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杰:“杏坛赤子”解读完美生命状态——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何杰 新华网

(2011-09-30 09:28:55)
标签:

何杰

何子

杏坛赤子

北师大二附中

语文

教育

分类: 佳文共赏

何杰:“杏坛赤子”解读完美生命状态

——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何杰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9/21/122066033_21n.JPG新华网" TITLE="何杰:“杏坛赤子”解读完美生命状态——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何杰 新华网" />

2009年在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上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9/21/122066033_51n.JPG新华网" TITLE="何杰:“杏坛赤子”解读完美生命状态——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何杰 新华网" />

何杰老师在作报告

2010年4月,何杰老师参加了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他的魅力展示作品是一首名为“执子寄九儿并明心志”的小诗:

微云遥望远山青,祺骥巡田翠声鸣。

炜竹培育方成彦,执心明敏可涵盈。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美妙的山间田野景象,为后文抒情做铺垫。后两句表达作者对教育的看法:翠竹需要培育才能成为美好的事物,而美好的教育境界需要教师有执著聪敏的心和丰富的内涵。

这首小诗不仅嵌入班级同学的名,而且还可以把每句倒着读,也可以从第四句开始读到第一句,甚至可以从最后一个字向前读到第一个字。每换一种读法,就是一首新诗,表达了不同的意境,其间隐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学生就是那一个个富于生命力的汉字,诗中凝聚并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感情。

近日,我们专程采访了何杰老师。何老师优雅的举止、广博的知识、纯真的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师德内涵的精彩解读,展示出一位优秀教师的真知灼见。

“杏坛赤子”的教育追求

何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简称北京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教育系统首席班主任、西城区兼职教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他的课例是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课例、中央电大教学课例、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课例。每学期,何杰至少有十次在各个级别、各个场合作研究课和教师培训讲座。他还担任北京市新课程培训主讲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主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课程教师,并多次在全国、北京、西城区各个场合作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报告。

“杏坛赤子”是何杰老师给自己起的号。“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后来,“杏坛”成为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人们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赤子”最早是老子所用的比喻,后来《孟子·离娄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是第一次出现“赤子之心”。“赤子之心”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

何杰以“杏坛赤子”明志,表明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矢志不移的追求和探索。他最大的幸福是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充实,来自自我价值实现。他的幸福来源于自身努力,来源于学生的成长进步,来源于自己所在的团队所提供的环境和舞台。他说,“用我的生命状态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

工作19年来,每当对课文有新见解、教学设计有新思路、对教学规律有新思考时,何杰都有巨大的幸福感;他连续17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视教书育人为生命,长期超负荷工作,每一轮学生毕业时,他都会主动要求在新的一年继续担任班主任。

他一直认为,学校给自己重任,学生需要找自己谈心,这是对自己能力与人品的信任。自己做得越多,越说明自己重要。他连续10年教三个班的语文课,还带班主任,同时承担着各种市、区、学校各种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但何杰一直乐此不疲

每接一个新班,他都会给家长去一封信,希望家长写信介绍自己的孩子。在日常工作中,他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联系。每学期他会走访十余家庭,也会通过写信、电话等方式同家长密切沟通。他给学生家长写的交流教育思想与介绍情况的信件已经达十万字。

2008年10月、11月和2009年3月,何老师先后召开的“军训总结”、“成长的价格”、“成长的礼物”三个主题班会,在北京市和西城区获得很好的反响。其中“军训总结”班会在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中获班会一等奖,“成长的价格”班会获得“全国德育成果展评一等奖”。

他带领的所有班级都有自己的班训、班级口号和班歌。以去年带的高二(9)班为例,班训为“崇德、明理、乐学、笃行”,班级口号为“放飞梦想,与光同行”,班歌是《与光同行》。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他的学生有一种阳光、善良、单纯、向上的特质,班级凝聚力强,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何杰老师用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历年的学生评教活动,他都能获得90%以上学生的最高评价,评价他师德“令人钦佩”的更高达95%,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何老师为“何子”。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9/21/122066033_11n.jpg新华网" TITLE="何杰:“杏坛赤子”解读完美生命状态——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何杰 新华网" />

何杰老师在作讲座

语文教学与核心价值观

语文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问题。如何在关键时刻引导学生读透文本原意,悟彻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呢?

