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爱莲说》

(2012-08-28 14:58:04)
标签:

转载

注定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南无阿弥陀佛!
原文地址:《爱莲说》作者:蓝色回忆dresden

http://s4/middle/4a0f0ccexc55666bf50a3&690

《爱莲说》

 

    每到夏天,池塘里开满莲花的时候,总是按耐不住内心的那份激动,总是会反复去观赏,去拍摄。

    跟大家一样,喜欢莲花,不单单是因为那份夏日里的清凉之美,更因为这花的高洁品性。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中学课本上学过的《爱莲说》,残存于记忆之中的也就仅此一句了。真是愧对先师啊!好在现在网络方便,可以温而习之。

 

    《爱莲说》是北宋散文家周敦颐的代表作。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也是著名的理学家。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到星子任南康知军。因周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于是到星子后,他便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上了荷花。周敦颐到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莲说》。文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

    《爱莲说》虽短,但高风亮节,字字珠玑,清雅脱俗,琅琅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

后来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

                        闻道移根玉井旁, 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

 

    岁岁看莲,夏夏赏莲,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她,总有一种平民百姓、邻家女孩的亲切感。

    莲一身是宝。她的藕、叶、叶柄、莲蕊、莲房(花托)均能入药,清热止血;莲心(种子的胚)有清心火、强心降压功效;莲子(坚果)有补脾止泻、养心益肾功效。莲藕还可作蔬菜食用或提取淀粉(藕粉)。偶尔去茶室喝茶,看到枯黄的莲蓬被插立在净瓶之中,心底总会有一丝禅意飘起;想到它曾历经风雨孕育果实,虽说是干枯的,依旧心生敬仰。

    莲,不单单是供人观赏、品鉴,更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敬仰,因为她有着高洁厚爱和牺牲奉献的品格。

    池塘或大或小,莲花或多或少,其实都不影响对莲花的欣赏。赏莲,我以为最该欣赏的,是她在烈日风雨之下的花开花落,是她用花的生命之华孕育果实的那种艰辛而又快乐的过程。

    青青莲叶,悄悄长成。当碧绿弥漫着铺满整个池塘和水面的时候,就象一个母亲精心地为孩子们准备好了一张嬉戏与生长的温暖之床;

    尖尖小荷,宛若孩童。或羞怯或生性温和,躲在荷叶之下遮荫躲雨,默默成长;或好奇或胆大调皮,钻出层层荷叶,小手叉腰般高高地站在田田的叶床之上,眺望着整个荷,眺望着满怀期待而来的人们;

    玉露含苞,犹如少女。点点娇羞之中,那花瓣尖端的粉红早已淡淡地从层层包裹的绿萼中绽露出来,充满了对自己花季丰华的幻想与期待。

    花容初开,圆润的花形,明丽的花瓣。无论是那怡人的色彩,还是花瓣之上那清晰的肤脉,都把少女日渐成熟的身姿最完美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莲花初开,很有一种珠圆玉润的感觉,会让你忍不住想轻轻地触摸她,把她捧在手心,却又怕把她碰破。

    夏日里的骄阳烈日,夏夜里的冷雨凄风,都奈何不了莲的生长。盛开的莲花,如同一个个母亲,全身心地孕育着她怀抱之中那稚嫩的莲蓬,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直到在烈日风雨下,耗尽自己的风华,花瓣一片一片地随风掉落。掉落的花瓣,或静静地躺在水面,或被莲叶用颤抖的双手小心地捧着。灿烂夏花,寂静凋落,却没有丝毫的悲怆凄凉,有的只是安详。你依旧能看到那残留在花瓣之上满足的微笑。

    小小莲蓬带着稚嫩的蕊黄,凭借着莲花母亲用爱和生命给他留下的结实风骨,凭借着他脚下默默无闻的根茎给予的父爱,继续顶立在风雨中,吸收着大自然的精华,把生命的种子孕育成形。莲蓬似乎也在用生命的成熟高声赞美着莲花美丽!

 

    赏莲,爱莲,正是因为这生命孕育过程中,那充满爱心与希望的花开花落和无怨无悔!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