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庐剧《小辞店》的起源
(2014-04-29 16:45:28)
《小辞店》又名《卖饭女》,为全本《菜刀记》中的一折,是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的代表剧目。后来改编为黄梅戏,与《天仙配》、《女驸马》等剧齐名,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成名剧,严凤英艺名即取自剧中女主人公柳凤英。
这是根据清末道光年间安徽肥西三河镇二龙街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剧目,商人蔡鸣凤与店姐柳凤英二人露水夫妻三年整,各自有家世的两人都以为找到了真爱,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蔡鸣凤被妻子及奸夫暗害,柳凤英为之申冤后撞死在他的墓碑上。
《小辞店》流传至今,影响甚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是说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二是同情"婚外恋",题材闯禁区;三是在于剧情的复杂多变,生动感人;四是该剧的唱腔跌宕起伏,承转有序。《小辞店》一剧命运多舛,历史上曾数度禁演,男女主人公所在地也长期抵制演出。
庐剧《小辞店》的故事发生在清代道、咸年间的庐江县二龙街,那时的三河集镇与现在的同大镇二龙街相毗邻。二龙街是三河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河集镇水陆交通方便,商贸十分发达,成为微商几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因此二龙街上客栈、酒楼、药店也一个个应运而生、生意兴隆。 二龙街有家客店,店大姐(店老板)姓胡,名翠莲,排行老二,人称胡二姐,为庐江县同大胡湾人。胡翠莲不但人生得俊俏,而且能言会道,因此生意做得十分红火。“二龙街十字路开了门面,东边卖的是瓜子,西边卖的是香烟,中间卖的酒和面,针脑线头样皆全。”“到春天茶叶客六安瓜片,到夏天绸段客苏州乌眉,到秋天骡马客湖广福建,到冬天皮货客西口北边。”胡家客店的规模相当大,不但卖百货,而且开饭店、客栈。 有一年春天的傍晚时分,一个操外地口音、浑身打颤的年青人来到店中,要求投宿,这年青人叫蔡鸣凤,湖北省细水县(今浠水市)蔡家庄人,到三河来做麻绳和红花草籽生意。因为长途奔波,加上雨淋衣湿,菜鸣凤浑身发着高烧。胡二姐十分同情蔡鸣凤,忙安顿他躺下,亲自出去请来郎中为他看病。连日数天,胡二姐热心帮他熬药送水,令蔡鸣凤十分感动。一来二去,人从相识到相处,胡二姐问起蔡鸣凤的身世,蔡鸣凤由于担心被人耻笑,谎称自己从湖北细水县过来做生意的,父母早丧,家中并无第二人。蔡鸣凤的这一谎言以及本人的勤快,使之与胡二姐陷入了深深的婚外情。 其实,蔡鸣凤刚刚结婚不久,娶家乡朱家庄朱茂清之女朱氏为妻。这朱氏与姨表兄陈大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朱父嫌陈大雷家贫,是个杀猪匠,硬将女儿许与蔡鸣凤。那时婚姻全由父母作主,朱氏女无奈之下,只得与蔡鸣凤拜堂成亲。其时,朱氏女心中只有陈大雷。洞房花烛夜,蔡鸣凤知情后,与朱氏大吵了一场。为顾及名声,蔡鸣凤第二天一大早远离家乡做生意,于是,四处奔波,来到三河镇二龙街。 蔡鸣凤住进客店后,老实本分,整天忙着做生意。有时见胡二姐客栈人多,便主动帮忙。胡二姐丈夫整天在外赌钱,从不问家中缺米少盐等事。天长日久,店大姐渐渐对蔡鸣凤有了好感。二人日久生情,互生爱慕,竟做起了“露水夫妻”。