何老师给我们谈起了《苏武牧羊》一课的教学实践。

相信很多学生读完这篇课文之后,都会为苏武的精神所感动。但细细品味,何杰老师隐隐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如果只是简单地说苏武是爱国的、坚韧的,不理解苏武精神的实质,不理解苏武爱国的特殊性,那么学生们得到的只是概念化的认识,就不会真的为苏武精神感动。

何杰从“苏武超额完成了任务”作为切入点展开,同学各抒己见:“苏武单纯等十九年,有什么意义?他为什么不用一种策略报效国家呢?还有学生认为苏武的做法是愚忠……

讨论继续,层层深入,认识进入到关于对人性力量的认识上,谁都不服输。何老师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苏武在事发时两次自杀,而后来十九年却没有自杀?”

此时,学生进入百思而不得其解的境地,这正是教师启发点拨的好时机,也是价值观引导与思想方法引导的关键时刻。

“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匈奴没有杀了苏武”、“苏武坚守的意义究竟在哪”、“苏武真的就是愚忠吗” ……所有同学都在积极地思考着。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不把公德和私德分开。每个人都有自己人性软弱的一面,但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苏武精神对现代社会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他的职业操守——对于使命的坚守。在一个功利盛行、嘲笑崇高的年代,苏武的行为很容易被人认为愚忠,没有价值,这样评判的人所持的价值标准就是个人获利。这显然是价值观问题,也是思想方法的问题。作为教师必须直面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尤其是深入思考以后的困惑,用科学理性的思想方法与高尚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

学生的困惑来自于他们思想的不成熟,来自于他们思维方式的片面,也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揣摩不够——没有将文本内部联系掌握,缺少对语言的敏感,进而只是将以往的经验强加到人物身上,从而对苏武这个人物和苏武牧羊行为的本质缺乏深入思考。

苏武作为一名使节,他的精神追求就是不辱使命,他们所有的策略选择都应该基于对不辱使命的追求。苏武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因为他是一个使节,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都是基于他的职业要求。找到这样一条线,苏武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解释并且统一在一起了。

如果说苏武超额完成的任务,其“超”就体现在他将职业操守坚持到了极致。从文本中出发,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语文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必须来自于对文本的分析,并借助于对文本的分析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一则经典的案例,折射出了何杰老师对语文教学本质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他在“传到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致力于培养的是理性思考与崇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公民。

成长记录留存生命的印迹

2009年6月,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的伍岫云同学在一篇题为“成长的记录”的作文这样写道:

“生活中的每天都在发生着什么,有很多看似一带而过的插曲却值得我们记录下来。或许是一次不成功的运动会,或许是一封来自好友的信,或许是一张映出了欢笑的照片,转眼就会被忘记。然而它还在,当你拂去上面的灰尘,笑容也会浮上你的脸面。成长是快乐的,它能将痛苦变为动力;回忆是美好的,它会把哀伤也酿成甜蜜。所以为什么不多留下一些成长的回忆呢?偶尔沿着曾经的足迹走回去,风景依旧在。”

真实优美的文字记录了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感悟。这是一年之前,学校给每个学生配备的成长记录袋中的一项内容。

刚开始,何杰认为成长记录袋主要就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他为成长记录袋赋予“积累、坚持、思考、回忆”的意义,以成长记录袋为载体,督促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全面发展。随着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反思,何杰认识到,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实实在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更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有理性的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何杰老师对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包括总纲、入学时的自序、三年来所有活动的照片、文字记录或感悟、学业成长的记录、知识积累的记录、个人进步的记录、个人心路历程的记录、他人关爱的记录、毕业时的总结。成长记录袋要做到方向指定、内容自填、题目自取、形式自选、图文并茂、丰富多彩。

借助成长记录袋的完善,何老师要求学生在高中三年有大量的阅读、参观并有记录、思考,要求学生对所有参与的活动都有感悟与思考,并将活动做影像记录。

每搞一个活动,他都会引导学生写活动感悟,及时总结收获,使学生精神世界获得成长;每到一个阶段,他都会督促学生及时装填成长记录袋,并就成长记录袋的使用,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思考。

2010年5月,每个人的目录都有至少两页A4纸。以雷昊同学的成长记录袋为例,它的一级目录如下:

序——永矢弗谖

宛在水中央——自我简介

蒹葭苍苍——集体活动记录

采采卷耳——学业成长

白露为霜——知识积累

岂曰无衣——他人关爱

终不可谖兮——总结与感悟

那么“成长记录袋”对于高三学子也通行吗?这,自然成为何老师直面的问题。紧张的高考复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所有学生都面临高考的压力。坚定推行的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别人会怎么看,会不会有人认为是在搞花活,把成绩反而搞下来了。如果高考成绩不好,综合素质评价还有没有意义?

