润泽质感,突出古典衣饰层次等方面,艺术效果更细腻,更逼真,而且可存放几十年至上百年,不生虫霉变,不开裂,不变色。

旧时代捏面人大多是江湖艺人,授徒由于文化影响多为口传心授,徒弟按照师傅操作步骤,默记下来每一个操作细节,照葫芦画瓢,只学得皮毛,不得要领,难得师傅精湛技艺,所以出于蓝者众胜于蓝者寡。尚学有成者必是绝顶聪慧,悟性极高,举一反三之贤能。常言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个人修行重于师傅传授,个人修行一是熟练掌握面塑手法技巧,二是技外功夫的吸纳,所谓技外功夫乃是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借鉴绘画、彩塑、雕塑、戏曲等等其他艺术形式精髓,融入面塑艺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