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 [2008年03月12日]

(2008-03-12 09:51:45)
标签:

育儿

 

关注儿童的灵性需求

 

主张积极心理学的马丁"赛里格曼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正在院子里除草,5岁的女儿则兴奋地在一旁玩耍,不时把除下的草抛向空中……于是,父亲显得很不耐烦,便朝她大声吆喝说:“别瞎闹,到一边去!”听到父亲充满怒气的声音,女孩跑开了;但不一会她就小心翼翼地走过来,问是否可以与父亲说几句话。父亲便停了下来,问女儿要说什么。

这位5岁的孩子说:“我在5岁以前,总是一个爱哭爱闹的孩子,当要过5岁生日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以后不能再这样了……可是,你知道,这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若是我能做到,那么,你以后是不是可以不那么大声地吆喝我呢?”

女儿的一席表白,深深地打动了作为心理学家的马丁"赛里格曼。他说,就是那一刻,改变了他对心理学的世界观,同时也促使他形成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思想。


现代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最大的挑战不是培养一个能考入理想大学的孩子,而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教练,我们的身心都很健康吗? 

我们都熟悉理性的教育,都十分注重开发儿童的大脑和认知能力;但也许我们并不十分了解灵性的意义,并不十分了解儿童心灵的需要,也没有尽心地帮助儿童满足其天性和灵性的需要。


真正的儿童心理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体现儿童灵性的教育。

蒙台梭利教诲我们要“发现儿童的天性”以及实施“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
“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从积极心理学来看儿童教育,作为父母与教育者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纠正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在于发现儿童的积极品质,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儿童的本性与天性,并且细心地培育它们,使它们得到充分地发展。

 

当我们用积极的眼光来看世界,用心灵之眼看见孩子内在的成长,我们的生活将充满意义,孩子身上也会渐渐显露出我们心中所向往的比如希望、智慧、幸福、天赋、未来意识、勇气、灵性、责任、毅力等等。

每一个孩子都是卓越的种子,我们是大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