何老师的回答是肯定的。为了指导学生准备自主招生的材料,他引导学生做了个人成长的两年回顾。将“成长记录袋”的概念扩大,更加强调“成长记录”。学生们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传递出同样的信息。

赵同慧同学在自己的成长的感悟这样说:“三年了,也许等到毕业之后才能更加准确地说出高中这三年对自己的意义。空出一个周六给自己时间好好整理过去,才发现这两年多来,我写了500多篇博客文章,近百篇上交的作文、论文、报告等,看了127部电影,读了30多本书,学完了两本韩语教程,听过200多首歌曲……这是迄今为止我活过的密度最大的三年了吧!

高中过去后,我还会经历更漫长的人生,但是据很多人说,高中是人生中最不能忘记的一段时光,高中的影响既然要在很多年后回忆起来才会发现他的价值,看来现在我可要好好把握了。

我时常也会回望自己写过的博客,看看自己从前幼稚的大脑里面在想些什么,看过后,有的时候会感到惭愧自己会有那样的想法,但是不会删掉那些文章,因为那都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曾经就是那样想问题的,不管是简单还是深刻,回望单纯的高中时光,进入社会后或许会带着更多感伤的心情吧,我在这里也想要对未来的自己说一声鼓励的话。

高三的你凌晨写下这一篇文章,对未来的你有那么大的期许,也许你正在遭遇着曾经没有预料到的挑战,也许找不到地方发泄,但是别忘了你对自己的期望,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完成什么样的挑战,无论能不能做到,我希望你有一段精彩充实的人生!把它当做人生的一部分吧!”

高三(9)班的高溦同学在给她申请的大学写自荐材料时这样写道:

“十二年来,我们在学校里向老师学习的,并非仅仅是课本上的词句、定理与公式——否则学校的存在意义也就近似于无了。知识是可以传授给他人的,考试技巧也是可以传授给他人的,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理想道路,面对社会的成熟态度,这些更深层次的内容,却是永远无法单凭干瘪的言语就使人领悟的。

真正优秀的老师,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将他们导向正途。而学校的作用也应当与老师的价值类似。它会为学生营造一种博大而包容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出真正的大智慧。纵使学校的传统观念与学生的意见相左,最终学生与学校推崇的理想背道而驰,渐行渐远,迈向两个极端,学生也永远无法否认在几年的时光中自己的学习环境已经在自己的行为举止,思想方式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往日里并不接受的信念,最终悄无声息地化作自身理念的一部分。因而在我看来,未来大学的四年生活,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学习经历,也是迈向社会之前的一次重要的人生体验。”

……

成长记录的意义不言而喻了。看着这些翔实的记录和总结,何杰感慨万千,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意义。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9/21/122066033_41n.jpg新华网" TITLE="何杰:“杏坛赤子”解读完美生命状态——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何杰 新华网" />

何杰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爱的能力、态度和境界

“爱”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一名教师是否能够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对于新时代的老师,其“爱”的内涵是什么呢?何杰老师根据自身的成长历程,从“爱的能力,爱的态度,爱的境界”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作出了个人的解释。

“教育的实效来自正确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理性的教育方式,更来自品格高尚、内心丰富、思想深邃的教师。”自从做教师的那一天起,何杰一直不断追求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何杰老师的家中藏书四千多册,他平时的爱好除了思考教育教学就是读书。结合教学实践,何杰阅读各类书籍,不仅提高了自身修养,而且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带来了教育智慧的提高。他撰写的各类读书笔记、教学札记和教研论文已达到100万字,并在各类期刊发表将近10万字。

对专业发展的追求,使何杰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遇难不慌。在他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说教,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我体验,在实践中自我教育并深入思考,达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爱与父母的爱不同,教师的爱更多的是专业的和理性的。现在,所有教师都面临着学生厌学的问题。这其中原因何在呢?显然不能排除应试体制的因素,但如果把什么问题都归因为社会因素或体制因素,我们就失掉了大有作为的空间。事实上,通过学习获得智慧和能力的增长,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何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原理:当学习者了解到有意义的关系,理解了一个完形的内在结构,或弄清了事物的真相,会伴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体验。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发掘学科知识本身的魅力,再通过对学生认知状况的充分把握,使学生获得智慧增长和情感收获,最终获得学习幸福感。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动力,使学生自主建构健全人格、完善精神世界。

