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2008-03-06 20:11:29)
标签:

杂谈

旅游

休闲生活

生活记录

旅行/见闻

文化

三百万年前的南方也是和南极一样啊,谁知道呢

要是南极干枯了,又会有多少个冰臼浮现人间呢,

 

一个大规模冰臼群最近在福建东部宁德福安市境内被发现,在白云山风景区,从蟾溪至龙亭溪峡谷长达10多公里的溪段上,放眼望去,圆形、心形、蝌蚪形等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石臼在河谷中随处可见,令人叹为观止。估计为距今约两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产物,遗迹资源集中、规模巨大,是目前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绝无仅有的,堪称“中国冰臼的宝库”、“冰臼奇观中精品”。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由于沿溪水电站建设蓄水,这些石臼群长期湮没在水底,无人知晓。近年来由于上游建起水电站蓄水,这一奇观才得以逐渐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它的惊世容颜。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在九龙洞中发现的“单体冰臼”直径约30米、高约60米,数量还不止一个,而

以往看过最大的宽不过五六米、高十余米。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堪称世界奇观

“经粗略统计,这条6公里山涧及九龙洞内,就有‘冰臼’上万个。”福安旅游部门人士称,这次考察路程只是福安白云山景区冰臼群分布的一个区域,那些山势更为险恶、人迹难至的深山中究竟有多少数量的“冰臼”,至今还是个未知数,考察仅仅是个开始。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第四纪冰川形成300万年冰臼

冰 臼: 在遥远的300万年前,由于冰川作用,在巨厚冰层覆盖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溶化沿着冰川缝隙向下流动,在冰层的巨大压力下,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而形成深坑,于是形成冰臼。 

冰臼的三大特征:“口小、肚大、底平”

 

冰臼是冰川运动的结果,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冰期:第一次是8亿年前的震旦大冰期,第二次是两三亿年前的上古生代大冰期,第三次就是第四纪大冰期。只有第四纪大冰期才是形成冰臼的鼎盛期,目前所见冰臼基本在这个时期形成。但这些已发现的冰臼都散落在花岗岩上,目前并没有发现在灰岩上形成的记录。由第四纪冰川形成的冰臼是距今二三百万年前。

 
冰斗冰川: 山岳冰川的一种,冰川积聚在围椅状洼地中,因冰斗内长期积雪而成。无冰舌和粒雪源之分。常出现在雪线附近,冰川靠冰斗后壁的雪崩和冰崩补给。
山谷冰川: 山岳冰川的一种,流动于山谷之中,又称“冰河”,主要分布在高山区。分为粒雪盆和冰舌两部分,粒雪盆是冰川的补给区,冰舌为消融区,冰层厚度可达数百米,运动速度一般为每年数十米至一、二百米。
山麓冰川: 由一条或多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的冰原。
角峰: 因冰雪侵蚀作用形成的金字塔形山峰。山峰周围由三个以上的冰斗相背发展,因冰斗壁蚀退而使山坡呈凹形陡坡,峰顶则突出呈尖角。
刃脊: 刀刃状山脊。冰川谷之间或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因冰川侵蚀和长期冻裂风化,逐渐变得洒薄陡峭,峰顶参差不齐,形如锯齿。
冰斗: 因山地冰川侵蚀而形成的围椅状凹地。三面坏以陡崖,开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底部低洼。冰斗主要在雪线附近发育而成。
冰围谷: 由数个冰斗联合而成规模较大的复合冰斗,半圆形,发育在冰川谷的源头,也是粒雪盆所在地。
冰川U形谷: 又称槽谷。山谷因受冰川侵蚀,谷地平直,谷坡陡,谷底宽平,横向呈U字形;纵向呈槽形,并因冰盆、冰槛和冰坎相间而构成阶梯状纵部面。
冰川刻痕: 冰川挟带的岩块磨蚀岩壁而形成的巨大刻槽,深度可达1米以上。
冰川擦痕: 冰川内挟带的石块,突出的棱角承受冰川运动而磨擦冰川基岩或冰碛石的表面,形成许多细长的擦痕,深数毫米。由于冰川流各改变或冰体的多向滑动,可表成方向不同的多组擦痕。
冰溜面: 基岩表面因冰川磨蚀形成的磨光面,其表面有许多细小的擦痕。
 
冰臼在福建东部宁德地区福安市,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冰臼群
老吴的老家那儿,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组织去玩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