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福州传统 |
分类: 杂谈 |
这里写的东西有点特别,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不过那是出生在八十年代以前的人记忆中正在忘却的东西,如果我再不写可能也要将它淡忘了.
这些木桶可都是纯手工制品,过去有这么个个体行业就叫窟(方言)桶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吆喝着,用竹子将固定形状的木头围成一个木桶,现在随着木桶的消失可能也没有这样的行当了.写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知道这桶是做什么用的吧. 在晚饭后一般是晚上八点后,就有一个孤独的身影拉着一辆全封闭的木车,只有在上方有个方形的盖子。它在桶阵前停下,将桶中之物一桶桶倒走,若是巷中安静我们就可以听到木桶的撞击声和车咕噜的远去声. 很快就有勤快的主妇出现,用清水和手中的竹篾将桶清洗而后消失在小门后.这个过程想必大家都回忆起来了吧。这桶就是我们的传统卫生洁具-马桶. 孩提时它是我们捣蛋的媒介,夜晚用石头砸,看到粪水四溅,我们就开心无比。或者到了过节,点燃了大炮仗就往里扔,随着一声闷响,我们扭头往自家门里跑,都怕马桶的主人会追出来找我们这些孩子算帐。
我前年到水乡西塘,大清早走在烟雨长廊里,突见河边一溜三个木桶很诗意地排开,我马上拍了一张,可是这张相片久思不得其名。其实小时候还有挺多关于木桶的趣事,也许童年的你也有过,那么我们就交流一下吧,虽然这个话题是多么的不雅。 那褪色的木桶曾经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废弃的思绪,它无言地紧紧承受着的千百年的压力,从不挑剔从不张扬地成为了我们这个话题的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