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标·内容·方法——从朱佳老师的课说开去

(2011-03-07 22:29:22)
标签:

朱佳

南州六月荔枝丹

说明顺序

教学目标

分类: 青年教师研修班

目标·内容·方法

——从朱佳老师的课说开去

上午听了朱佳老师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想从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今天先说说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方法的使用问题。

一般来说,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受制于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又与课程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等等有关。这里,我们单从单元教学目标来看看本文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其内容的选择问题。

影响课文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因素是:

第一,本单元和第一单元的阅读能力培养目标和阅读方法的学习。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概括和提要的阅读能力以及编文摘的阅读方法。而从全书来看,第一单元我们已经让学生初步培养了学生积累和筛选的阅读能力。

第二,本课时所用课文的特点。《南州六月荔枝丹》既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说明文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教会学生分析、把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而从科学小品文角度来看,我们还要让学生体会科学小品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尤其是语言的区别。

由以上两点来看,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我们可以围绕下列内容进行阐述:第一,感知课文,筛选出文中表现荔枝生态特征和生产情况的信息,并列出简要的提纲,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第二,领会本文科学性、准确性及文学性的语言特点;第三,为本文编文摘,培养概括和提要的能力。据此,我们来看看朱佳老师为本文列出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贾祖璋和科学小品的相关知识;把握荔枝的生态特征及其生产情况。

能力目标:理清结构脉络及说明顺序。

情感目标:丰富自身关于荔枝的科学知识。

下面,我对这个三维目标做一点具体阐述:

关于“知识目标”:“了解贾祖璋和科学小品的相关知识”可以作文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但是把“把握荔枝的生态特征及其生产情况”作为知识目标就不太妥当。从学生培养的目标来说,如果学生把握了荔枝的生态特征及其生产情况,对学生并无多少用处(除非他是农业专业的学生,但这不应该成为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而是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因此,我们可以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这两个角度来明确本文的知识目标:掌握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举例子、列数字、引用、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关于“能力目标”:“理清结构脉络及说明顺序”这一表述不够妥当,它没有点出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以及通过什么方法来培养这种能力。在这里,我们需要把本单元以及本册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阅读方法的知识用起来。因此,本课的“能力目标”可以调整为:通过筛选文中介绍荔枝生态特征以及生产情况的信息的训练,培养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的能力;通过把握文章语言特点训练,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

关于“情感目标”:正如陈韶东老师所说,“丰富自身关于荔枝的科学知识”不能算是情感目标。其实本文有很多内容可以成为我们培养学生情感的素材,比如关于荔枝的原产地在中国的信息,文章大量引用诗文的信息,文章引用的典故信息,文章写作者对白居易诗文的质疑的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可以用来作文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态度,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态度等。

以上是说“教学目标”的选择与表述问题。事实上,有时候我们的目标表述出了问题,但不一定我们的教学内容选择就会出问题。朱佳老师的课正是如此。虽然她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本课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却是基本符合要求的。朱老师以“筛选文章关于荔枝生态特征和生产情况的信息”和“为文章写结构图(其实就是列提纲),理清说明顺序”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是符合本课的教学实际的。说明文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抓住特征说明事物、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本文第一课时以前两者为重点是恰当的。

教学目标、内容确定后,我们需要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即我们需要考虑教学设计。总体上来看,朱佳老师的课突出一个“导”字的教学方法运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果从更好的教学效果看,我认为还可以做一些改进:

第一种改进方式正如陈韶东老师所说,可以抓住本课时的两个主要教学内容“抓特征说明事物”以及“说明顺序”来思考。我们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写一个关于荔枝的说明文,然后从学生作品中去找一两篇问题比较明显的文章,通过分析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读课文,然后筛选文章信息,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的;再将习作介绍荔枝的顺序与课文介绍荔枝的顺序进行对比,体会作者的顺序的好处。顺便说一句,学生的习作在下一课学习说明文的语言的时候还可以使用。

第二种改进方式可以在现行教学方式中做一些调整。在学生筛选文章信息的时候,不给学生表格,以“自读课文,找出作者抓住荔枝的哪些方面怎样的特点进行说明”为导入,让学生找出有关信息,然后填表,并在此基础上列提纲,掌握说明顺序。在列提纲过程中,教师做适当引导,以缩短教学时间;最后进行课堂训练,以反馈教学效果。课后的作业可以布置为:根据课堂上筛选的关于荔枝生态特征和生长情况的信息,要求学生写一个500字以内的文摘。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借助编文摘的方法,再去筛选课文信息,以巩固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