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非洲 |
埃及最伟大的神庙
4月27日小面包车已经坐了不少人,磕睡了四个小时到达阿布辛贝神庙,学生票43磅。
这座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建造,大小两座神殿,一座是他祭司太阳神拉,阿蒙神,佩特神的神殿,另外一座小型的是妻子奈费尔塔里祭司哈特女神。
神庙建于公元前13世纪,后被黄沙淹没,1813年瑞士人伯克汗发现,当时神庙只露出一个石像头部,另一边的石像露出王冠部分.清理黄沙工作艰巨,一直到1909年神庙才全明清理完毕,展现在世人面前.
60年代因为阿斯旺大坝兴建,水位升高,大量的遗址将面临没顶之灾,根据瑞典专家意见,将神庙切割乘每块20吨的2000块大石头,迁移到200米外的原址高65米的人造水泥山上,象拼积木一样把神庙装起。
神庙的门口是高约21米的四尊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是埃及目前最大的雕塑,其中一座已经破损,头像落在地上。
他的脚下站立着王后,王子和公主,进入神庙,大厅两边各排列着四尊拉美西斯二世石像,四周的浮雕描述拉美西斯二世的卡迪识之战,线条凝重,刻画逼真,印象深刻。
最里面圣坛供奉4尊神明,分别是佩特,拉美西斯二世,阿蒙神,太阳升起之神。这座神庙最神奇之处就是每年的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加冕日)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的清晨,阳光都准时照射在除佩特外的三座神像上,因为佩特掌管黑暗,所以阳光是无法照射到他的.如此的安排体现了古埃及人的建筑和天文的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不远处的小神庙,正面是6尊10米高的立像,四尊为拉美西斯二世,另外两尊才是王后的立像,这已经是很难得的,通常王后的雕像都不超过法老的膝盖.这座神庙很小,但是里面的壁画同样也很精彩.
阿斯旺大坝
刘老师醒目的花衬衫又出现在我们的停车处,又出啥事了?原来他找不到他的车子了,短团,参观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他把车子给误了,只好坐我们的车。
坐车去看高坝,门票8磅,不去的人可以下车等候。
阿斯旺有两座水坝,旧坝1902年由英国人修建,当时希望用水坝控制尼罗河的泛滥,效果却不理想。在苏联和德国的援助下,新大坝建于1960年,花了12年时间,大坝宽3880米,高110米,使用建材比胡夫金字塔多20倍,并形成500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湖。大坝给埃及增加了耕地和发电量,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国内目前有许多西部的大河正为建不建水坝而争论,生态环境就是争论的焦点。
岛上的菲莱神庙
菲莱神庙,学生票15磅,坐船上岛来回5磅。
菲莱神庙建于托勒密王朝,为祭拜伊西斯女神而建,他帮助丈夫奥西里斯复活,被视为法老之母,古埃及人向她祈求儿童的平安。
神庙搬迁前在毕迦岛,那里是埋葬奥西里斯的地方,现在的位置离原址500米。
神庙不大,但是因为在岛上,环境和其他神庙不同,所以感觉特别有灵气。
神庙的石壁上浮雕保存完好,不过看过那么多大型神庙后,到此已经开始审美疲劳了,加上睡眠不足,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细细体会。
胡夫金字塔的落日
4月28日 火车9点半到开罗,终于又回到了阿拉穆舒坦的家。
下午1点打车13磅去胡夫金字塔,学生票25磅,三角架光荣地买了20磅门票。
进门迎面就是著名的斯芬克司像,它坐西朝东,在一块巨石上雕成,全长73米,高20米,由于它形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司,因此而得名,实际上它要比希腊文明早壹千多年。
古埃及用狮身比喻法老强大的力量,所以在埃及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少的狮身雕像。
经过岁月的洗礼,人面已经不成样子,胡须在大英博物馆,鼻子被伊斯兰士兵砸掉,脸上停了不少鸽子,远看人面如麻脸。
后面是三座连成一排的胡夫,哈拉夫,明卡乌拉金字塔,这是祖孙三代发老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最高,高137米,大约有46层楼呢。
我独自坐在金字塔的石头上避避暑气,就有骆驼佬过来拉客,谈好80磅到远处的沙山上等日落。
大约一个小时到达沙山顶,有小帐篷可喝茶休息。
住这的是个高个男子,他烧了壶热水,泡了两杯茶,用手抓过一撮晒干的薄荷叶,揉碎,散进茶里,一股清香溢出。
一看时辰尚早,我便倒下闭目养神。
忽感背后一紧,扭头一看,满脸褶子的贝都英老头正用手拿捏我的肩头,“马杀鸡”,他笑着说,这笑容我太熟了,我摇头拒绝。
很快他又回来了,那双手又扣住了我的肩,我嘴里拒绝,他手却不停,拍打了几下,“我有种很奇特的治疗方式。”他说,看他拿过玻璃杯,我想不会是给我拔火罐吧,还真的是,不知他从哪个中国郎中那偷师的。
“很舒服吧?”他得意地问我,我笑着摇头,如果点头的话,下一个动作他就会伸手要钱的。他要我取出相机,拉着我到骆驼边合影,还要我作出各种动作,很专业的样子,我服了他,塞给他5磅小费,“这么少?”他惊呼,我摇摇头算是回答。对于他这套商业运作我能配合他也该知足了。
喝着薄荷茶看到远处尘烟翻滚,一队埃及人骑马一路呼啸地飞奔上来,他们的骑术不错,还有长发飘扬一身劲装的女子呢。
他们就在帐篷前席地而坐,边喝咖啡边和我一样等待着落日。
因为夏时制,一直等到7点太阳才落山,也许是季节不对吧,空气透明度很差,光线一点不好,没拍到满意的照片,临走时给了烧水的男子15磅小费,他并不满意,两杯茶在山下也就两磅的价格,这就是埃及人。
下山途中,那骆驼佬对我说:“我等了你4小时”,“之前你说无论多久都可以的”,我回答。他又问“HAPPY?”我回答“NO HAPPY,SUNSET NO GOOD”他解释日落不好不是他的原因,骆驼这么迟也累了,为他的要钱打了一堆草稿,我不搭理他。
到了山下,他拉我进商店购物,我不去。我付80磅,他纠缠着要小费,最后给10磅拉倒,这不愉快的旅程终于结束。
埃及人比印度人还难缠,印度没有给小费的习惯,谈好价格不容易节外生枝,埃及人却屡屡在小费方面困扰着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