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科学的冬天——有关超级细菌

标签:
转载 |
分类: 花椒嫖网 |
“超级细菌”是指含有NDM-1酶的细菌。这种NDM-1酶最初是在2009年被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蒂莫西•沃尔什确认。他在一名瑞典病人身上的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中找到了NDM-1。而这名患者曾经在印度住院治疗。目前,南和英国已经出现数起感染病例。研究人员正在确定这些患者感染的NDM-1病菌的普遍性。
在对疑似患者进行检查以后,研究人员在印度钦奈市确认了44名患者,在印度哈里亚纳邦确认了26名患者。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英国发现这种超级病菌的踪迹。其中,英国患者人数达到37人。部分英国患者最近曾经前往印度或者巴基斯坦接受整形手术。
NDM-1全称New
大泵白话:β-内酰胺环是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母核,其最著名的中间体(API,药物有效成分)是6-APA,比如联邦制药生产的阿莫西林就以6-APA为原料药。目前全世界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产业链是这样的:中国内地,主要是西部地区(如四川,内蒙等),生产医药中间体。生产过程涉及发酵和提炼,能耗、污染都比较大。中间体制造环节已经成熟,成本受制于生产的规模化,所以门槛相对制剂制造行业而言较高。抗生素制剂的大规模生产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山东,广东等),这样有利于出口。
打个比喻,抗生素中间体生产类似于养鸡场,制剂则类似屠宰场,将中间体进行进一步改造、合成,用于出口或形成人药在市面上销售。把大规模肉鸡养殖做成像肯德基那样的连锁企业,是国内许多抗生素生产厂家的梦想。但问题在于国外对医药生产及销售的审核极其严格,美国FDA一年审批的新药也就一百多起,在中国大陆则是一万多起,里面的猫腻最终以国家药监局多名主要负责人(如郑筱萸)相继落马而为大众所认识。
经典抗生素利润空间并不大,中间体更是受制于生产规模化和原材料(包括燃料)的价格波动。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则并不为国内厂家所热衷,一是研发成本过高,周期长(一般为十年);二是即使新药上市,专利未必得到保障,况且在短期内(一般为两年)又会有耐药性病菌出现。种种原因,导致国内抗生素生产企业仍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医药中间体竞争领域,大打价格战(这一现象曾在2007年被理解为业界的重新洗牌)。养鸡场养再多的鸡,仍然只是个养鸡场。更现实的情况是,现在或许还有很多养鸡场里面养的不是鸡(而因为环评等限制,许多养鸡场还对自己养鸡的事情遮遮掩掩,声称自己只是普通化工企业),或者屠宰场在鸡肉里做了手脚。所以最近有部电影很流行,叫《我们都是植物人》,说的就是其实我们都是养鸡的,不仅技术含量低,还流行造假,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因为假药、假奶、假油最终通过各种途径吃进我们肚子里了。
最后说点儿科普的,青霉素类药物就是西药,它是治本的。其针对的就是细菌的细胞壁。它的母核,β-内酰胺环,类似于细菌细胞壁上的一个组分(D-丙氨酰-D-丙氨酸),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从而达到抗菌的作用。耐药性则是因为细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的方式应对抗生素,最著名的就是β-内酰胺酶,它可以帮助细菌分解掉含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从而达到耐药的目的。人类也找到了应对措施,比如克拉维酸就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它可以与酶蛋白强力结合致其失活。克拉维酸本身抗菌作用很弱,但可以与传统抗生素形成复合制剂使用。
而目前的超级细菌不仅具有可以应对青霉素类药物的β-内酰胺酶,而且对克拉维酸不感冒,所以很难用常规方法对其继续处理,唯一的应对措施据称是铜。据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南安普敦大学环境健康系主任比尔·基维尔表示,铜将在控制“NDM-l”的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说:“这种酶的基因是通过DNA载体进入人体细胞的,而这种载体在遇到铜质接触面时会失效。”这样的话,“NDM-l”的耐药性就不会传播给其他细菌,进而降低此类新病菌的威胁性。
在青霉素生产企业,工作人员很少感冒,但每次感冒都会比较严重,而且复发机率大,这更体内致病细菌比一般人更耐药不无关系。怎么办,要么离开原工作岗位,让耐药菌性能退化;要么服用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药物。但抗生素本身既是细菌的杀手锏,又是它们不断进化的动力源泉,滥用抗生素对于全人类都是不道德的。因为耐药性更强的病菌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而人们普遍的做法就是加大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直至起彻底失效。滥用抗生素这一趋势甚至扩展到牲畜养殖等领域,据说纯牛奶里的抗生素含量普遍超标,原因是母牛养殖环节就投放了大量抗生素。有业内人士建议尽可能饮用酸奶,因为酸奶的发酵工艺对原奶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奶源的抗生素含量就相对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