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桂林优利特实习引发的对我国医疗行业的思考

(2010-12-01 03:08:29)
标签:

优利特

实习报告

佘华煜

实习

桂林理工大学

医疗

看病难

信息化

分类: 青春校园

今年的10月25日至11月19日,我们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生产实习。本次实习,我被分到了位于桂林市高新区信息产业园的优利特集团公司,具体实习内容是在该公司的品保部进行产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工作。

优利特集团是中国一流的医学检验诊断产品制造商、供应商和服务商,拥有尿液分析系统、血细胞分析系统、生化分析系统、免疫诊断与基因诊断系统、POCT诊断产品、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六大产品系列。

通过本次实习,我觉得它对于我们专业的学习实践本身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我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蛮大的。另外,我从本次实习以及具体的工作和了解到的信息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企业中一些流程应该更加自动化。通过在高新区优利特公司的实习,我发现仅质检部的工作中,就有很多可以依靠电脑完成从而提高效率的地方。例如,有些表单、单页上面的一些固定需要填写的内容,可以事先在计算机中编辑好,然后再去印刷,一些内容完全用手工重复工作占用了我们很多劳动时间。另外,像“QC Pass”这样的印章内容也可以电子化,将这些图章图样印刷在QC卡上面即可。对于其他部门,也有自动化的空间,例如,那些车间里贴标签的步骤,就算不引入整套的生产线,也许可以单个的让机器来完成贴标签等机械化工作。

第二,国内的医院应该更多采用这样的智能化、信息化设备。优利特生产的这些设备,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加速分析诊断很多疾病,而且能够与病人信息系统整合,跟踪记录病人的情况,从而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这难道不是好事情吗?可悲的是,这些设备大多销往国外,在中国的销量很少。我们暂且不从医疗服务质量与完备性的角度去说,单纯从医疗服务的效率上讲,我们中国的医院应该是更加需要这些设备啊。中国人这么多,看病难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言,在桂林这样一个小城市的医院看个病,就要排很久的队,有的时候等的时间不下于两小时,那如果在大城市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新闻联播曾报道过,就在北京,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在同仁医院门口从凌晨就开始排队,也不一定当天就能见到医生。当然,造成看病慢、等待长的因素不完全是医生用于诊断的时间太长,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但不可否认,很大一部分时间确实花在传统的人工诊疗上。如果全国三级甲等及以上的医院各个环节都尽可能地全部采用这样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我相信看病的效率会有所提高。可是,目前全国有多少三甲医院有这样的设备?如果没进优利特实习,我是到目前都还没有见过这些设备的。

第三,我国的医疗自动化、信息化、联网化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就在今年11月21日晚,微软中国的开发及平台事业部技术市场经理胡德民先生,通过2011“创新杯”全球学生竞赛全国巡讲活动桂理工站,在我校雁山校区进行了一场为期一个半小时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微软创新文化内涵讲座。我有幸同雁山校区的学生们一起聆听了他的内容,所有的人都觉得这是大家听过的最有价值的讲座,并且所有的同学都在最后持续热烈鼓掌很久,我也为之震撼。我仍记得胡德民先生在发展之路部分讲解的一个小案例,也是一个现状,就是我国大陆的医疗行业十分落后。不论是香港、台湾还是欧美发达国家,医疗信息化、智能化早已实施多年,在医院,除了像优利特生产的这样智能化的诊疗设备之外,医生还可以持有类似iPad的平板设备走到各个病房去了解病人的情况,从数据库中方便地调出该病人近期来的病情变化,包括像X光片在内的各种辅助诊断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的指点而轻松获得。并且,对于一些病情,程序已经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定位病灶所在,或者自动从图像计算出医生想要获得的信息。还有就是,医生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将难以诊断的病情数据通过几个简单的点击,传送给联网的其他医院,并且可以立即进行远程会诊。也就是说,一切病情都高度地电子化、数据化,并且从各个医疗设备获取到的病人实时数据都安全地共享,可以让医生方便访问,医生进行查阅、诊断和远程会诊等一系列的操作也都高度集成化、集中化,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排除人为因素造成的误诊,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医生的效率、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医生的负担。再来看看我们中国大陆的医院,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医院,都还停留在护士推着一车病例夹去查房的阶段,停留在医生让病人跑来跑去获取实验结果、拍片结果的阶段,停留在医生把X光片夹在灯箱上观察半天再给出一个初步结果的阶段,停留在两个医院的医生可能会给出不完全相同的诊断结果的阶段……可问题的症结何在呢?是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技术吗?信息技术都是全球共享的,技术其实都到位了,硬件设备也都到位了,只是中国可能没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去搞这方面的程序开发,没有多少医院有这样的远见,准备立即部署这样的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这里也凸显了一个问题,就是市场和公司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国内医疗市场没有多少家提出急切需要这样的解决方案,因此没有多少公司去做这样的solution;反过来,国内也没有多少家企业在做、并且在积极向国内市场推广这样的解决方案,因此也没有多少医院愿意采纳,因此更多的医院由于看见的成功案例太少而也不愿意先去尝试。我想,这就是我国医疗行业在信息共享和自动化、数字化方面落后的重要原因。像iPad那样的智能设备在我们内地也许永远都是一个玩具而已。

我建议并希望国家大力扶持像优利特这样的做医疗自动化设备的公司,也希望国家大力投入医疗行业数字化系统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大力推动医疗行业数字化、自动化进程,希望我国能从根源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以上内容就是我真实的实习心得以及从中引发的一些思考。若有不对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教!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