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密西沙迦城市中的湿地

(2011-08-11 03:26:30)
标签:

密西沙迦

湿地

城市中的湿地

湿地保护

杂谈

分类: 加国琐记

密西沙迦城市中的湿地

                         ----加拿大琐记(四)

http://s8/middle/5762247cgaa2baea70657&690

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密西沙迦市区内有许多这样的城市中的湿地

http://s6/middle/5762247cgaa2bb4ec3ba5&690

这些湿地大多用围栏圈住加以保护

http://s15/middle/5762247cgaa2bb9c3689e&690

湿地周围很多地方都设有这样的警示牌不允许随便进入和倾倒废弃物
http://s2/middle/5762247cgaa2bbf68bed1&690
然而每块湿地都有这样的观景平台,供公众观赏湿地中的美景
http://s2/middle/5762247cgaa2bc3ffb5f1&690
在这里更可以近距离地接近观察湿地。
http://s15/middle/5762247cgaa2bca7cde1e&690
在观景平台边都树立许多标牌,我不认识英文这块标牌应该是介绍这块湿地地理位置和环境的。
http://s6/middle/5762247cgaa2bd164daf5&690
这块标牌应该是介绍这块湿地中生长着那些植物
http://s3/middle/5762247cgaa2bd88d4d32&690
这块标牌应该是介绍湿地中都有那些昆虫鸟类和水中动物的

http://s2/middle/5762247cgaa2bdf299001&690

 

从城市之“肾”到地球之“肾”

    我对“湿地”了解的不多,最初的概念应该是我在插队的时候,那个地方位于嫩江边上,在江边的许多支叉小河旁有一片一片被称为“泡子”的地方。我们刚去的一九六八年,这里水草丰富。泡子周围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柳条子”(至今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这些小小的,长不高的柳树),还有山艼子树臭李子树等许多不知名的植物物种。印象特别深的是那种叫做红苕柳的条子,可以用来编筐且比其他的柳条好,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植物,像生长在“塔头墩子”上的乌拉草,可以苫房用的大叶章和小叶章。泡子的水里不但有鱼还有被当地人称为“水耗子”的水獭。每到开春,江河即将解冻的时候可以在水面上见到许多冻死在冰层里的鱼和水獭等。当时感到这些地方很神奇,也很感兴趣。这可能就是我对“湿地”的最初认识。

    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这样的泡子越来越小,在我们离开这个地方很多年以后,听说这样的地方不仅柳条子被砍光了,连根也都刨掉了,夸张地说光着脚走都不会感到扎脚了。泡子里没有了鱼,“塔头墩子”也不见了,苫房草也割不到了,原来的“湿地”干涸了,一片片都变成了可以待垦的荒地。当时感到很兴奋,觉得这样很好,可开垦的耕地增加了,认为这是我们“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与天奋斗、与地奋斗”“改造自然”的辉煌成果。

    然而1998年夏天,正当南方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洪水之时,东北突如其来的爆发大洪水。洪水主要来自嫩江。提前一个月进入主汛期的4次洪峰,一次高过一次,创下了超历史特大洪水纪录。据齐齐哈尔水文站记载当时流量突破12200立方米每秒,堪称300年一遇。其下游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佳木斯等重要城市和油田,面临毁灭性灾难。这简直是一场噩梦。在为第二故乡捐款的北京知青聚会上,大家谈到这个话题,开始感到造成这次洪灾尽管原因很多,环境被破坏的,湿地在减少,其调节气候,保护环境,涵养蓄水的的作用在减退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上网一查才知道,人们将湿地比喻为地球之“肾”,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作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我对保护湿地才有了一点点的初步认识。

认识归认识,但是如何保护湿地依然茫然。保护湿地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能起到一个呼吁宣传的作用。许多具体措施需政府出面,才能真正予以落实。

    我之所以不惜笔墨谈我对湿地保护的认识过程和看法,是我来到加拿大之后,看到这里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尽管加拿大国土面积辽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然而他们对于湿地的保护意识,比我们要大很多。对于任何一块湿地,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面积,尽管它位于市区,都要圈起来予以保护。在密西沙迦这个小小的城市里,市区内就有许多这样面积虽然很小的小湿地,统统都被圈住保护起来,并设有保护标志,上面表明在这块湿地面积有多大,湿地里都上长着那些植物和动物。还有一些警示牌提醒人们在这里都应该注意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

    他们这些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这种保护湿地的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地球之“肾”,地球的大“肾”是由无数小“肾”所组成,其中也包括我们市区内的许多城市之“肾”。我们知道按照关于湿地的广义概念还应该包括陆地上天然的和人工的,永久的和临时的各类沼泽、泥炭地、咸、淡水体,以及低潮位时6米水深以内的海域。根据这个概念,无论是自然的湿地还是人工建成的水域,都应该列为我们湿地的范畴予以保护。那么像我们北京市里的前海、后海、北海、什刹海等地是否也应该树立一些湿地标志,提醒人们予以重视加以保护呢?保护好我们的城市之“肾”,也就保护好了我们的国家之“肾”,保护好各个国家之“肾”,才能够真正地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之“肾”。

    示范的作用不容低估,在我们国家尤其是京城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北京市做好了,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其结果远远大于我们上百次宣传的所起到的作用。

    以上仅仅是自己看到的加国的一些表象所产生的一些感想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