2008年11月,何杰让学生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从自己出生到高一这段时间,家里为自己花费了多少钱,这些钱在家庭支出中占的比重,以及父母挣钱过程中的感人事迹。调查结果显示,每位同学平均花费了28万,所有同学的费用都占到家庭支出三分之一以上,这些惊人数字的背后是父母付出的心血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在“成长的价格”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讲述着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在极大的触动中都流下了热泪。许多同学当场写下心愿,要在半年时间内用自己的进步或爱心为家长送一份成长的礼物。

半年之后,何杰将所有学生家长请来,召开了“成长的礼物”主题班会。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看到孩子给自己准备的爱心礼物,家长们也流下了热泪。两个班会,半年时间,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

一位家长在给何杰老师的信中写道:

“感谢您给了我们母女一次爱的交流的机会。您给孩子的教育远远超过了好成绩的范围。有了班会,和何老师的交流感觉不再是老师和家长的交流,而是两个一起种树的合作者,你拿树苗我培土,你浇水来我剪枝,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把小树培养成参天大树。”

师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上,更不能只想着用爱去换取学生的感恩,而必须升华爱的境界。师爱的意义在于唤醒学生内心成长进步的动力,与学生共同成长。这才是师爱的最高境界。

其实,早在新课程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之前,何杰曾两次为班中每个学生写了不少于1500字和2500字的成长报告,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曾被《北京青年报》和中央电视台报道。在此基础上,何老师进一步钻研,先后分别为三个高三班和两个高一班的每个学生留了人人不同的个性化寒暑假作业,并且用了2/3的假期时间回复同学们的作业,与同学们对话读书心得、对话人生。

累计五个假期,何杰与学生对话的字数已经超过80万。一封封对话信,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和理性的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最让我自豪的还是两个假期写下的个性化作业。且不谈内容,几万字数就足够让我自己惊讶一阵了。不论是寒假读的史铁生或暑假读的《论语》,它们所蕴含的都是一种智慧。智慧需要挖掘;而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挖掘书中的智慧,我们也就有能力探究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了。”

在何杰老师的影响下,他带的班的心理健康指数是全年级最高的。全班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高三九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团支部”。学生自编出版了《文心》文集,创造性地将书中的九个栏目,分别用九种《诗经》中的植物命名,读起来就是“炉火纯青、与光同行、和”。其中,“与光同行”是班级的口号,学生们在最后一个栏目中引用的古诗把何杰的名字给嵌了进去,“荷花千柄拂烟际,杰然秀干骈双英”。

在北京师大二附中的学生贴吧中,有一位至今不知姓名的学生对何杰老师这样评价道:

“最可贵的还是他始终未变的理想,无限广博的爱和炽烈燃烧的激情。

很难想象当了十几年老师教了多少遍课文还能有如此充沛的感情,如此浪漫的情怀。有时候冷眼旁观决心不再动情都会一次次被他感动。

我愿意相信他的理想、爱和激情是他教学中最珍贵的部分。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存活于世的精神。离开二附,离开他,甚至离开纯真美丽的青年时代之后,我们还可以在回味和记忆中感受到某种辐射的力量,获得善良、正直、坦荡、幸福的活下去的支撑。何杰很成功,不因为他培养了多少语文高分或者是考上著名大学的学生,而因为他在精神层面上深切的关怀和影响了我们,为社会增添了许多积极的因素。

教育,不在于培养顶尖人才,而在于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都成为一个积极、稳定的社会因素,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发展。”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虽已人到中年,却始终不能忘怀中小学时代的老师的原因。

何杰老师在潜心研究着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播撒着爱的种子,用自己的行为去实践“以德立教”的主张,让师爱得以升化,使之更真诚、更理性、更有效,他用自己的生命状态去影响着学生的生命状态的完美。(陈达孙妍凯颂)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9/21/c_122066033.htm

 

http://hdn.xnimg.cn/photos/hdn321/20110816/1010/tiny_2LZq_125997k019118.jpg新华网" />
赵柔翰 2011-09-30 12:22

转起来!何子,我们爱你,我们想你。

http://hdn.xnimg.cn/photos/hdn221/20110516/1300/tiny_b6TB_25534e019118.jpg新华网" />
李申 2011-09-30 12:27

回复赵柔翰:是哒~!

