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不出那个“谢”字

(2015-11-25 14:52:07)
标签:

随想

   早晨第一个电话,打给妹妹香兰。告诉妹妹,收到了托老乡小万从老家捎来的腌菜管和油豆腐,还有一个塔苞芦馃的木夹子。

    腌菜管,可不是北方的咸菜。北京菜场的大白菜、油菜,腌不出菜管的味道。对菜管,我在《孝亲三部曲》之《威坪三宝》一文有过这样的记述:“由青菜和白菜腌制而成的菜管,曾是威坪农家最主打的菜。我家安川跟威坪其他村子一样,菜地适合种青菜,北方人叫油菜。青菜中杆白的叫白菜,跟北方的大白菜质感不同。每年下了霜后,家家户户便从菜地剁了大棵的青菜或白菜,整担整担挑回家洗干净,切成比萝卜丝稍粗的形状,在大锅烧开的水里焯一焯,捞到布袋里,放上一块大石头压个把小时,水压干后,菜管倒在大盆子里搓四五分钟,放进盐和切碎的生蒜,再洒上红辣椒粉,拌匀后,倒进大坛子里,腌上一周或半个月就是地道的菜管了。腌过的菜管,用尖椒炒熟,或者放进砂锅里跟肉炖在一起,特下饭。”

    腌菜管,是母亲健在时每年必做的。母亲离世后,在县城打工的妹妹和妹夫要做腌菜管,就不太方便。今年立秋半个月后,妹夫骑着电瓶车回威坪方宅,在自家的菜地种了高杆青菜。下霜后,妹妹、妹夫一起回村把菜剁了,然后洗净,切成菜管,开水焯过,再用大石头压过,按照上面的程序腌上后,带到了县城打工的地方。

    一百多斤青菜,腌了菜管,只有一大筒和两小瓶,也就十来斤。腌菜管那天,虽已到下霜时节,但白天温度还不低。妹妹怕菜管酸了,就拿回县城放在冰箱。妹妹给自己留了一小瓶,其余的跟油豆腐一起让老乡带给了我。

    电话里告诉妹妹,晚九点到北京南站顺利拿到了腌菜管,可就是说不出那个“谢”字。知道坐公交会吐得一塌糊涂的妹妹,为避免晕车,愣是让妹夫电瓶车驮着她来回四个小时,先去村里给腌了菜管,然后带到县城,再托老乡带到北京。

    说不出“谢”字,不独独是这一次。母亲走后,妹妹时常寄一些时令的老家特产,如番薯干,如米花糖,如油豆腐,如粽子叶,抑或腌辣酱用的酱豆。清明时分,还寄过刚挖来的野小葱。初中都未毕业的妹妹,不会因为我没有说过谢谢而不高兴。而没有向妹妹道过谢的我,也从没有觉得妹妹书读得不多就比我文化低。

    为父亲母亲,妹妹做的远比做哥哥的我们多得多。母亲离世前的两个月,妹妹放下了一切,不要工资不要奖金,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而父亲在世时,也是妹妹在生活上照顾得最多。

    跟妹妹说不出“谢”字,却变成了对她每天的牵挂。依旧是上班路上,十多年来习惯了每天早晨打给母亲的电话,慢慢地变成了打给妹妹。家乡的人和事,时常能从妹妹电话的说笑里听到。身在千里之外还能吃到年少时在县城读书或外出搞副业(做民工)时冬天必带的主菜,如今已经改良了可以用五花肉炖或炒的腌菜管,曾经过年才能吃到的油豆腐,其实,不仅是铭刻在血脉里的美味的回放,更承载着对亲情、对妹妹、对曾经的那个时代的生活,说不出的谢意。

                                  2015.11.25



  

http://s12/bmiddle/001BivlYgy6XhdsYMNdab&690

http://s12/mw690/001BivlYgy6Xhdu16Xh6b&690

http://s9/mw690/001BivlYgy71hGhCCbmb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又经驿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