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语文周周练(第1-2课)
(2014-09-04 13:40:39)
标签:
意象诗人寻梦者太阳桃色 |
分类: 教学资料 |
练习范围:1.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一、基础知识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噪声(zào)
B.婉转(wǎn)
C.管弦(xuán)
D.水蛭(zh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屋建瓴(水瓶)
B.不名(占有)一文
C.锲而不舍(停止)
D.毫发(头发)不爽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得到人们的赞许。
B.“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C.柳州电视台的“摆古”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在农村中不乏“家电盲”,一旦需要使用电器,胆小的常常束手无策,胆大的盲目操作,往往造成用电事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几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往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5.仿写诗歌《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的第1-2节。(4分)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
和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
和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
和
我
我
二、阅读理解
(一)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田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面对面签定了和约,
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忘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来自苦难,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6.下列诗句的停顿和重音正确的一项是(
A.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忘川,
B.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C.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
D.我与世界/面对面签订了和约。
7.下列关于这首诗第1-2节选用的意象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用了太阳、蔚蓝色的原野、连绵的群山、百花盛开的峡谷和世界的真主等意象,营造出宏伟阔大的气势。
B.本部分选用的意象色彩鲜明,格调清新,都是一些美好的事物。
C.这些意象张扬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对理想和光明的渴求。
D.诗歌的核心意象是“太阳”,它是生命中一切崇高美好的东西的象征,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
8.下列对于诗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诗歌的开篇即宣告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大海、山岗等,先声夺人,起到了振聋发馈的艺术效果。
B.诗人认为,只要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忘川”,“创造了自己的理想”,我就能成为世界的主人,我就享有了支配世界的权利。
C.“我的理想来自苦难,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的原因在于:我的理想是战胜苦难之后成就的理想,这种理想来之不易,难能可贵。
D.诗人的歌唱“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说明了诗人充满了与黑暗斗争的激情,面对困难,不懈奋斗,积极进取,直到生命的尽头。
9.对诗歌的艺术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运用了复沓手法,使诗人高扬的诗情激发到顶点,使一个个性张扬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B.诗人运用反复手法多次吟唱“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使作品的主题不断升华,情绪不断高扬,从而突出了主题。
C.这首诗选用的意象色彩明快,格调清新;运用的句法比较简单但极富跳跃性;词汇简洁,但充满了强大的张力。
D.
(二)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10.
11.
12.写出你对最后一段诗的理解。说说其中的第1-2句有何表达效果。(10分)
13.《寻梦者》是诗人内心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体精神与灵魂的深刻自白。诗人借助“寻梦”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6分)
14.戴望舒写诗注重意象的叠加、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联想)的融合。请结合诗句谈谈诗人在意象的选用方面有哪些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A
10.“梦”和“金色的贝”指的是未实现的理想。(3分)“桃色的珠”指的是已实现的理想。(3分)(提示:“梦”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理想,从诗意看,“梦”的确是指理想。关键是,加点的三者虽同是指理想,但含义并不完全相同,需加以辨析。)
11.由“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可以看出(3分),寻梦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艰难、坎坷的过程(3分)。(提示:诗的中间几段写寻梦的过程。抓住几个关键的诗句,即可看出寻梦过程的艰辛。)
12.(1)理想的实现需要人付出一生的时间,美好的理想最终会成为现实。(3分)(2)寻找理想最终使人衰老,因而未免有些徒劳。(3分)(提示:这是首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它不拘泥于一事一物,展得开也收得拢,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和复杂的思绪。因而对最后一段诗的理解,只要扣住了基本的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13.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3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的时候,正是“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3分)
14.诗人以美丽的意象,展示了一个寻梦者的精神苦旅。(2分)“梦”在此诗中的具体形象为“金色的贝吐出的桃色的珠”。(2分)诗中的“冰山”“旱海”“海水”“天水”等意象隐喻人生历程中的种种磨难。(2分)诗人在一连串众多的朦胧意象中,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既明白,又蕴藉,既清楚,又朦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