http://hdn.xnimg.cn/photos/hdn221/20110915/1405/tiny_PoQH_51481h019117.jpg新华网" />

看见熟悉的身影会瞬间有流泪的冲动。以及,吐槽一记,您越发圆润了。。。。。

http://hdn.xnimg.cn/photos/hdn221/20110516/1300/tiny_b6TB_25534e019118.jpg新华网" />
李申 2011-09-30 12:49

回复魏尔曼: 哎~

http://hdn.xnimg.cn/photos/hdn121/20110829/2005/h_tiny_hnAc_692000049a272f75.jpg新华网" />
李安琪 2011-09-30 15:15

话说第一眼我看成了赤坛杏子。。还疑惑何杰老师有个这么女的日本名。。。。。

http://hdn.xnimg.cn/photos/hdn121/20110921/0035/tiny_g3MY_432826e019118.jpg新华网" />
刘婧 2011-09-30 15:16

回复李安琪:呃呃。。。

http://hdn.xnimg.cn/photos/hdn121/20110713/2010/tiny_dhWI_46298c019117.jpg新华网" />
王佩杰 2011-09-30 15:34

二附各种大牛老师大牛学生!!!!

http://hdn.xnimg.cn/photos/hdn121/20111001/1055/tiny_k7g5_79659e019117.jpg新华网" />
姚晓明 2011-09-30 15:42

何杰……

http://hdn.xnimg.cn/photos/hdn121/20110923/0000/tiny_Lpak_10693d019117.jpg新华网" />
郭思剑 2011-09-30 16:42
http://hdn.xnimg.cn/photos/hdn321/20110224/0000/tiny_nZSC_208694k019118.jpg新华网" />
许然も贝贝 2011-09-30 17:57

:)

http://hdn.xnimg.cn/photos/hdn121/20110502/0230/h_tiny_oZvo_0c5c0000ecb92f75.jpg新华网" />

向何老师致敬!

http://hdn.xnimg.cn/photos/hdn421/20110726/1625/tiny_3auP_153716p019117.jpg新华网" />
世辰 2011-09-30 19:30

何老师现在火了啊

http://hdn.xnimg.cn/photos/hdn421/20110815/2155/tiny_8Cf2_123533d019118.jpg新华网" />
丁也涵พิช 2011-09-30 20:09

何杰老师!!!赞!!!

http://hdn.xnimg.cn/photos/hdn421/20110928/0105/tiny_16Mf_53899k019117.jpg新华网" />
王怡霖 2011-09-30 20:37

我最敬爱的@何杰(262240427) 老师=) (对啦何老师,教师节那天给您写了明信片,但一直没找着地儿买邮票所以还没寄出去……趁开学前的这个周末,我去寄,漂洋过海估计要深秋才到了……秋天快乐=)

http://hdn.xnimg.cn/photos/hdn521/20110710/0105/tiny_hSFM_14058l019118.jpg新华网" />
丁姝 2011-09-30 20:47

这就是小武说的那首诗啊……

http://hdn.xnimg.cn/photos/hdn321/20110928/0805/tiny_BFAX_54575c019118.jpg新华网" />
胡清 2011-09-30 21:33

何杰老师给我的印象还是他教我们的第一堂语文课,纪念刘和珍君。他一副儒者气派走下讲台,诵读全文不看课本,诵罢一段停下,诉述此处心得。听何杰老师的课你会爱上国学;与何老师交心,你会理解你的痛苦在这个时期存在的意义。何老师,真想您啊。

http://hdn.xnimg.cn/photos/hdn121/20091014/0835/tiny_WEwH_39304o019117.jpg新华网" />
徐磊 2011-09-30 22:04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第一个作业,是让我们抄一篇不长的古文,只抄一遍,但是不许错一个字,一个标点,不许涂改,后来发现这很难,有的写到最后,发现错了,重新来,写到最后,手都开始抖

http://hdn.xnimg.cn/photos/hdn321/20110905/1045/tiny_TiYx_296430h019117.jpg新华网" />
刘静远❤Beijing 2011-09-30 22:27

何老师我爱你!!!!

http://hdn.xnimg.cn/photos/hdn321/20110621/1055/tiny_LE26_40958p019117.jpg新华网" />
王丛 2011-10-01 00:19

悠远的记忆,历久弥新

http://hdn.xnimg.cn/photos/hdn121/20110930/2305/tiny_wuhw_77244n019117.jpg新华网" />
王瑶 2011-10-01 00:49

看到了他,还有纪连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