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动的年夜饭

(2012-01-20 14:16:01)
标签:

那年

那月

城里过年,常会为在哪儿吃年夜饭,年夜饭吃什么而纠结,但这么多年,沉淀在心对过年的回味,是老家安川曾经的习俗——流动的年夜饭。

    在老家,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就叫年饭。不论你家里条件多困难,生活多拮据,过年,在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满是灿烂。过年的元素,进入腊月中旬你就能感受得到。小年后,各家便开始做油馃、豆腐。油馃是用江米粉和面粉和在一起,揪成一个个小剂子,再揉成圆球压成小圆饼坯,用菜油炸。豆腐呢,最早是用石磨磨泡好的黄豆,一般需要磨大半天,后来村里有了加工厂便省了许多工夫。用山泉做的豆腐口感特别,多吃也不太会胀肚。留出过年吃的白豆腐后,大部分都炸成油豆腐。父亲通常会在灶上放上先炸好的豆腐和油馃,再点根香,祭了灶爷。炸出的豆腐金灿灿的,特发特好吃。年三十头两天,家家户户还会做很多很多包子(馒头)、白米馃(用模子印制)、靓梳馃(形状象老式梳子,里面是韭菜豆腐或腌菜豆腐为馅儿),以备正月里亲友来时很快可以招待。熬米粉羹,里面有梅干菜、豆腐干、黄花、松蘑等。

过年元素的重头,是年成好时杀猪。剁好的猪肉抹上盐后腌上,用石头压着。过年的另一番忙碌,是家家户户自制米花糖。把米泡好后炒熟,条件好的家庭让爆米花师傅帮着爆,但自己炒的米花要更瓷实。做米花糖用的糖浆,是各家自己熬制的番薯糖,有的家庭用小麦熬糖。父亲特别愿意帮人做米花糖,因为热糖要掌握火候。父亲似乎很有经验,糖和米花倒进榨圈(木制的方形模子)后,快快搅匀,并用木凳匀匀的去砸,砸好后用菜刀切成一片片,整齐码放在大磁缸里。米花糖是正月里家家户户待客时的必备,一般会吃到三月份,既待客又可以当地里干活回来的点心吃。

除了杀猪、做米花糖、蒸包子、白米馃和靓梳馃以及炸油馃、豆腐,年元素的重中之重,是上坟祭祖。老家习俗,母亲一般不跟我们上坟,而是在忙着准备年饭。年饭做熟前,孩子们依着大人的吩咐,洗了脚,剪了指甲,换上新袜子,穿上新衣服,还有母亲用无数个夜晚纳鞋底给一家人缝制的新布鞋,如果鞋面是灯芯绒的,孩子们会更加开心。

 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每年的年三十,大概下午四点就能听到村里各家在叫人吃年饭。那个时候,我们是爷爷伯伯叔叔堂兄家转着吃,这家刚吃二十分钟,那家就来叫了。虽然都贫穷,但家家都把平时舍不得吃的摆上,一个晚上要去吃四、五家。有的家里是自制的米酒,奶奶喜欢烧酒,我们就去给奶奶打点散酒。父亲母亲总是愿意把辛苦了一年的年成,体现在年饭里。虽然家里很艰辛,但母亲总能把一桌菜做得香喷喷,即使在自家没有猪肉,想办法借猪肉过年的年景里,对来年的憧憬依然在年夜饭里彰显。

     平安一年就是幸福,家和三百六十五天便是快乐。相逢一作揖,相聚一杯酒,祝福在相互的微笑里,感念在彼此握手时。这些年,爷爷奶奶们不在了,大伯和父亲也离开了我们,过年的不少习俗在生活变好的今天已经淡化,但杀猪,做油馃、豆腐,做包子、白米馃、靓梳馃,做米花糖,煮米粉羹,上坟回来后洗脚换新袜子、新鞋,穿新衣服,初一清晨放鞭炮早早开门等过年元素,一直是甜蜜在心里的回味,而流动的年夜饭,是记忆的最深刻。

流动的年夜饭,流连的是亲情,动人的是那份真诚。

 

 

 http://s9/bmiddle/001BivlYty6FUf8Awe4e8&690

http://s4/mw690/001BivlYgy6FUd1DMor63&690

http://s3/mw690/001BivlYgy6FYW7aJLc82&690

http://s11/mw690/001BivlYgy6FUdawXOya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借钱记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