正如蔡鸣凤感叹:“虽是露水夫妻但真心真情,胡二姐从不怕旁人议论;做生意她为我操心不尽,我与她多恩爱形影相随不离分。” 一晃三年过去了。一天,蔡鸣凤正在街头闲逛,偶遇湖北细水县家乡的一位熟人,来人带给蔡鸣凤岳父写的一封家书,信中除叙述岳父母年事已高和思念女婿回家乡外,还隐约提到了女儿朱秀英不守妇道,与陈大雷有隐情等。蔡鸣凤看后,前思后想,决定回家一趟,遂向胡二姐辞别。胡二姐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备上衣服雨伞和三百两银子,送蔡鸣凤启程上路,两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约好来年三月再见面。 经过半月跋涉,蔡鸣凤终于回到家乡细水县,傍晚时分到达朱家庄岳父家。朱老夫妇见女婿三年未归,为让女婿快点回家团聚,便催蔡鸣凤连夜赶回20里外的蔡家庄。午夜时分,蔡鸣凤终于回到阔别三年的门前,发现家中仍亮着灯,顿感蹊跷。喊门半天,朱氏才慌慌张张前来开门,见是丈夫蔡鸣凤,抱着便哭:“小冤家,三年死哪去了,想死我了!”进屋后,蔡鸣凤见桌上摆着酒菜,有两副碗筷,忙问:“家中还有谁?”朱氏道:“自从你走后,我每夜思念,睡不着就喝点酒,帮你摆上碗筷,和你一块喝酒。”几句话,说得蔡鸣凤心中暖洋洋的。见蔡鸣凤不吱声,朱氏一个劲地劝酒。由于长途劳累,不胜酒力的蔡鸣凤一会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了。这时,朱氏轻轻叫出刚才吓得趴在床底下的奸夫陈大雷,对陈大雷说:“我俩要做短头夫妻,还是做长久夫妻?要做短头失妻,今晚你就滚走!永不相见!要做长久夫妻,今晚他回来无人知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说完二人找来一根麻绳,死命地勒住了蔡鸣凤。可怜睡梦中的蔡鸣凤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被送上西天。为毁尸灭迹,陈大雷拿出了杀猪刀,将蔡鸣凤尸体碎成八块,装进罐子,埋入院子地下。屈死鬼蔡鸣凤冤难申,仇难报,这对狗男女自以为天不知地不觉,暗自高兴。 第二天一早,朱茂清发现昨天女婿走得急,将雨伞丢下了,于是拿起雨伞赶往蔡家庄看望女儿女婿。谁知,女儿矢口否认蔡鸣凤回家。朱茂清再三说明:蔡鸣凤确实回家,还身背三百两银子。朱氏女一阵心虚,竟丧尽天良,一把拉住父亲到了县衙,告朱父谋财害命,杀死了蔡鸣凤。县太爷认为人证物证俱全,将朱茂清打入了死牢。朱老太为替老头子申冤,回家卖了房屋,几经奔波,毫无结果。走投无路之时,准备在树林中上吊自尽,恰巧被到树林中躲藏的小偷魏大蒜撞上。听说是为蔡鸣凤案,小偷良心发现,愿出庭作证。原来那天晚上,小偷魏大蒜潜入蔡家庄,见蔡家亮着灯,便翻窗入室,躲在屋梁上,半夜时分,陈大雷和朱氏女杀死蔡鸣凤,碎尸那血淋淋的一幕,吓得魏大蒜差点晕了过去。趁陈大雷和朱氏将尸块装罐在院地埋尸之际,魏大蒜赶紧溜走了出去,吓得躲在小树林中,几天不敢出来。县令听了小偷之言,将信将疑,于是押着小偷来到蔡家现场查验,果然在院中挖出几个大罐子及碎尸。至此,一桩惊动鄂皖两地的杀人命案终于告破。二龙街的胡二姐得知凶信后,千里迢迢赶至蔡鸣凤的坟前吊唁,诉说衷肠。事毕,一头撞在蔡鸣凤的墓碑前,撞碑殉命,追随九泉。这段生死恋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实为大胆之举,一时,在安徽合肥和湖北等地广为流传。后来,人们将这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成庐剧《小辞店》,很快唱红了大江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