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非洲 |
遭遇沙尘暴
4月17日早上推门外出,发现天空有些异样,飘着的是黄色的云,连忙喊阿拉穆来看,他轻描淡写告诉我:“沙尘暴。”
第一次见到久闻的沙尘暴,象小时候一到发洪水季节,莫名的兴奋。
空气中充斥着粉尘的味道,晒在露天的衣服都蒙上了一层黄土.
无出可去,便上网。
海鲜大餐
阿拉穆中午去机场接我的同伴婕,婕运气好,下午机场就关闭了,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这一消息.
婕乘海湾航空,中转巴林住了一晚免费豪华酒店,不用象我和娜娜这么折腾,因为她不去东非。晚餐时间阿拉穆打电话定了一桌的海鲜和烤肉。所有外卖都用锡纸包着,品种丰富:烤螃蟹,烤虾,烤犹鱼,烤鱼,烤鸡,烤鸽子,烤牛肉肠,红烧虾。
埃及的海鲜,总离不开一个烤字,崇尚清蒸,白灼的国人们将无比的郁闷。
海鲜晚餐异常丰富,可埃及的烧烤水准却远不如泰国,菲律宾,我喜欢的只有烤鸡。
值得一提的是烤鸽子,肚子里填满了米饭,鼓鼓的肚子,卖象不错,却不好吃,我觉的是埃及的大米不好吃。
一对法国留学的小夫妻也住这,他买了卢克索啤酒,酒精度高,味道很怪,难以下喉。
上网咨询在埃及一路狂饮的IVY,回答是SAKARA啤酒最好喝。
开罗的海鲜并不便宜,这么一桌350磅,6个人吃不完。
密不透风的以色列使馆
4月18日阿拉穆带我们去各使馆了解签证,打车5磅到以色列使馆,十点半才开门。
约旦使馆:一个月时间才能拿到签证,135磅,不用任何特殊材料。
叙利亚使馆:不给办.
重回以色列使馆,大门口的警卫将包里东西一件一件东西掏出来研究。
看到我的小对讲机,问我这是啥,我说电话,警卫做了个投手雷的动作,我陪笑。
登记资料后照相机,手机寄存,折腾了半个小时。
大楼一层是第二道检查口,住处填的是希尔顿大酒店,瞎遍了两个房号,当时还真怕他们打电话去酒店查.
过两关后,电梯上16楼,出电梯左拐上半层,一道厚重的铁门挡住我们去路。
我们一到,墙角聚光灯亮起,边上是监视器,按门铃,里面有人盘问。
在门外等了一会,只放婕进去,半个小时后,婕终于出来了,进去被盘问,最后才是填表,填好表下班时间到了,他们工作时间10:30-12:30。
以色列在中东树敌太多,使馆是个危险地带,以至于保护得密不透风。
再闯以色列使馆
4月19日 婕宣布放弃以色列。我和娜娜决定再闯以色列使馆。
二进宫,经验了告诉我,穿条裤衩是最安全的。
警卫很热情,前面两道关口顺利通过,从16楼进入一间小房,警卫全身检查,钱包里东西被一样样掏出仔细看过,再过X光,皮带也细细捏过,感觉警卫恨不得把我也送进X光里扫描一遍.
庆幸这是一道安检,正式推开办公室大门,冷气十足,小桌前西装革履埃及办事员,他仔细地研究我的护照,我有点紧张。
填表后由他交给窗子里的女签证官,签证官是个以色列美女,她要求出示来回中国的机票,简单问了去以色列的原因.每人交100磅,一周后就可取,顺利办好签证,呼出长长一口气。
从沙特刚来的阿雪,她给阿穆带了套正点的阿拉伯白长袍,红格子头巾,阿拉穿戴整齐,我给他照了张相片,象辨认罪犯的相片。
晚上阿拉穆非要过饺子瘾,大家一起包饺子,象是一家人,红萝卜牛肉馅,阿雪擀皮,其他人包.没想到在开罗的饮食竟然如此传统丰富,吃完饺子吃埃及甜点,精致可口。
以下是一组在阿拉穆家边上市场拍的相片,小巷里嬉闹的男孩,边卖菜边享受水烟的大伯,在家门口等待黄昏的的男子,公共饮水处解渴的顽童,不满5岁的女孩有一张成熟女子的脸,让我驻足,让我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