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之殇

(2015-08-19 19:19:14)
标签:

杂谈

这家瑞海国际太离奇了,它挂着民企的名号,却不是纯粹的民企;它与国企关系极为紧密,却不是真正的国企。它究竟算哪门子东西?

天津港区一起惨烈的大爆炸,炸出来一个“瑞海国际”。瑞海国际的全名很长,叫“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根据工商注册信息,它属于一家民企,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主要股东是两位自然人,一位叫李亮、持股55%,另一位叫舒铮,持股45%。

如果是民企、纯粹的民企,一定是由一个或几个普通人投资形成的,然而,随着各路媒体对天津8.12大爆炸真相的追查,目前李亮、舒铮已经公开承认他们只是“代持”,换一种说法,他们都是傀儡,不是真正的股东。

投资瑞海国际真正的股东究竟是谁?根据媒体记者报道,所谓“大股东”李亮今年才34岁,出身于天津市的一户普通人家,他没有能力拿出那么多钱来投资一家公司,更没有资历在如此稀缺的一块“风水宝地”上转运危化品;据此可以推断,瑞海国际不是李亮这种普通人投资的,它不是民企、纯粹的民企。

瑞海国际当然也不是国企,然而,根据已披露的信息,它与国企却有着两层交集。一层交集是,瑞海国际中的几位高管,即担任董事、监事、总经理的曹海军、陈雅佺、只峰等人,都是从一家名为中化天津的国企中走出来的,他们在国企中的直接领导是于学伟。这批从中化天津走出来的员工,短短两三年,就构建了一条涵盖生物制药、精细化工、货运物流、危化品仓储、货运代理、国际贸易、海关报关的业务链,“就完成了对同类企业的追赶和超越。”

另一层交集是,瑞海国际的危险品作业资格,居然是从一家名为天津港集团的国企手中获得的,在这家国企内部,居然还有一个类似发放行政许可的“规建部”,太让人开眼了,这比计划经济还要计划经济。对此,北京大学学者姜明安指出,像天津港这种行政事业单位转制为国企之后,从法律上来讲是不具备行政审批权的,因而其对瑞海公司规划建设的审批属于违法审批。

这家瑞海国际太离奇了,它挂着民企的名号,却不是纯粹的民企;它与国企关系极为紧密,却不是真正的国企。作为民企,它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能量,在紧靠居民区和交通要道的地方堆放大量危化品;作为国企,它不可能把至今还没有梳理清楚的大量危化品堆放的如此密集。它究竟算哪门子东西?

如果可以先放下瑞海国际,追溯以往此类恶性大案的涉事企业,可以发现,它们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官商同体的怪胎,坊间人们把这种官商同体的怪胎统称为官企,意思是指有着官员渊源的企业。这种官企,可以像民企一样把盈利装入私人的口袋,却不像民企那样靠技术而是靠渠道,可以像国企一样调度各类社会资源,却不像国企那样受到应有的约束。人们形容这种官企通常会用“关系铁”、“后台硬”、“背景大”、“人脉广”等词汇,这些词汇的流行时间还不到三十年。

有一篇《“三不管”的瑞海国际,一路进展顺利》文章点出了问题所在,这种官企,别说三个部门,即使有三十个部门也奈何不了它。一旦裁判员当上了运动员,不管是明着当还是暗着当,社会的裁判功能就残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